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玄一进殿。
显然遭此大事已令武丁不安,朝臣也都未曾离殿,似乎尚在议论应对之策。
“玄一拜见国主。”
不等玄一行礼,武丁随即挥手:“今已与众臣初议应对之策,从九嶷山逃亡来的村民,仅见了巨龙发水如洪流,淹没了多处村落,由于惊恐再难讲述这龙的行止…
“玄一,你且带城内百人禁卫队一支,前去探查,只做两件事,一是了解这恶龙的行止,二是将逃亡村民聚集于潼城周边,由潼城内发放赈粮,以解百姓流离之苦。”
“军旅所携军账等物资都带一倍之数,以做临时賑济。”
武丁一口气把朝臣商量的初步想法说给玄一,玄一领命,不敢耽搁,转眼间调了禁卫队百人,全力整理物资,将物资分配到士卒身上提携。
正当玄一忙碌之间,忽闻王上、王妃驾到,同行的还有傅说……
傅说见军士们正在整理军账、粮草等物资,心想:若是这样行军,什么时候才有反馈。
于是傅说提议到:“王上、玄一大人,今欲尽快知晓恶龙之情状,然而军旅中还需要带这么多的物资,必定行军缓慢,不如将这百名军士一分为二,前部军士随玄一大人尽快前往潼城探查,后续物资到达后,玄一大人再进行分配。”
武丁称“可”。玄一也点头。
于是将队伍分成了三十和七十人两部分,三十人队随玄一立即出发,七十人队则由傅说指引,整顿赈济物资。
临行前,武丁嘱咐玄一:“帝舜神人,百岁之际于九嶷山战恶龙而亡,虽止了恶龙,但伤及自身,想来彼时亦是倾了全力。而你带区区士卒,切不可与之交战!”
玄一见武丁安抚自己,拜于阶前:“谢国主,谨遵国主令谕。”
说完起身带着三十骑禁卫离城而去,事实上也是多亏了武丁的嘱咐。玄一本就有心带这百人队,直接去擒杀了这妖恶之物,因为早有民谚“每有妖物出,必现豪杰来”,可成一世英雄之名。
但听武丁嘱咐后,玄一就收了这念想……不一日,抵达潼城外十里一村落。
几经与逃亡的人寻访,更多的了解了恶龙出现的情状,然而村民们都是一时之见,随即惊恐逃亡,并没有一人能准确描述这恶龙情状。
玄一无奈之下只好暂抵潼城外一高山处扎营,让军士登高瞭望。
而自己则率其他部下于山脚下,随时根据山顶士卒指引探寻恶龙踪迹。
可实地情况是,未等玄一驻扎好,那悠悠龙吟已经响彻山谷……
玄一传令高处士兵,发现恶龙,以火箭报信方位,而自己则带着队伍,寻着山谷中的龙吟搜寻去了。
那龙吟之声绵长,然而经由山谷只能粗辨东西,却很难知道准确方位。
玄一一众人,只觉得离那声音发出之处越来越近,行进间,忽见远处火箭窜起,第一支指向东南,而第二支箭不久就射出来,竟然方位上已经指向了正南。
玄一一众本就策马于山涧之中行走艰难,乍一见火箭指向西南,立即下令弃马翻山,随即又见火箭指向正南,正南方向正是山涧南流之口。
众军士又赶忙返回,上马奔向正南,半个时辰,已经走到山涧尽头。
这山涧流向的尽头竟是一条瀑布,山涧中的水在此奔流而下,向下望去,水流则深入百仞,只能听到隆隆之声,而不可见其底。
在山涧口向前方望去,竟然已无山峦,反而是一片平原,春夏交季之际,鲜花绿草,烂漫于原野。
见此情景,军士们都为之一振,远远望去平原西侧有一灰黄之物跃起,显然身形巨大。
跃起瞬间双翼展开,似飞似跃,而纵跃之际则发出悠悠龙吟……
这庞然大物似在玩耍,亦似要飞翔。玄一身边的士卒在惊愕说道:“这是应龙!”
彼时太阳初升,应龙灰黄色的鳞甲被阳光一照,转眼间竟似换了一身金鳞,忽然一跃,竟冲天而起。
众人眼光从百仞之下的平原,竟一直望向高空……
那应龙似有无穷之力,待要冲破苍穹,在众人眼里似要到达顶端之时,却又急转而下……在众人惊呼中,转眼间已俯冲到瀑布左近。
一众士卒被这威势吓得蜷于山侧。
而这巨龙,龙爪过处或龙尾扫到之处,立即翻腾起一阵石浪,众人惊叫……
显然,惊叫声引起了应龙注意,略微停下,缓缓将龙首置于山涧之间观望。
宽大的山涧竟勉勉强强让龙首进入。
玄一心想:这应龙竟是如此庞然大物,实非人力可诛。
那巨龙龙首在山涧中似是察觉了众人,发出一声低沉之啸,然而对于山涧中躲藏的士卒,却振聋发聩,近处的士卒竟有一名已被其声震晕。
就在众人准备逃亡之际,那应龙忽又展翅离开……
这高山、瀑布、激流对于应龙体型而言就像地上沙石般渺小。众人被应龙展翼瞬间的急风吹到,竟连呼吸都无比困难。
玄一心下赫然,心想:如此巨龙安可除之?!
……
带着满心忧虑返回潼城,赈济了逃亡的村民,传令潼城守军为村民搭建住所,不在话下。
一众禁卫,急行返回洛城,直奔朝堂。
而朝堂之上,本在讨论傅说的新政,知玄一归来,所有人都静待玄一汇报。
玄一先粗说了赈济之事,紧接着将见到应龙的场景说与众人。
当武丁和朝臣听到这巨龙身长数千尺,呼啸之声竟可将人震晕,无不赫然。朝上之人讨论良久,竟不得一策,满朝忧急。
傅说忽然站出来:“这应龙有翼,又是如此巨大之物,而玄一等又见其满身金鳞……臣思之,其发洪流冲毁村落并非有意为之,古人见金鳞均为吉祥之事,想来应龙为害,仍需定论;另一则,天下万物均有生克之理,黄帝邀应龙战于逐鹿之野,应龙不得复上,想是困闷久已,亦或其有所求,非一时可计……王上勿忧,可另观其变。”
冢宰接口到:“黄帝战逐鹿,应龙蓄水,出洪流以溃万军,实非人力可及,正如傅说其言,当循其所求。”
两人说完,武丁微一点头:“这应龙所求何事?奈何此时频出?”
忽听宫外又有新报,那僚属急匆匆地进殿拜倒:“国主……国主……那恶龙竟已跃过潼城,现襄城城外,虽无发水之举,但襄城百姓惊恐不已,望王上定夺。”
“啊,这应龙已经到了襄城?这岂非转瞬间就要到我洛城?!”一位朝臣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