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秦征 / 第34章 鳞潜羽翔

第34章 鳞潜羽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周王宫的后花园里,姬离正把手中的鱼食一点一点的投喂到脚下的翡翠池中。
  那一弯清池之中,无数身材肥硕的锦鲤们正扭动着身体,慵懒的靠在一起,再探出水面,一张张贪婪的大嘴不断开和着,把投喂的饵料吸入口中。
  看到青叶的身影飘然而至,姬离把手中最后的饵料一把投下,然后开始吐槽起对王司徒的不满了。
  这位大周天子对王司徒的感情很复杂,一边恨得要命,可是也深知,离开他可不行。
  只是这老家伙待在身边的时候,姬离总觉得如芒在背,建个别苑,吃个花酒,纳个婢女都要偷偷摸摸的。
  他可是大周天子啊,九州之内,可是莫非王土啊。
  上次,就是因为被华延公主赵媚儿所惑,稀里糊涂的把幽云三郡租给赵忌,王司徒得知后,差点在朝天殿里一头碰死在龙柱上。
  姬离好话说尽,就差没给那老爷子下跪了,
  “司徒大人息怒,三年,只租了三年。三年后,寡人将亲自去把三城给要回来!”
  王司徒不依不饶,依旧当着众位朝臣的面仰天长叹,
  “可怜我大周龙脉啊,就这么被你个昏君一点一点的葬送掉了!”
  ……
  现在,趁着王司徒离开京安,天子姬离终于可以尽情发泄对老爷子的不满了。
  “国师,这王司徒也太可恨了。未经孤王同意,就擅自把兵符交给了秦四那小子。对了国师,这小子倒真沉得住气,一直没认我这个父王,你看事情会不会再生变故?”
  国师理了理垂下的两道长眉,泰然自若的安慰,
  “大王尽可放心,既然质子已到京安,那自然就落入了我们的掌心。我一定会为大王完成那桩心愿的。”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国师,不是我不信你啊,这固元丹似乎越来越不好使了。请问您的药引什么时候能找到啊?”
  青叶默不作声。扭头看到了那些正在争抢饵料的肥硕的锦鲤,抬起手掌,五指弯曲,隔空做出一个抓取的动作。
  “唰~”的一声,一条肥硕的锦鲤就从池塘中飞了出来,径直落到青叶掌心之中。
  锦鲤在青叶掌中拼命扭动起身子,强劲的鱼尾不断拍打出“啪啪啪”的响声。
  为了制住锦鲤的挣扎,青叶暗自发力,四个指头已经插入到鱼腹之中。
  大概是被这血腥的一幕吓着了,池边的柳树上,一只黄鹂开始“啾,啾”的鸣叫起来。青叶反手一挥,掌风带动黄鹂落脚的枝条狂摆,那只黄鹂不知是着了什么道,竟然是振不了翅,翻着跟头掉到了青叶的另一只掌心。
  锦鲤的身子渐渐停止了挣扎,只有那一双瞪着的鱼眼,印证着什么叫死不瞑目。
  黄鹂还想扇动翅膀,却被青叶手指一捏,咯嘣一声,竟是拧断了脖子,鸟头一垂,身子软了下去。
  这下,就是牢骚满腹的姬离,也被吓得默不作声,不知这青叶要作何打算。
  青叶把那只断了颈子的黄鹂捧在掌心,对着它吹了口气,随即拖着瘫软的尸体上下晃动,仿佛是在帮鸟尸找到飞翔的感觉。
  另一边,鲜血淋漓的锦鲤,也被青叶吹了口“仙气”,随即口中念念有词,重又把它放归到翡翠池中。
  忽然,黄鹂一声惊啼,支起了脑袋,振翅飞向了空中。
  与此同时,那条身体被穿出四个血洞的锦鲤,也不顾伤口还在汩汩的冒着血水,猛地一划鱼尾,潜入了水底。
  姬离连同身边的侍卫,全都惊掉了下巴。国师青叶却轻描淡写的说道,
  “大王,你看这个世界的鳞潜羽翔,皆是天地造化,命运安排。而这命运必将掌握在强者手中。现在,老夫的法力未失,药引一事,您大可放心。”
  “国师法力无边,我怎会怀疑。误会了,误会了。”姬离吓得连连解释,不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身边几人随声附和,故作轻松,簇拥着国师说笑离开,花园中重又归于平静。
  无人注意到,翡翠池中那条死而复生的锦鲤渐渐翻起了肚白,池塘的角落里,猛地窜出无数条身材细小却又凶狠无比的指宽小鱼,很快就把那条锦鲤啃剩一副鱼骨。
  而那只振翅逃亡的黄鹂,飞着飞着,身上的羽毛开始纷纷凋落。痛苦让它想要悲啼,张口无声,却开始向外淌出污血。最后,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落地面,小小的身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迅速变黑发臭,最后就像一只晒干了的蝙蝠。
  王司徒一直对半仙之体的国师心存芥蒂,他尤其反感那些鼓动帝王追求长生之术的江湖术士。
  即使青叶国师多次在众人面前展示过种种神迹,王司徒依旧对身边人说过,
  “追求长生,不过是人的一种欲望。过度沉溺于欲望,则人就会迷失本心。对于指点江山,命系社稷的君王来说,尤其如此。”
  王司徒不止一次劝诫姬离,青叶以长生之术相诱,必定还包藏其他祸心。但这姬离口头上哼哈称是,并不放在心上,毕竟青叶提供的那些固元丹,能够让这个年届半百的中年男人夜夜笙歌,体会到欲仙欲死的极乐之境。
  眼下,这王司徒就更无心顾及青叶和姬离了,因为他正紧张的盯着秦征的计划。从见到这个年轻人开始,王司徒原本已近绝望的斗士之心,重新活了过来。
  秦征在出征前,让王司徒召集工匠,重新打造了一百乘特殊的兵车,这些兵车比原来的兵车加长一倍。为了平衡,又额外增加了一对车轮。
  工匠们议论纷纷,
  “这样造出来的兵车,明显笨重许多,没有了速度,那兵车还有什么意义?”
  王司徒虽然也不解其意,但是对这个满脑子古怪想法的年轻人,却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他亲自监工,按照秦四公子的想法,昼夜赶工,终于在出征前,完成了这项宏大的工程。
  可是,眼见从昌郡前往马场的一路之上,这些笨重的兵车频繁陷入泥窝,就连王司徒也没有了底。
  马上就到了摊牌的时候,秦征这小子的计划到底靠不靠谱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