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千古绝恋董小宛 / 第九十九章 同室操戈

第九十九章 同室操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由崧把太子关进大狱,不光市民百姓非常不满,股肱之臣也多有反对,甚至还激起了一场兵变。
  要不是一个意外,朱由崧的朝廷早就被推翻了。
  潼关之战,李自成受到清军多铎和阿济格两路夹击,再加上清军的红衣大炮不断轰击,大顺军经过十三天的顽强抵抗,潼关还是失守了。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率领残部,经蓝田、商州,退入湖北。李自成计划夺取南京,以南京为基地,抵抗清军。
  三月初,大顺军逼近武昌。
  武昌城内,左良玉军中帐里,左良玉召集诸将开会,商讨御敌之策。
  副将马士秀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出城迎战。
  左良玉说:“李闯虽然战败,但他却是唯一能与清军交战的部队,我等如果此时把大顺军灭了,清军下一个攻击的目标,一定是我们。现在打李闯,我们就是清军的帮凶,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我们决不能做!”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把武昌让给李闯,在此凭借长江天险阻敌,至少能迟滞清军数月。”
  马士秀大惊:“把武昌让给李闯,我们去哪?”
  左良玉呵呵笑道:“去南京。你们不是一再请战,打到南京去清君侧,除掉马士英、阮大铖这两个祸国殃民之贼吗,现在机会来了,我们这就东下,大军直抵南京。”
  众将士一片应和,连夜开拔,顺江而下,剑锋直指南京。
  左良玉与马士英、阮大铖的矛盾,由来已久。
  朱由崧登基之初,为保南京安全,曾降旨要左良玉东下,驻守南京附近。
  但左良玉不尿他。左良玉一向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崇祯皇帝的御旨,他都多有抵触,即便执行起来,也多有折扣。一个刚上台只沉溺酒色的朱由崧,左良玉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
  但他的部将们却同意征诏,纷纷要求东下。左良玉痛哭失声,发誓不许将士们东下。僵持之际,马士秀手提大刀,大声喝道:“哪个不听左公的命令要东下,我就一刀杀了他!”并在战船上架起大炮,截断了长江航线,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这件事,朱由崧倒没太在意,不但没责怪左良玉,还给他加封为南宁侯,不久又加封太子太傅。但马士英、阮大铖却记在了心里,在南京西部修筑板机城,作为向西防御的屏障。左良玉叹息道:“如今西部有什么可防的,明显是冲着我左良玉来的嘛。”
  两人矛盾公开化,源于监军御史黄澍。
  黄澍仗着左良玉的势力,曾当面顶撞过马士英、阮大铖。黄澍回来不久,朝廷就派遣锦衣卫的官员来逮捕他。被左良玉严辞拒绝:“黄澍是我的监军,他有言语不当之处,由我军法处置。你们回去告诉马大人、阮大人,给我一个面子,这事就算了吧。”
  锦衣卫官员为难道:“侯爷,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我们就这么空手回去,也不好向马阁老交待呀。”
  脾气一向暴躁的左良玉也火了,大声道:“你们眼里只有马阁老,没有我左良玉,好啊,那你就把我抓了,回去向你们的马阁老请功吧。”
  锦衣卫官员讪讪地走了。
  回去后如实禀报,马士英不高兴了:“好你个左良玉,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咱们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两人几乎彻底摊牌了。
  黄澍早就盅惑左良玉,要清君侧,还私下与三十六营大将结盟,拜了把兄弟。黄澍和这三十六营的将官,天天向左良玉晋言,但左良玉一直没有答应。他不是怕马士英,而是觉得战火一开,南京必然大乱,百姓又将饱受战乱之苦了。而清军虎视眈眈,正盼着我们内乱呢。
  后来又传出太子到了南京,被朱由崧关进大牢的消息。但这时,左良玉还在犹豫,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直到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武昌,才使左良玉拿定主意,借机放弃武昌,出兵东下,直指南京。
  他的二十余万部队,旌旗蔽日,刀剑如林,战舰从汉口到蕲州,排了二百多里长,浩浩荡荡地顺江东去,气势如虹,甚是威武雄壮。
  马士英、阮大铖闻报,不敢怠慢,急令黄德功率领大军,渡江防守。
  大军到九江时,左良玉把江西总督袁继咸骗到他的船上。左良玉与袁继咸一向交好,他拿出一份文书,谎称是太子的密诏,企图胁迫袁继咸参与兵谏。
  袁继咸道:“左侯此事断不可为,当前大敌当前,清军的铁蹄已经逼近江南,在此生死攸关之际,我们朝野上下,全体军民团结一致抗击鞑虏,犹无胜算,若再发生内讧,涣散人心,则大明必亡啊。”
  左良玉道:“攘外必先安内,马士英、阮大铖等贪官污吏把持朝政,乱政误国,不铲除这帮奸臣,国亦必亡啊。”
  袁继咸道:“左侯此言差矣,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蚌埠相争,渔翁得利,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如何抵御清军,左侯不可因小废大矣。”
  这时,左良玉的部将郝效忠带人潜入九江城,四处放火,顷刻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左良玉见了,拉着袁继咸的手说:“袁公,我对不起你啊。”
  左良玉见袁继咸不支持自己,不由心火上升。加上郝效忠放的这把火,让左良玉悔恨交加。时年已七十余岁的左良玉,早已重病在身。被袁继咸一番抢白,一口气憋了回去,再没上来。
  当晚一命乌乎。
  众将士见左良玉去世,便一致推举左良玉之子、平贼将军左梦庚为军主。
  左梦庚秘不发丧,并把袁继咸软禁在军中。
  左梦庚率军继续东下,但此时已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在与黄得功交战中失利,左梦庚率余部降清。
  左梦庚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劝袁继咸和自己一起投降,被袁继咸严辞拒绝。为了讨好清军,左梦庚就把袁继咸献给了清军,向清廷邀功请赏。
  左梦庚如愿以偿,被清廷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封官清朝正黄旗汉军都统。
  袁继咸却宁死不屈,誓不投降。
  拘押北京囚禁后,清廷不断以高官厚禄诱降袁继咸,都被他断然拒绝,依旧头戴明帽,身着明服,并拒绝朝见清帝。顺治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清廷让袁继咸在做官与死亡之间作最后选择,他依然不改初衷,决心以死殉国。
  两日后,袁继咸在三忠祠前英勇就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