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和可没忘记方面横扫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两次折戟沉沙在这片海域,最后放弃了东征日本。
吴范道:“在我看来重点还是要熟悉海域的环境,这点甘宁将军比我懂。”
“文则说的不错,海域航行最主要的就是熟悉环境,在风暴到来前寻找到安稳的避风港,若是避不了,那自己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以我们的楼船大概率还是能保的住,不过斗舰等其他船只就难说了,毕竟我们现在遇到的都是小风浪,那种大的风暴还没应对过。”
这个刘和也不能提供什么意见,虽然后世比较喜欢看加勒比海盗,不过也就看个热闹,只知道遇到风暴要收帆,其他的一概不知道,还需要甘宁自己去摸索。
刘和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了,也就没再问其他的,这些人也都累了,刘和放了他们三天假,让他们好好休息,至于物资人员分配的事自然有荀彧来处理。
这也难倒了荀彧,钱还好说,这些倭人女子可不好分配,刘和一句话,分配给士卒就好了,但是这极容易引起士卒哗变的,毕竟就这么点人,按年纪绝对是不行的,按军功,似乎可行,但是军功差不多的太多了,那些军中士官也不会娶倭人女子为正妻的,刘和也不是为了让她们给人做妾。
最麻烦的还是这些倭人女子基本不通汉语,交流都是问题,荀彧左右衡量之后,决定不听刘和的,他为这些女子单独设置了一座纺织工坊,派专人教导他们养蚕织布纺纱,还有说汉语。
这样他们不仅能生存,还能为官府创造效益,过个两年,等他们适应了后再找人许配出去也简单一点,至于那些单身的士卒,还是先单着吧,依他对刘和的了解,倭人女子已经上了刘和的花名册了,早晚会大批的弄过来的。
刘和得知消息后也没当一回事,他本来就是一拍脑袋决定的,压根没想过其中有没有问题,这些小事也不值得他费心劳力的,有这空他还不如把聊斋写出来。
别看聊斋是恐怖小说,但是其中无不蕴含了仁义礼智信在里面,以前的刘和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但是这些年跟随荀彧等人学习,知道的也多了,就像他原本的计划与其他帝王一样,是争霸天下,扩张领土。
但是儒家文化的思想却不一样,讲究以顺讨逆,师出有名,这也是为什么双方开战前都会有檄文,而对于其他国家部落,若是愿意归顺的,你就不可以出兵攻打他,要不然史书上必然会给你记上一笔,不是暴君也是穷兵黩武。
中国从古至今讲究的都是合作共赢,当然了,是要以我为主,如果你不服我,那只能把你打服了,如果还不服,那么对不起,你不想独立那就让我来治理,这也就是中国版图的由来。
中国版图的每一次扩张有君王的野心,也有这些人自找的,就像西域都护府,是由西域诸多国家请求大汉设立的,既然你请求了,那么我就去,但是你想背弃大汉,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后来的西域都护府由原来的调节机构慢慢的就演变成了管理机构。
这就是所谓的请神容易送神难,中国人一直秉承着一点,既然已经成了我的地盘,那就打上了我的烙印,除非我放弃你,要不然你永远别想逃,逃的了一时也逃不了一时。
就好比燕云十六州,在宋朝丢失了几百年,但是却从来没从华夏的版图上去掉,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唯一丢掉的领土一个是明朝让越南恢复了独立统治,一个就是清末到新中国建立前,丢失了蒙古大部以及边境线的压缩,连琉球群岛这一明文确定归属中国的都被日本占领了去。
也是因为国仇,所以刘和一直对倭奴国虎视眈眈,但是倭奴国全体要是对刘和俯首称臣的话。刘和也没理由派兵去攻打他们。
建安五年七月初六日,甑洛为刘和诞下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这可是大喜事,虽然刘和还不是皇帝,不能逾制,没有什么公告天下,也没有什么大赦,但是庆祝是少不了的。
孩子的名字是早就定下来的,男孩取名一个字庄,是为刘庄,处于论语临之以庄,则敬,另备的女孩名取婉,出自诗经甫田,婉兮娈兮。
生孩子是喜事,生儿子更是喜上加喜,刘和也是大出血,直接从自己的私库里面取出了大量的金钱赏赐了下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何况他现在也有钱,这两年不论是盐钱,还是书局,或是以这两为主的河洛商行,那赚的是盆满钵满,虽然其中大部分被划入了国库开支,但是剩余的也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古代皇帝的私库和国家的国库要论富有程度,两个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而现在的刘和开支也不大,只有在皇城里的刘协消耗的大了点,毕竟人家还是皇帝,都禁锢了人家的自由了,用度上自然是不能苛刻的。
七月中旬,刘和收到了江东急报,小霸王孙策去逝了,刘和看了大为意外,郭嘉都在自己这里了,还有谁出谋划策派人暗杀了他,难道真的是许贡的门客所为?
却道五月时,阴雨连绵,孙策与刘备、黄祖暂且罢战,孙策以周瑜镇守石城一线,自己回了秣陵,毕竟仗要打,政事也要处理,江东刚刚才打下来,还没有那么稳固。
也是孙策自己有个爱好,喜欢打猎,不过他仗着自己勇武过人,也太过自负,每次出去打猎都是单人匹马冲在前面。
六月初时,天气转晴,孙策见天气不错,就又起了心思前去打猎,若然有护军随行,不过护卫军只在山谷口驻扎守卫,并没有随同如何一起进山,只有几名护卫随同。
孙策在山林中穿梭,真可谓动若脱兔,灵敏异常,不多时就把几名护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不过他在经过一稍微平坦之地时,突然发觉了异样,常年的征战让他的感官异常的灵敏,他感知到了杀气。
不过孙策也是艺高人胆大,不但没有退走等待护卫,反而开口道:“尔等是何人,藏于此处是要作甚。”
藏于树后的几人一见被发现了,也没在躲,就见三人从树后走了出来,身上穿的也是孙策麾下军士的铠甲。
三人开口道:“我等拜见主公。”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
“回禀主公,我等是韩当将军的部下,奉命前来暗中保护主公。”
身份有了,理由正当,孙策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们,三人想到。
谁知道孙策不按常理出牌,开口道:“你们休得欺骗于我,韩当的士卒我全认识。”边说,孙策边张弓搭箭朝三人射去,当先一人应身而倒。
另外两人见暴露了,也立刻张弓朝孙策射去,但是孙策身手敏捷,躲了过去,并伺机靠近斩杀了两人,就在孙策准备查验三人的身份时,暗中突然射来一支弩箭,正中孙策胸口。
原来并不止三人在此埋伏,那暗中还有第四人,孙策也不负其小霸王之名,在受此重伤的情况下,还是张弓射杀了想要逃走的这第四人,不过他也因为大动作,牵扯到了伤口,使伤更重了。
几名护卫赶到的时候,孙策也已昏迷了过去,这下孙策麾下众人都慌了神,赶紧送他会秣陵医治,可是孙策的伤太重了,医石无效,只能在临终前叫来孙权和张昭。
孙策对孙权道:“论领兵征战,与天下争横你不如我,论举贤任能,我不如你,如今我把江东托付给你,希望你能据江东自保,切记不要妄图渡江作战。”
其实孙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孙权治政能力很强,但是作战能力太弱,不要想着征战天下了,能自保就很好了。
孙策又对张昭道:“子布,仲谋如今还年弱,希望你能帮我好好辅佐他。”
张昭道:“主公放心,我必定不会有负你所托。”
孙策交代完后事后,强撑着的一口气终是没缓过来,就此驾鹤西去,孙权、张昭等人没空悲伤,如今刘备、黄祖在一旁虎视眈眈,而内部因为孙策的死也必定会动荡不安。
当夜,孙权在张昭、韩当、黄盖的陪同下,连夜巡视军队,安抚军心。
不过孙策身死的消息却是掩盖不住的,短短数日就传遍了江东之地,在豫章的吴范得知消息后立马动身回了秣陵,豫章郡虽然重要,但是没有孙权稳固势力重要。
而在石城驻防的周瑜等人却是不能回去,如今的秣陵能主持大局的只有孙权、张昭、张纮、吴范、丹阳郡守全柔以及自己的学伴朱然,而将领只有韩当、黄盖以及族兄孙河、孙贲、孙翊五人,军队不过数千人。
而得知孙策的族兄孙暠得知孙策身死,也有意于江东的地盘,于是在会稽郡集结部队想要夺取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