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耀千秋 / 第三十七章 新的利益集团

第三十七章 新的利益集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众人沉思。
  一会儿,温体仁道:“陛下想怎么做?”
  沉默片刻,高云道:“山西所有土地都归皇家,平均分配给农民租种,皇家五抽二,税负则由皇家代为缴纳。皇权要入户,组织农民兴修水利设施,朕要山西百姓再无一人挨饿受冻,朕要山西人人识字。”
  再一次,人人目瞪口呆。
  “孙大人,除了首恶,那些罪犯能不杀尽量不杀,朕要在山西广建学堂,那些罪犯及其家属,其中识字的人都要去学堂教书。”顿了顿,高云又道:“这些人由皇家供养,他们的生活可稍好于农民。”
  炸雷一个接着一个,反应过来,其余几人都无不艳羡地看着孙传庭。
  孙庭栋是山西人,恶事都由别人做了,从上到下,孙庭栋这个时候去山西是做活佛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注定彪炳史册,青史留名。
  沉下心来,孙传庭道:“陛下,军户之地怎么处理?”
  高云道:“先把山西的军户之地收了,山西再无军户。”
  大明初立,太祖朱元璋把全国过半土地化为军户之地。
  以此,养兵不费国家一毫,但时间长了,情况慢慢变了,出现了军户地主。
  军户地主和普通地主没两样,相反,由于军户限制,军户比普通农民受到更严重的剥削,以致逃亡者日众。
  明白了,看来至少九边的军户之地,崇祯必定是要收了。
  沉默片刻,卢象升轻拍桌面一下,兴奋地道:“陛下,妙啊!太妙了!”
  确实是妙。
  朱元璋是改制狂魔,崇祯继之,再度大幅完善各种制度。实际上,土地归于皇家和朱元璋实行的军户制一脉相承。
  一开始,只是太过震惊,及至反应过来,这么做的巨大好处显而易见。
  土地之利,农民最多实得四成,朝廷得一成,而地主至少得五成。现在,土地之利,农民实得六成,朝廷得四成。更何况,大举兴修水利设施,粮食必然增产。一来一去,朝廷和农民的收入都会大增。
  皇权不下县,并不是皇权不想下县,而是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没钱,国家养不起那么多公人。
  土地归于皇家,崇祯之所以不急,只在山西实施,主要也是因为没人。
  让现在的官吏干这事儿,结果可想而知,而在山西一地实施,崇祯有太监和那些太学生,勉强够了。
  崇祯这么做,拿掉了地主这个食利阶层,朝廷就有足够的财力供养皇权下县所需的公人,而皇权入户的好处不言而喻,卢象升只要想想那动员力和组织力,身子都发麻。
  卢象升激动,但孙传庭、温体仁和洪承畴却不然,三人都神情凝重。
  让他们神情凝重的事和土地无关,是崇祯要山西人人识字,而这个,看上去没什么,但实际上,其影响不比土地归于皇家小多少。
  读书人的地位高,最重要的原因是读书人少,而按崇祯说的,人人识字,那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吗?
  崇祯在大殿上说这个,大家都没太在意,但现在,不同了。
  这一次,没人说话。
  没人说话是没法说话,圣人说教化万民,而崇祯要人人识字就是教化万民,没有人可以明目张胆地反对。
  三人不说话,也是知道事情明摆着,崇祯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险。
  高云道:“长治久安,主要事关两个方面。土地是一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开启民智。民智开启,某些人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肆无忌惮,而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不会到了活不下去才奋起反抗。有了这两点,形势就不会太恶劣,不会一发就不可收拾,也就始终存在转圜余地。”
  至此,温体仁再无怀疑,崇祯必定不会把流寇彻底剿灭,而是驱赶至东南番邦。
  有流寇在,只要崇祯不是太过分,逼得天下蜂起,江南诸地的士大夫就蹦跶不起来。
  一会儿,温体仁道:“陛下,现在或许不是时候,能否缓行?”
  沉默片刻,高云道:“卿家,恰恰相反,现在正是时候。”
  孙庭栋道:“陛下,这个时候这么做,官员会多有异志。”
  “什么时候都有利益集团,他们既然不愿加入,那么朕就把他们剔除,让新的人加入进来。”顿了顿,高云道:“大明要想中兴,重新焕发生机,必须来一次大扫除,否则,革故鼎新什么的都将是一句空谈。”
  崇祯这是挖坑,让忍不住的人跳出来,众人脊背发凉。
  确实,朝廷现在有粮有兵,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粮有兵。
  朝廷不仅足粮足兵,而且兵还是朝廷的铁卫队。现在,军队对崇祯的拥护不是因为军官,而是因为士兵。
  显然,崇祯所谓新的利益集团要从军中出一些,甚至是一大部分。
  说完了这个,高云对秦良玉道:“秦爱卿,你的卫队要扩大,更要大力培养她们。”
  秦良玉一愣,她道:“陛下的意思是……”
  高云对:“朝廷需要大量的忠贞之士,女人在某些方面比男人更值得信任。”
  秦良玉是特例中的特例好不好?几人愣愣地看着崇祯。
  一会儿,反应过来,几位也不得不承认,崇祯是对的。这些女人一旦培养出来,放出去,对崇祯必定忠心耿耿。
  他们或许对崇祯的某些做法有不同意见,但这些女人,包括秦良玉,绝对是崇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秦良玉领命,道:“陛下,要招收多少人?”
  “秦爱卿,朕会下旨,让你招收女军,现可组建一卫女军。”顿了顿,高云又道:“招人不必局限于忠州,可在全国招收愿意从军的女子。一旦录用,且服役期满,生老病死皆有朝廷负责,未婚者可婚配军中健儿。”
  众人相互看了看,得,实锤了,崇祯要在军中培养新的利益集团,而且崇祯想的比他们更远。
  崇祯令秦良玉组建女卫,影响可想而知,必然搅动天下女子之心。
  如秦良玉,女子不厉害便罢,厉害就不会比男子差,女卫一出,厉害的女子必定云集而来。
  崇祯不仅要培养新的利益集团,更推陈出新,要培养从未有过的女子利益集团,而这也就可想而知,这个女子利益集团必定是崇祯更铁的铁卫。
  变天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