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洪荒血与魂 / 前 言

前 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言
  上古时期的历史,对现代人而言,更像是一种传说,或者是神话,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和空白,我们只能从后人笔下的史料中去苦苦追寻。一些读者也在问我,从炎黄时期一直到大禹治水,那段历史真的靠谱吗?其实,我自己在查询相关的史料过程中,比如《史记》《尚书》《竹书纪年》《晋乘搜略》《山海经》等等,也发现里面不仅描述不全、而且史料零散,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史料很多竟然是矛盾的!比如,颛顼、大业、皋陶的关系,有的史料说是祖父、父亲、儿子的关系,有的史料说是高祖父、祖父、孙子的关系,而在后面的历史中,很多人都知道大禹有意禅让给皋陶的故事。如果按照祖父、父亲、儿子的关系来写,就会发现皋陶至少要活200多岁,这是明显与真实感观不符的。所以如果让我选择,我只能做到基本上遵循着事物发展逻辑性的观点。
  这就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的历史学界的一个古史辨派,比如顾颉刚、钱玄同等等,他们曾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历史层累说”。在这个说法中,也有一篇很意思的文章,说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到底是怎么来的。
  孟姜女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说的是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然后累死了,孟姜女思夫心切,千里迢迢去找,结果得知了丈夫已死的消息。一悲伤就哭了十天十夜,把长城给哭塌了,找到了范喜良的尸体,安顿好丈夫的尸骨之后,孟姜女又把秦始皇给骂了一通,然后跳海自尽。
  据说孟姜女跳海的地方就在山海关,到现在那儿还有一座孟姜女的庙。可以说,时间、地点、情节、人物,都是很清楚的。可顾颉刚在考证后发现,这个故事刚开始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只是因为后来一代代人穿凿附会,才把它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是一条不到四百字的历史记载。说的事也很简单,就是在春秋早期的齐国发动了一场战争,有一个叫杞梁的人战死沙场战。不久之后,齐国的国君和杞梁的遗孀偶遇,齐国君主有点愧疚,就要当着杞梁妻子的面要吊唁一下杞梁。但是杞梁的妻子回绝了,因为按那个时候的礼节,如果要吊唁应该上家里去,而不能在郊外随随便便的来一下。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本来的意思是说杞梁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遵循礼制的人,但是就从这个模糊的影子开始,后面就一点点的发生层累变化。
  这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到战国的时候,第一个层累出现了。原先杞梁的妻子是不哭的,但是战国的传说当中她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甚至当地的一种歌调,都是以她来命名的。
  到了西汉的时候,故事就更加具体了,杞梁的妻子不但哭了,而且把城墙都给哭塌了,连后来跳水自杀的情节也都有了,只不过不是在山海关。
  到了唐朝,情节就更丰富了,杞梁夫妇直接穿越变成了秦朝人,杞梁妻也哭塌了城墙见到了白骨。
  再往后发展,就跟我们熟知的版本差不多了,只不过杞梁妻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孟姜”,杞梁也改头换面变成了“范喜良”。总而言之,我们熟悉的那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也是在明朝才完成的。
  所以说,这些传说究竟可信度有多少,其实我自己也不好说,我只能把一些学者的考证结果、真实留下的历史资料和我自己的一点猜想和假说,都融进了这部小说之中。在整合多家史料观点时,也根据历史基本的逻辑和上古时期各种传说神话的交织,自己捋出了一条模糊的上古时期人物关系图。当然,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在取舍的时候也夹杂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所以各位读者就当做是一种“历史假说”来看待吧。
  在故事的选择上,我尽量把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正史记载中比较有可信度、或者广为流传的故事都纳入了进来,因为这些情节基本上能够符合当时历史时期的真实原貌。对于上古时期人物的称谓、衣食住行的描写,我也尽量参考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的真实史实,虽然做不到绝对精准,但也在尽量为各位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上古时期。
  还是那句话,历史小说终究还是小说,他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况且上古时期历史的记载,也未必就是准确的,所以各方面人物、情节的设计,本质上还是为了突出这部小说的主题,也就是大家读完小说后,在序言和后记中所真正领略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核”。
  一部小说从构思到写作,再到最后的成书出版,确实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本人的功底和文笔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2018年2月12日
  写于威海家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