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称雄 / 第二十章 赋 税

第二十章 赋 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和说完又向荀彧补了一句道:“至于其中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就需要先生多费心了。而且我这还有个法子,需要先生同时去办。”
  “少君有何方法,请吩咐。”
  “草原各部虽然只有几十万人,那也是人啊,我们可以鼓励境内单身百姓迎娶草原女子,娶到者免一年赋税,三年劳役。如何?”
  “草原女子很少嫁与我大汉子民的,不过有奖励在此,让他们努力试试也是无妨,但就怕草原各部抗议。”
  “那就再加一条,草原各部也可迎娶我中原女子,如果有愿意定居境内的分地分房,同样免除一年赋税,三年劳役。大家各凭本事。”
  “少君就不怕境内女子流失?”
  “这我还真不怕,除了个别一时昏了头的,谁愿意嫁去草原啊,逐草而居就算了,丈夫死了嫁兄弟就算了,有的还嫁儿子,作为我堂堂礼仪之邦成长的人,谁受的了。”
  “也是,那我等会就去起草诏令?”
  “诏令发布后别忘了宣传一下草原的习俗,防止昏头的人过于多了。”刘和补充了一句。
  虽然刘和相信大汉的子民都是有礼义廉耻的,但要是他们不知道草原的习俗呢,那不是自己把他们推火坑里嘛。
  而袁绍那里得到辛毗的传信后,看到条件免不了又是一通怒火爆发,但他也没办法,拿文臣武将换是不可能的,如果他真的换了,那他的势力就真的散架了。
  于是袁绍传信幽州他同意接受条件了,但是又补了一条,一年内刘和不得再起兵攻打他,至于一年后嘛,他袁绍也不是软柿子。
  而刘和这边收到信后爽快的同意了,并让他们把钱粮人全交给太史慈就行了,刘和在送走辛毗、高览的时候还不忘补了一句。“先生和将军如果以后在袁绍那呆的不爽了,我随时欢迎。”
  至于他们怎么想的刘和也不管了,至少袁绍肯定是不开心的,而且谈判的细节刘和也派人流传出去了,至于袁绍怎么想,许攸、郭图如何气愤,那就不关他事了。
  袁绍在辛毗回来后也立刻着手准备,金子粮草都好办,直接交给太史慈就行了,十万百姓也好办,但要求其中有五万单身女子着实难为袁绍了。
  他只能从寡妇征召起,不够了再从家无兄弟的开始整家迁移,十万人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凑齐,但也闹了个民怨沸腾,袁绍把人全交给了太史慈。
  而刘和怕袁绍使诈,趁太史慈护送十万百姓的时候发起进攻。于是令鲜于辅领五千骑兵前往护送百姓,等百姓走远后太史慈再撤退。
  太史慈一直等百姓进了中山国后,才撤退到了河间国,之后刘和令太史慈领兵进驻安平郡北面的四城,齐周领五千郡兵驻守河间。
  而中山国因为面临黑山军,又令各城池募兵驻守,当然了,中山国的郡守县令都是从幽州调过去的,而原中山国的人员全部调去了幽州。
  刘和现在在冀州有两万五千人的士卒,幽州的兵马还有鲜于辅的两万五千人,田豫的三万人,这就八万了,再加上各郡县守兵还有边塞守兵差不多十二万,就是整整二十万大军。
  而刘和增加了冀州三郡半的地盘,也为其带来了百万人口,冀州毕竟是繁华之州,巅峰时期官方统计人口都有五百多万,黄巾之乱损伤虽多,但青徐二州逃来的人口也多,三郡只有百万人口已算少的了。
  刘和看着统计数据,四百万人口,已经有三国末期一半了,还得再接再厉啊,自己不能学曹操刘备他们把家底打的差不多了才知道安民,那时候已经晚了。
  要知道三国前期二二零年到三国末期二六零年人都换两代了,结果人口却没怎么增长,只有八百万左右,而现在是初平四年,刘和虽然不知道是公元多少年,但想必不过一九几年,离三国鼎立的年限不远了,也就二十几年。
  而这二十几年一过天下人口就剩八百万了,这二十几年要死多少人?据刘和估计,现在虽然已经死很多人了,但人口还是不少于三千万的。
  刘和感到压力山大,吴蜀两国以四百万不到人口抗拒魏国四百万人,自己想保持底蕴就必须保证天下战乱后人口不少于一千五百万,这样才能在之后二十年内让人口翻倍,在之后的四十年保持人口三千万以上并稳定增长。
  就是这一千五百万就让刘和不知道如何保证了,他无法迅速的平定天下,因为天下士族不允许,只有打破士族阶层才能让天下一统后保持稳定发展,才能让华夏民族变的更强大,才能在世界处于领先,后世子孙才不用那么辛苦?
  如果士族阶层不破,那么天下就算一统了,那也还是士族的天下,下一个东汉末年或者五胡乱华还是会到来,华夏文明还是会有几百年的时间停止不前。
  刘和也不敢就此事与荀彧等人商量,他们也是士族之人,虽才能颇高,也想着圣贤之道,让百姓安居乐业。但也只是如此了。士族利益在他们眼里或许可以动,但不能亡,而刘和要做的却是彻底葬送士族。
  而此事只有在此天下大乱的时候,而且自己手握重兵的时候才能实行,乱世之中,将军出自士族的少,大多出自民间又无士族背景,有的就算有,士族对其影响也没那么大。
  而且自己也只能通过利民的政策变相削弱打压士族,不能直接明目张胆的打压,难度系数太高。
  不过这时候的儒家有一点好,那就是大部分的大儒都喜欢教学生,传播儒家经典,这就给了刘和机会,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现在先想办法保住大汉的底蕴才是正道。
  刘和本想去请教刘虞,但刘虞身体虽然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修养,已好的差不多了,但由于失血过多也导致身体也虚弱不堪,不堪重负。
  前几天他还想处理政务,但发现身体实在无法负担后,也就放手给刘和了。并且上书长安,要求刘和任幽州牧,自己告老还乡。
  刘和也不想刘虞费心,于是召集荀彧田丰审配商议。
  待三人到了后,刘和直接道:“三位先生,如今冀州已经安定,但天下大乱,而天下乱,必百姓苦,如今天下动荡已十余年,天灾、瘟疫、兵祸,我估计天下百姓亡者郁二千万,如此下去,百姓安在?大汉安在?各位先生可有何良策。”
  “少君能体谅百姓疾苦,实乃百姓之幸,如今天下诸侯各自征战,盗寇横行,必须以武力征之,而要动兵,百姓必苦。固少君在内必须先实行安民之策,暂歇刀兵,以充实底蕴。”荀彧道。
  “先生说的极是,如今幽州已有二十万士卒,足以拱卫安全,而安民之策还需诸位先生费心想想如何实行。如今我能用之人只有三位先生外加子鱼先生辅佐,官府其他人员实为庸才,是指望不上的。”
  审配道:“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如今天下动荡,当使民有地可耕,有粟可食,有衣可穿,民则可安定。”
  “正南兄说的极是,少君麾下幽冀两州如今有四百万百姓,耕地也是足够的,如今当鼓励百姓多耕种。还有就是如今天下货币至董卓乱政起就混乱不堪,钱不值钱,民间现在多以物易物,税收却还以钱为准,百姓麻烦,我们税收也不方便,亏耗太多,可否改成收实物,取消原来的税制。”荀彧道。
  刘和想了一会,后世的农业税他也不懂,毕竟他成人的时候国家都取消农业税了,之前怎么收的也没了解过,而古代出名的就是租佣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这些刘和看小说和电视都大概了解一些,但税收其实是个复杂的体系,还涉及到统计学,人口、田数、收成状况等等,还有运输、测量一大堆的东西。
  没有专业人士怎么搞的了,刘和又不是全能的天才,再说全能的天才估计也没有,古代那么多明相,有几个干的时间长的,以一人而定天下事,难免狭隘。
  刘和决定先动一点点吧,把曹操的租调制的租先抛出来,实在没人才啊,不能全指望荀彧不,当下就对荀彧道:“现在我们没有专门的人才去搞税制的革新,就先以实物代替铜钱吧,就以田地出产的粟麻为主,丝绸布帛为辅,以田地亩数和户征税,具体的还是麻烦文若先生你辛苦一下拟定收税标准。”
  “可以,在下等会去研究下具体如何实行。”荀彧想了会道,他毕竟是专业的内政人才,对这方面懂,刘和也能放心。
  这个租的概念已经抛出来了,调能不能出来还要看荀彧的了,刘和也没准备实行租庸调制,他的最终目标是一条鞭法,也就是康熙大帝的永不加赋,此法一出,当时清朝的人口可谓暴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