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老仙指路 / 第十一章 论吃喝

第十一章 论吃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风寺后山,小白狐兴致阑珊地舔舐自己伤口上的膏药,时不时抬头看看小和尚;小和尚坐在它一旁,正背诵着医书;老和尚一边喝酒,一边拿着蒲扇给烧着的药罐扇风,醉眼迷离地看着。
  今天是灵俞带回小白狐的第十天。这十天里,小白狐从最开始的警惕到现在变得随意了很多,这都要多亏灵俞亲力亲为的照料,十天时间就已经把它的伤口治愈得差不多了。
  在用药上有什么不懂的,或是不确定的,了尘都会一一为灵俞解答,所以也没有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俨然把小白狐当做灵俞学医的靶子了。
  “你现在能给狐狸疗伤,再学个一两年,也差不多该上手给人看病了。”
  灵俞放下医书,一脸难以置信地问:“师傅,你确定没喝糊涂?狐狸和人能一样吗?”
  了尘摆摆手,无所谓地道:“怕什么?你就是把人医死了,老子也能把那人从阎王殿里捞出来!”
  小白狐好像能听懂似的,朝了尘翻了个白眼,两只后脚一蹬,就闪进了林子里。
  灵俞在后面叫道:“小家伙,你去哪?”
  了尘见灵俞要追过去,没好气地拦下他,说道:“你这小鬼,有时挺机灵的,有时又蠢得可以。”
  见灵俞不解,了尘指着地上的碗道:“你看看今天这馒头,它剩了多少没吃?都十天了,你不是喂它馒头,就是喂它冻粥,再寡淡的肚子也要熬不住了啊,它要再不开荤,吃上点小野鸡、小鸟蛋之类的,非得憋死不可。”
  灵俞拿起小狐狸吃剩的馒头,拍了拍上面的污秽,皱眉道:“吃馒头就能好好活着,那为什么非要吃鸟蛋?我虽救了小狐狸,却会有更多飞虫走兽因我而死,师傅,我是不是不该救它?”
  了尘笑问道:“如果它今天又因吃肉偷蛋而受了伤,你还会为它疗伤吗?”
  “可能,还是会的吧……”
  “那不得了。”了尘又饮了一口酒,舒坦地伸了个懒腰。
  “师傅,我懂了,我记得方丈说过‘布袋罗汉为了不让行人被毒蛇咬伤,便把蛇的毒牙拔去再放归山林’。以后我会引导小狐狸不再食肉,让它收了野性,不去为祸。”
  了尘听了,气得用蒲扇拍打灵俞,摆着一副朽木不可雕的表情道:“你懂个屁!老子的徒弟怎么跟别人的徒弟没什么两样?难道你也觉得布袋罗汉做得对不成?殊不知毒蛇没了牙,就没了生存之根本,回归山林等同饿死!”
  “行人踩踏是因也可以是果,毒蛇咬人是果也可以是因,布袋和尚扰乱因果,多此一举,自以为是,你觉得他对吗?”
  “我告诉你,在老子眼里,布袋罗汉就是个小人。行人眼中的蛇就是蛇,蛇眼中的人是要害它的庞然大物,而在布袋罗汉眼里人和蛇都只是他得道的因。”
  “佛说‘众生平等’,可你看看布袋罗汉此举哪里平等了?不必跟我说什么‘体上平等,相上不平等,用上不平等’,那都是骗人的鬼话。要我说,这体、相、用都平等了,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难道人就自然而然高蛇一等吗?只要人和蛇的佛性平等,其他一切就都可以不管不顾吗?”
  灵俞无奈地看着喝了酒之后,说话愈发没遮拦的了尘,挠着头道:“那照师傅的意思,小狐狸吃肉的习惯不必改喽?”
  “它爱吃什么是它的事,与你何干?在你眼里它咬死的是鸡,在它眼里那是活命的口粮,与你吃的粥没有区别,而在我眼里那只鸡不过是一粒尘土,狐狸也是尘土,你我更是尘土,世间万物皆为尘土!”
  灵俞听了点头称是,不过心里却暗暗发誓:不管师傅怎么说,小狐狸还是要改吃素。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想到小白狐茹毛饮血的样子,自己就一阵闹心,好像狐狸不是狐狸,自己不是自己了。
  少顷,药就熬好了,这副药是了尘想出的新方子,亲自去寺里的药堂抓的药草,仍旧是饮一月为期,也仍旧是遵循猜错药就下山打酒的规矩。
  灵俞仔细地抿了几口,沉思了一会儿道:“这回是金蝉蜕、地藜根、往生李、当归、厚朴子、鬼吹箫、八宝镇心、首乌藤、署姜、蓝蕙根、刀豆、马尾草、化金丹。”
  “不改改?”
  “唉,有几个没对的,您老就直说吧,我都习惯了。”灵俞接过了尘又空了的酒壶和几枚铜板,随意地回道。
  了尘笑道:“错了四处,还漏了一味,进步不小,这个月有希望猜对,还有二十九天,你再努努力哈。”
  话音刚落,灵俞就见了尘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块油纸包,揭开之后,竟是一块酱红色的大猪肘子。
  接着,了尘就在灵俞目瞪口呆的神情中张开大口咬了下去。
  合着刚才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给自己吃肉找的借口啊……
  尤其是见到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小白狐一动不动地定在了尘的脚边,目不转睛地瞧着后者手里的肘子,就差没有摇尾巴的样子,灵俞不禁满头黑线。━━( ̄ー ̄*|||━━
  叹了口气,灵俞问道:“师傅,您喝酒也就算了,吃肉就过分了吧,话说您手上这肘子哪来的?”
  “肘子?什么肘子!”了尘抹了抹嘴边的油渍,鼓着腮帮子道,“这明明是红薯!臭小子,你眼睛不会有毛病吧?莫慌,眼疾不比失魂症难治,有为师在,一副药下去保管好了。”
  “得得得,您老不用忙活,确实是红薯,没有肘子!您慢吃,我去给您老打酒了。”灵俞站起身,一溜烟地跑了,鬼知道这混蛋师傅会不会配一副泻药让他喝。
  ……
  小镇上酒肆不少,不过真正入了尘法眼的只有一间“三两酒肆”。
  这酒肆里的酒不同于其他地方,其后劲十足,三两的量比得上别家三十两,以此得名。
  灵俞三年如一日,没有一天不来的,镇上的人都知道他师傅了尘大师的性子,也早已习惯了。
  不过从别的地方来的人可没见过和尚打扮的人光天化日之下来打酒的,都大为意外,不禁评头论足起来。
  “看来这酒肆有点门道,连这么小的和尚都忍不住,顺着酒香偷跑出来了!”
  “和尚,你可当心不要让你师傅师兄撞见,让你领一顿杖责。”
  “俗话说‘酒后乱性’,和尚,要不要哥哥请你去青楼逛一逛?也好体验一番人间极乐,到时候说不定你连和尚都不想当了,琢磨着还俗娶媳妇啦!”
  灵俞看着手里装满酒的酒壶,笑道:“在施主眼里,它是酒;在小僧眼里,它是水。”
  有人起哄道:“既然是水,你倒是喝上一口,若面不改色,那我就信了。”
  灵俞摇头道:“要喝它的不是小僧,而是小僧的师傅。不过,在他老人家眼里,这东西还真是酒了……”
  “一会儿是水,一会儿又是酒,和尚,你究竟是什么意思?莫是不是在玩我们?”
  见众人脸色不佳,酒肆的掌柜忙陪笑道:“诸位莫怪,这位灵俞小师傅得了失魂症,说话稀里糊涂的,还请诸位莫要跟他一般见识。”
  灵俞却坏笑道:“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也想知道呢,不过我常听师傅说‘是佛祖同意他喝的酒’,想来佛祖已经告诉了他答案,既然如此,我师傅肯定能给诸位解惑。要不然诸位随小僧一道回去,你们定能与我师傅把酒言欢!”
  “算了算了,连佛祖都请出来了,我看他倒像得了失心疯,不是什么失魂症。”
  众人只觉得没必要和一个疯和尚胡闹,就草草散去了。
  灵俞见此,也自回寺,不消细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