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烽火秦末 / 第73章 提议

第73章 提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代郡。
  经过一夜的厮杀,城中逐渐安定下来,黄良成功拿下了代郡,成为新的主人。
  顾不得歇息,黄良骑马前行,往城门而去,身侧骑马跟着的是罗成,“城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了。”
  “放心,代郡在末将手中丢不了。”罗成脸上还带有血污,点头应下,极其自信。
  小小代郡,如果都守不住,那他就不是罗成。
  守了两年的城门,都快忘记了自己是谁,所以当黄良提出夺取代郡的时候,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如今,心中的郁气,总算出了一口。
  这是让世人重新认识他罗成的第一步。
  “城中诸事,你都可以便宜行事,待我先去稳定了阴山。”顾不得辛苦了一夜,现在就要出发。
  说完,一勒马缰,快马往远处而去,身后跟着十多骑,那都是罗成的心腹。
  黄良走得急,步兵太慢,而城中又根本没有骑兵可用,只堪堪凑出了这十多匹马,便一并带走了。
  不再纠结,罗成转身回城,刚拿下代郡,城中还有很大事情要处理。
  虽然昨晚黄良杀了很多反抗之人,但难保有些人依旧心怀鬼胎,黄良的离开,很有可能让他们卷土重来,还需细细整顿。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还有人不识抬举,那他也不介意再染染刀锋。
  黄良骑马而行,顾不得三十里一歇,改为了五十里一歇,直到坐下战马气喘吁吁,鼻冒白雾,才肯休息。
  一路紧赶慢赶,避开了王离大军的辎重,又避开了斥候,第二天正午时分,迎头撞上了一支三千人步卒的后队。
  原本想要再次绕开,但发现这支步卒很怪,没有辎重,人数又少,还不打旗,不应该单独出现在此处的。
  经过细心观察,看见了一个老熟人——赵坚。正被这些士兵捆绑着,强押着往前走,不过动作颇为客气。
  心中思绪百转,大体已经猜到发生何事。
  招呼一声身后的其他骑兵,翻身上马,不再隐藏,大摇大摆的冲着这支队伍而去。
  此时,赵四正志得意满的骑在原本属于赵坚的战马上,抬头看看四周,非常满意。
  很快,就发现了一行十余人,正骑马往自己的方向而来。该是王离将军的斥候骑兵。
  自己也是王离将军的人,怀里还有王离将军给自己的密信,那就都是自己人,完全不用担心。
  黄良骑马带着十余人,不躲不避,直接来到赵四前方,一勒马缰,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半空中打了个摆子,才停下来。
  黄良把手中的长枪对着赵四等人一指,朗声道:“还认得本将军吗?”
  赵四闻言,这才看向对方的面容,只一眼,心中顿时大骇,脸色变得苍白。
  他不是死了吗?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会是他,一定是看错了。
  赵四还在自欺欺人,不作反应,同行的一些将领之前可是也见过黄良的,连忙单膝下跪,恭敬道:”属下见过黄良将军。”
  “属下见过黄良将军。”其他士兵也纷纷单膝跪地。
  只一言,黄良已经收了兵权。
  这本就是随他出生入死的兵,若他不在了,或许还有人能够鼓动他们,但只要他还在,便没有人能够驱使得了。
  “好,还记得本将军就好。”黄良满意的点点头,手中长枪指着赵四,“把他給我绑了,此事既往不咎。”
  命令刚下,赵四便被人拉下了马,捆绑了起来。
  绑他的不是别人,竟是他昔日的心腹。
  人的名,树的影,黄良的名字可不是虚的,在这整个西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敢不惧其三分?比一个赵四强了何止百倍。
  这时,赵坚也被人松绑,走了过来。
  赵坚刚看到黄良的时候,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但在看到被反绑着的赵四,很快又低下了头,一脸羞愧。
  黄良也不废话,直接道:“他便交给你处理了。”
  赵坚拱手,也不言语,然后抽剑,一剑划过赵四的脖子,解决了他。
  “本将先行,你带着这三千士兵即刻启程,返回营地。”
  赵坚闻言,怕黄良刚回来,不了解现在的情况,顿时急了,道:“将军,敌军势大,不如......”
  “不必再说。”黄良径直打断了赵坚的提议,“你被擒就说明王离已经清楚你的行为,没有继续的必要了。”
  “如今我大军危在旦夕。”说完,调转马头,一鞭子打在马屁股上,战马嘶鸣一声,扬开蹄子奔跑起来。
  “末将领命。”赵坚对着远去的背影拱手喝道,然后火急火燎催促兵卒往田满所在的方向赶。
  再说此时的阴山大军已经跟王离的大军交手。
  双方打得如火如荼,进入了白热化,彻底杀红了眼。
  终究是兵少将寡,又加上士气低落,很快,阴山大军便开始抵挡不住,
  最先守不住的是左翼,左翼是车兵主将赵洪负责的。
  但他已经被抬了回来,无奈只能放弃左翼,护住中军。
  田满已经亲自上场,参与厮杀,心中清楚,只要中军被王离凿破,那数万大军也就从此灰飞烟灭。
  这一仗本不该打到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全因在王离口中得知定安关已破,便命胡义率五千人马驰援阴山,却反被王离分割包抄。
  袍泽被围,不可不救。
  渐渐的,就发展成如今的地步。
  “田将军,右翼也快守不住了。”一个浑身鲜血的士兵匆匆而来,在田满身侧大声禀告道。
  “告诉孙行:守不住也要守,要是丢了右翼,本将砍了他的头。”一向冷静处事的田满,大声的回道,失了往日的从容。
  远处的王离看着阴山大军渐渐陷入奔溃的这一幕,脸色露出了笑容,最多再过半个时辰,就可以下令,追杀溃军了。
  一个骑马从后军狂奔而来,同时高喝:“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王离看着这浑身是血的士兵,心中沉重起来,脸上半点不显:“发生了何事?”
  “代郡....失守了。”士兵低着头,一脸悲伤。
  “不可能,代郡留守的精锐足足五千,何人能取我代郡。”王离怒目圆睁,不肯接受这个事实。
  “是黄良,他杀回来了,罗成也反了,把我们杀了个措手不及。”士兵一脸惊惧,就像看到了什么极为恐怖的事情。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王离质疑的吼道。
  之前父亲王贲来信,详细说过千绝岭的事情,黄良的三千铁骑一个不剩,黄良也跳了崖。
  后来派人去仔细找了,就连他的战马都找到了,却没找到尸体。但那么高的地方,不可能不死的。
  陛下下令要把人垛为肉泥,后来大家都找不到,只好找了个身形相似,面目模糊的人....
  身边的副将,打断了王离的思绪,指着远处惊叫出声:“将军,你看。”
  王离抬眼看去,正好看到一行十余人,为首者还撑着一杆‘黄’字大旗,正迎风飘扬。
  看不清面容,但只一看,就知道:真的是他。
  “黄良,你以为以一己之力,能够改变整个战场不成?”王离看着那个身影,咬牙切齿道,“你回来晚了。”
  黄良一行十余人,在战场中极其渺小,但那一杆旗帜,是那么光彩夺目,为首的那人,是那么的英姿勃发。
  阴山大军中,有靠得近的士兵,看清了黄良的面容,顿时兴奋的大叫出声:“是将军,是将军回来了。”
  “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阴山大军的士兵们接二连三的叫出声,很快汇聚成了一片声音的海洋,振聋发聩。
  原本低沉的士气,因为黄良的回归,顿时高涨起来,作战也变得更加勇猛。
  原本眼看着就要被分割包围的阴山大军,再次成为一个整体,没有了即将奔溃的颓势。
  随着黄良回到中军,交战的双方也缓缓分开,相隔百步,进行对峙。
  王离骑马来到阵前,一脸怒不可遏的看着这个恨之入骨的人,道:“黄良,你以为你可以改变这场战局吗?”
  “今天,老夫势必要把你斩杀在这里,以绝后患。”
  黄良一脸淡然,对王离的话不以为意,道:“代郡,已经在我手中。”
  被忽视了,王离更加生气,“你,注定要死在这个修罗场,别再痴心妄想了。”
  “你觉得你一定能赢?”黄良淡笑着问道。
  王离虽然气愤,但比较是沙场宿将,很快平复下来,胸有成竹的道:“试试便知。”
  胜负已经没有悬念,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
  “好,那我便试试。”黄良点了点头,不过并不下令厮杀,而是头也不回的道:“田满听令。“
  “末将在。”
  “即刻起,命你抛弃辎重,率军突围,越过长城,突进大秦腹地,去做你该做的事。”黄良大声下来,让王离也听得一清二楚。
  “嗨。”跟着身后的田满躬身领命。
  王离顿时怒发冲冠,“竖子安敢?”
  先前能屡屡压着田满打,是因为他顾忌阴山,若他真的不管不顾的突围,肯定能突围出去大部分。
  那些起义的乱军已经把大秦搅成一锅粥,要是真的让田满率这些精锐叛军进入大秦腹地,那后果.......
  黄良知道,该是自己做出让步的时候了:“王离将军,能够借一步说话?”
  说完,挥手让自己的大军后撤百步,自己也下马,解开兵器仍在地上,往王离的方向走了二十步。
  “你觉得本将军会与尔等为伍?”王离不屑道,不过动作不慢,也挥退自己的大军百步,下马往黄良走去。
  丝毫不担心黄良会挟持自己,若他这么做了,就不是他了。
  武将有武将的骄傲,譬如他,譬如黄良。下三滥的手段是不屑于用的。
  面对面,黄良用仅两人能听清的声音,道:“匈奴王冒顿狼子野心,已经清除了草原的敌对势力,势力大增,待他一统草原之日,必是他侵犯大秦之时。”
  “黄良不才,愿为大秦镇守阴山之地,绝不让匈奴人跨过阴山半步。”
  说完,不待王离开口,继续道:“而且,我黄良在此保证,只要你王离一日镇守大秦边陲,我黄良绝不跨过长城半步。”
  黄良的这两个提议,不得不说非常诱人。
  为何大秦腹地起义四起,他王离依旧镇守边陲,不动分毫?还不是为了防备匈奴人。
  若黄良真的肯在阴山镇守,那他就可以腾出手来,平定内乱。
  看来,这一仗,还是得先停一停,斜眼看着黄良,道:“本将如何信你?”
  “就凭我黄良身上流着老秦人的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