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归宋记 / 第十章 共商国是

第十章 共商国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王为何愁眉苦脸,似有心事”庄穆夫人吴氏最是了解自己的丈夫。
  “哎,这各地屡有来报,钱塘江、太湖、越州、明州等各地洪水泛滥,致使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本王有心治理,可这河水来势凶猛,一时也奈何不得啊...”。
  “大王不要过于忧虑,如今我两浙国安民丰,大王贤能爱民,老天爷自会助我们消除此难的”庄穆夫人安抚道。
  “大王...大王...”
  “噢...罗老,为何这般匆忙前来呀。”
  “大王...你看这是谁...”罗隐引这宋韵前来。
  钱鏐听罗隐说完,开始审视眼前这位穿着朴素年纪比自己小了二三十岁的七尺男儿。
  “小人宋韵,拜见钱王,钱王万福”宋韵自报家门,却没提自己是“米国使者”。
  “这是...”钱鏐转而问罗隐。
  “大王,这是宋韵宋公子,东海对岸之米国派来进贡大唐的使者,大才子,大才子啊”
  “不敢不敢”宋韵自觉尴尬的低头。
  “哦...来人,备茶...”钱鏐招呼左右就与后花园里赐坐饮茶,庄穆夫人则退居内室。
  “宋大使,你有所不知,我这唐国当今内乱,天子被挟持,逆贼朱温已篡唐改梁矣!大使此番来朝,怕是要失望而归了”吴越王缓缓道。
  “小人一路上已有耳闻...”宋韵再次把自己的“遭遇”与钱鏐告之一番,说完做悲哀状。
  “原来是这样,宋大使节哀,且在我府上暂住几日,改日我便遣使送大使归国,一并让我吴越代表大唐出使东海米国,与之交好,宋大使觉得如何?”
  “不急不急”罗隐忙说道,又凑近钱鏐耳边低声说道:
  “大王有所不知。这宋公子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实乃当世难得之良才,罗某自愧不如,如有其相助,我吴越必能国富民强,雄踞一方”
  钱鏐大惊,钱鏐一直对罗隐尊敬有佳,认为罗隐是当世第一才子,今天竟在一年轻人面前自愧不如,便想一探事实。
  “宋公子,听闻阁下学识渊博,本王近日正苦愁一件事,不知宋公子有何见解”钱鏐此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看宋韵眉宇间透漏着非凡之气,于是也甘愿“不耻下问”。
  “大王但讲无妨,能尽绵薄之力与大王分忧实数宋某万世修来之福分”
  “我吴越之地濒临东海,常年饱受洪水灾害之苦,我有心治理却不得方法,不知宋公子可否有治理之法?”
  “宋某来杭州城时已目睹过钱塘江大潮内灌,淹没良田,本已有谏言大王之心”
  “如此甚好,愿闻其详”
  “钱塘大江,是祸水,也是福水。没用好就只能淹地伤民,用好了则可泽被吴越。怎么用好?关键在于抵挡雨季上升的洪水与随时倒灌的大潮,怎么抵挡?那就得筑起足够牢靠的堤岸,这样就可挡住洪水与潮水,旱季又可灌溉农田”
  “如何筑起牢靠的大堤?本王数次筑堤,皆毁于潮水!”
  “宋某听闻临安盛产良竹,大王可砍临安竹至杭州,编织成竹笼,与笼中填之以石块等重物,然后将其沉于江岸,外再打入木桩使其牢靠,基础形成,再修补空缺,牢靠大堤即可成也”
  “啊!如此良方,本王怎没想到,以竹笼填石块以沉江堤,则海水难以摧之,妙哉,本王不日便遣人去临安砍竹,爱卿,本王命你为筑堤监察史,助我修钱塘大堤”钱鏐惊喜,罗隐亦惊喜,就知道宋韵会不负所望!
  “多谢钱王错爱,小人本该尽责为钱王分忧,为民筑堤,奈何小人仍有要务在身,大王只需依此法命人筑堤,大堤便可成,其余太湖、明州、台州等吴越大地皆可依此法,则洪泛可除也”
  见宋韵推辞,反正有了方法大堤可成,钱鏐便也不再强求。
  “爱卿真乃良才啊,本王还有一事想请教”
  “大王尽管说,只要是我宋某能力范围内,必尽所能以告之”
  “如今天下大乱,朱温占中原,李克用占河东,刘仁恭占幽燕,李茂贞占凤翔,王建占蜀中,杨行密父子据淮南,马殷据湖南,皆有称帝自立之意,各方厉兵秣马。我吴越虽暂局势稳定,但周边势力依然虎视眈眈,特别是淮南,已垂涎我吴越良久,我不愿称霸天下,只愿保我吴越子民永世太平。奈何四方强敌如云,我吴越领土、子民皆有限,如何能永葆太平,使我子民免遭战乱,人民安居乐业?”
  “钱王爱民如子,宋某景仰。吴越虽小,但两浙乃上天赐予之风水宝地,有东海供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盐与鱼货,且东海可提供便利交通,可用以与中原及海外诸国开展贸易,互通有无,大王应重视之。另外大王该大肆网罗天下贤才,广开言路,不计出生,不较过往,有才之人都应给其机会,为我所用。军事上,大将应爱惜军士,使其忠于各位将军,永不反叛。另外浙西各地应重点盯防淮南杨氏,但又要与其交好,因为唇寒齿亡,杨氏灭亡,中原朱温必然挥师南下,届时必然麻烦四起,后患无穷也...”
  “宋公子所言甚是,与本王所见略同啊”钱鏐深表赞同。
  “总结一下,有这么几点建议告与大王”宋韵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其一:广纳贤才,不计出生,皆为我用,文才武才,同等重要;其二:将爱兵,兵爱将,赏罚分明,制度统一,大建水军;其三:重视农桑,为民减负,大王爱民,民爱大王;其四:防范北境,交好诸镇诸王,善事中原;其五:重视海洋,大造船舶,建设海港,与各方贸易;其六:教育后代,施政有方,恪守本分,以求延嗣;其七:代表中华,遣使造访海外诸国,使各国与中华关系不要间断”
  “太好了,我要命人将这七条谏言刻下来以时刻提醒我吴越的为证方针”钱鏐一拍大腿,大赞道。
  “父亲”一位二十来岁的后生来到众人前。
  “哦,瓘儿,来得正好,快来见过宋公子”
  “见过罗老师,宋公子”钱传瓘先向罗隐行礼,再向宋韵行礼。
  “宋公子,这是本王第七犬子钱传瓘”
  “啊,见过七公子”宋韵忙行礼。
  “钱传瓘,莫不是后来继承钱王大位的吴越第二主七公子钱元瓘?哦,这时候应该还叫做钱传瓘,他“登基”之后才改名元瓘的。”宋韵庆幸平时学习的历史知识发挥了作用。
  “宋公子是当世良才,瓘儿你以后要好生与宋公子学习才是”
  “啊,钱王言重了,我看七公子仪表堂堂,年纪轻轻但成熟稳重,颇有大将之风,日后必是成大事之人,我们只能说互相学习!”
  “哈哈哈哈哈,宋公子如此谦虚,那就“相互学习”。”钱鏐十几个孩子中,就属这个第七子钱传瓘才能与胆识出众,之前就是钱传瓘去淮南做质子才帮助解了杭州之围。钱传瓘由此颇受钱王与众大臣的喜爱,宋韵这么一说,钱王自是愈加高兴。
  “请宋公子不吝赐教”
  “诶,七公子,“相互学习”。”宋韵把“相互学习”几个字强调了一遍。
  众人皆满意大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