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核战末世求生录 / 第四章 为了生存出发

第四章 为了生存出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适者生存
  杨巍用力拔出插在平原游击鼹胸口的三支箭,“咔”一声,有一根箭的箭头根部折断了。
  “真倒霉。”他用力扔下半支断箭,发现箭头正好卡在肋骨之间,拔出时没注意,力量往一边偏了就容易断。“要我走也就罢了,什么武器都不给我,这算什么事儿!”
  镇上可用的武器弹药本就少得可怜,防卫圈都不能布满,当然没办法分给他。
  刚用来消灭平原游击鼹的这个简易弩是杨巍花了半天时间自己做的,刚进第五雇佣兵团时,班长就教过他怎么用手边的材料做各种简易武器。
  弩这种古老的冷兵器其实就是蓄能,锁定与击发装置,利用简单的力学常识就可以完成。箭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需要挑选平直的木枝,后端绑上布条用来保持箭头朝前。前端削尖,再放到火上烤至碳化,以增加箭头的硬度,然后在石头上磨尖就行。
  由于时间仓促,杨巍只做了六枝合格的箭。今天上午碰到的那只火箭弹鸵鸟本想当午餐的,可惜跑得太快,连发两支箭都没射中,现在又断了一支,剩下三支箭,怕是不够用了。
  呆呆地看着断箭出一会儿神,杨巍不禁气哼哼地想把其它箭都撅折了。他知道所有人都想他留下,一起守护玛多镇,苏关玲离别的眼神也充满了不舍。没有人对不起自己,可还在生什么气呢?大概就是不愿意离开苏关玲吧。
  肚子咕噜噜地叫了几声,提醒杨巍在当前的局面下,面包比爱情重要一些。
  杨巍盯着平原游击鼹的尸体,从腿挂上拔出那柄饱受沧桑的军刀,想起姐姐教过的话:在不知道生物受核污染的程度时,所有内脏都不要。只有不吃就会饿死的前提下,才能少量摄入,并尽快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大破坏早期的核战争只摧毁了一些大城市,绝大部分人与动物没有立刻受到生命威胁。不过环境恶化,水源污染,很多家禽家畜也都受到核污染。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吃了以后才发现一个月内死亡率大幅度升高。
  远离人类文明的野外,也在发生着类似的悲剧。食物链更高处的捕食者吃掉受核污染的生物,加速了它们的死亡。腐食性的鬣狗,秃鹫等生物在吃了它们的尸体后,也迅速死亡。地球生态系统遭到惨重破坏,绝大多数物种灭绝。
  而底层的一些生物,可能是由于种群基数大,繁殖能力强,迭代速度快,居然进化出了对核污染的适应能力。有些生物不知受了什么影响,体型急剧膨胀,像鼹鼠,田鼠,这样的小型啮齿动物,变成像狗一般大小。有些蚂蚁,蜘蛛,蝎子更是变异得比人还大。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演化的规律就是快速适应环境。
  在这样的末世求生,摄入的食物和水就必须非常谨慎,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自然净化,生存环境已不如最初那样恶劣,但还是小心为妙。动物的脂肪与肌肉相对来说是干净安全的,而内脏通常更容易堆积重金属和有毒的化学物质。
  二、单兵卫星系统
  把割下的几大块带有皮下脂肪的鼠肉用绳子串好,杨巍从战术背心里掏出半块破护目镜,放在眼前,一幅以玛多镇偏东为中心的卫星地图展现在开裂的镜片上。
  左上角绿色字样显示着“可见光模式”,下边“红外热成像模式”字样呈灰色。右上角显示时间为2069年10月31日17时16分,秒针以表盘的形式在周围不停地跳动。屏幕上方中间显示:近地轨道空间激光武器,下边“准备完毕”字样呈绿色。
  左下角标明“80km”,表示地图对角线之间显示的地球实际距离是80千米,下边的比例尺直观地将地图相对距离标示出来。右下角用绿色显示着“实时地形图”,下边“等高线地图”和“卫星云图”字样呈灰色。屏幕下方中间显示:身份认证失败,请重新授权。语音模块损坏控制模块损坏追踪模块损坏红外模块损坏。字样呈红色,不断跳动着。
  自己的方位是一个常亮的红点,在中心2点钟方向26千米左右处,目的地厄尔尼诺城在地图右上角,位于现在的1点钟方向,目测距离还有21千米左右。
  “看来今天是赶不到了,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扎营吧。”杨巍喃喃自言自语,放下破护目镜,开始在四周张望。
  这块破护目镜,是临行时叶子交给自己的。
  “这是打扫战场时发现的,有可能是你姐姐或者其他雇佣兵的东西。我昨晚刚好想起来,拿去明奇博士那儿想修一修再给你,但他说现在缺少配件,暂时修不了。好在核心芯片没有损坏,充上电后竟然可以开机,显示以最后战斗地点为中心,80千米为最大直径的卫星地图图像,并有红点标志出现在的定位。由于好多按键和模块都已经在战斗中损坏,无法进行其它操作。你拿着吧,看看地图也好。”
  杨巍接过护目镜,认出是姐姐的单兵卫星系统。它其实是织女七号近地轨道战斗辅助卫星的发射接收器,可以操控卫星利用传感器实时观测地面以及天气的情况,还可以锁定敌方目标,利用激光武器进行空中打击。
  如果当时姐姐杨慧没有大意轻敌而摘下护目镜,就可以控制卫星激光打击,可能后果就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杨巍精神不由一振:在这个末世,每时每刻都需要提起十二分的注意力,不然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死亡。
  在末世的户外扎营,最考验选址。好的扎营地点,首先应该尽可能规避掉怪物的行动路线。
  机械类的怪物,侦查范围广,主动攻击性强。只要能源充足,它们可以昼夜不停地巡逻侦查,而且通常载弹量大,一旦碰上,就是一场硬仗。不过它们的行动轨迹很明显,大多数也是按照既定轨道运动,所以仔细观察车辙痕迹,规避机械类怪物不是很难的事情。
  生物类的怪物还保持着它们变异前的生活习性,啮齿动物在觅食时总会留下兽径,熟悉之后就会一直沿着原有的兽径活动。大破坏前的猎人往往会在兽径沿途布置陷阱,一般收获都不错。而当它们变异变大之后,原本低矮狭小,不容易被发现的兽径就会特别明显,有经验的人从脚印,通道容量就可以基本判断出是什么动物。
  但节肢动物就不好对付了,它们的行动路线不定,你几乎没办法规避。这些节肢动物变异前就很凶猛,有的长着外骨骼,有的拥有利爪毒牙,它们的捕食攻击性很强,到处游荡,随机捕猎。经过生化改造后,更是拥有人类难以匹敌的攻击能力。只有经验老道,战术水平高超,武器精良的雇佣兵,才能单独和它们对战。
  要是遇上掠夺者巡逻兵,那就是你的万分不幸了。那些克隆人会以10人小组为建制巡逻,第一雇佣兵团就是在三年前偶然遇上了掠夺者巡逻兵,还没来得及展开攻击,就被他们利用炮火覆盖消灭了。不论是战术素养,还是资源配给,人类都远远不如这些克隆人。但是最近几年,他们的战略布局似乎发生了改变,很少有掠夺者巡逻兵在野外被发现了,但是在几大城镇的交通要道上,都有掠夺者头目带领部队守卫。一些沦陷的城镇,则由掠夺者培植的人类代表在掌控。
  三、晚餐
  杨巍沿着一条溪流走去,发现不少动物的脚印。证明近段时间内,不少动物来过这条小溪饮水,所以这里绝不是一个安全的扎营地点。
  不过杨巍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因为他的水壶已经快见底了,而有陆生生物饮用的流水,一般都不会太糟糕。
  在溪流拐弯处形成的一小片冲击区域,杨巍发现了许多细腻干净的沙子,不禁喜出望外。这是一个很好的天然过滤系统,新鲜的流水经过各层大小不一的砂石,最后被细沙滤净。除了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少量细菌和病毒不能滤除外,其它的污染物都可以被过滤掉。在紧急时刻,这样的水是可以直饮的。
  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这样的末世,能遇到如此清澈的水源,已经是非常幸运了。看水草的颜色与状态,污染不可能很严重。只要取水煮沸后,大部分的细菌与病毒就可以被杀死。
  想到这点,杨巍决定冒一些风险,在这里生火,处理好食物和水再走。为了补充必要的物资,值得冒险。现在天色还很亮,生火发出的火光不至于引来怪物。
  他把军刀插在地上,将串着的鼠肉扔到流水里,让大自然的力量冲洗血污,另一头的绳子在刀柄上熟练地打了一个滑结并抽紧。接着在稍上游一些,靠近岸边的细沙里刨了一个头盔大小的坑,让溪水渗透过来以后有空间沉淀。万一有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在相对静止的水里,通常会沉到底部,待会儿就舀最上面的水。
  过滤和沉淀需要一段时间,刚好可以生火。在岸边有不少枯枝断木落叶干草,既然不打算待长久,只需要捡小的就行,杨巍很快就搜集了一些小木柴,又把干燥的落叶和干草撮起一堆。
  那串鼠肉已经被流水冲洗干净,拎起来放在一旁。拔出插在地上的军刀,杨巍旋开刀柄后部的盖子,拿出打火石。
  这是被加工成条状的活泼金属合金,用硬度比它大的尖锐物体快速刮擦,就可以打出温度近千摄氏度的火星。类似的打火石,世纪初就被发明出来,当时很多户外爱好者都会用它在户外生火,因为便携稳定,深受好评。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点火的方式推陈出新,不过这种原始但可靠的取火形式,却一直被保留下来,当然打火石合金的配方被不断完善,已经不是世纪初的铈合金可比的了。
  锋利的刀刃缓慢切削打火石,硬度较低的打火石像细木屑一样掉落在那堆引火物上,这些金属粉末很容易就会被火星引燃,从而点燃引火物。
  “嗯,差不多了,不浪费。”杨巍满意地看着这堆干草枯叶做的引火物上均匀地撒了一些打火石粉末,于是转过军刀,用刀背靠近护手的地方刮擦打火石。这里有一小段凸磨的大角度刀刃,虽然锋利度较低,但是硬度更高,比前部刀刃更结实。由于靠近刀柄,所以更容易掌握力度。除了生火以外,还可以用它斩断硬度较高的钢丝。
  火星很快变成了一堆篝火,为了节省时间,杨巍搭了一个锥形火堆。这是一种很便捷的堆放形式,将木柴按圆锥形的方式交叉堆放,顶部的木柴借助外焰的高温可以迅速起火。接着在左右两边各搭了一个支架,准备烧水烤肉。
  那边溪水早已经渗透过来,将沙坑填满。清澈的水安静地躺着,突然有个人影倒印在水面,接着涟漪轻轻一晃,是杨巍用杯子灌水。他的动作轻柔缓慢,只取上层的那部分,尽量不让坑中的水有什么波动。这杯子是和水壶配套的,金属材质,刚好能够套在水壶外侧,烧水煮饭都可以用,携行的时候还不占空间。
  把杯子两边的金属扣翻上来,就成为两个把手,穿进木条后,很容易就固定在支架上。杨巍把高度调整到外焰上方,让杯子尽可能多地吸收热量。而串着鼠肉的树枝则搭在内焰的高度,这样虽然慢一些,但是烤出的肉不容易被熏黑。
  夕阳已经快要落山。晚霞连绵,美丽的天空对地上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杨巍倚着背包,疲惫地扭了扭脖子,从今天早晨出来到现在,这是第一次坐下来休息。以前在第五雇佣兵团,也曾经有过一整天行军打仗的经历,但那时和战友们有说有笑,苦中作乐,也没感到这么累。找到姐姐以后,更是没再吃什么苦头,姐姐是南方有名的战士,走到哪儿都有人照应,自己也就跟着沾光。运气好的时候,甚至还能租到战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当年副团长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现在是真切体会到了。看着跳动的火焰,杨巍的心又飞回到了玛多镇。
  四、出发前
  昨天早晨醒来时,身边似乎还有苏关玲的香味,杨巍恋恋不舍地离开破烂堆的床,第一次感到起床如此困难。掀开帐篷布,走向议政厅,发现人们早就忙碌开了。一些房屋被清理出来,搬出很多物资,大家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
  叶子正在按现有人数和生存状况计算人均配给,看到杨巍走来,颇有些阴阳怪气地说:“哟,都学会夜不归宿啦?昨晚在哪儿睡的呀?睡得不错嘛。”
  “我……对不起……”杨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呵呵,有什么可对不起的,你想要去干嘛,我可管不着。”叶子一翻白眼,继续低头算配给。
  “如果不是你救了我,我不可能站在这儿。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所以我应该跟你汇报动向的。”
  “你可不是我救的,是我爷爷把你背回来,是明奇博士把你救活的。我~可没这么大~本事!”叶子把最后一句话拖得老长,似乎还在生气,但听到杨巍那样说,其实眼角已经有些带笑了。
  “你爷爷?明奇博士?他们在哪儿?我得去见见他们。”杨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被救的始末,这会儿听到两个陌生人,急着就想当面道谢。
  “我爷爷救完你,又去救那辆破战车了,他说那辆车被炸得太烂,得去厄尔尼诺城找修理的材料和零件。他做了一辈子的修理师,就看不得机械损坏。他说得尽快把战车修好,肯定能用上。但是到现在也没回来,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儿……”
  “那明天我去找他吧。”杨巍小声地说。
  “犯什么傻呢,爷爷出去的时候又没带无线电台,漫无目的怎么找人?”
  “我可以去厄尔尼诺城看一……”
  “别扯了,你好不容易活过来,出去又死了,谁救你?”叶子的声音严厉起来,她知道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末世,没有准确定位就盲目地去找人是行不通的。“明奇博士就在那边,我带你去见他。”
  不容杨巍再说话,叶子就拉着他走了出去。“明奇博士连着救人太累了,昨天好不容易睡着,所以还没带你去见他。”
  “他是什么学科的博士?”杨巍想起苏关玲昨晚说的往事,她丈夫也是一个大学者。
  “听说是理学,工学,医学的多学科博士,研究好多东西,电子科学,量子物理,分子生物学什么的都有涉及,好像大破坏之前还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过。”两人说着往帐篷群的西南角走去。
  大破坏发生后,很多幸存的知识分子都看清了这场世界大战的背后肯定有某种阴谋,而且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不像是国家之间的战争,而更像是针对人类的毁灭行动。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幕,但既然幕后黑手能够将整个世界卷入动荡,那么攻陷某个地方当然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在大破坏初期,虽然大城市有更多资源,也有更多武装力量把守,但是一部分学者还是决定离开大城市,去偏远的村镇,尽可能与世隔绝。
  果然在不久之后,几乎所有大城市同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都是同样的套路:
  先是机械化的战争机器人破坏城市及周边的防空设施,其打击的精准程度高得令人发指。每个火力点都合理地安排了刚好的对应兵力,而且人类的一举一动好像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哪儿有多少士兵,多少枪,多少弹药,机器人全都清清楚楚。
  然后是针对平民的导弹和炮弹轰炸,平原地区的城市用战略核导弹一枚夷平,山地地区的城市用战术核导弹和密集的炮弹进行火力覆盖。
  很快所有大城市全都沦陷,因为人口集中程度高,所以在那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人类损失了近60%的人口。这更印证了学者们的想法——现代化战争不会以屠戮他国人口作为目的,而是以夺取资源为目的。用核武器攻击毫无战略意义的平民,没有哪个政治家会傻到做这种赔本买卖。
  明奇博士和林教授就是这样的逃离城市的学者,在第一波军事对抗和第二波城市毁灭后幸存下来。因为避开交通干线,所以第三波针对小城市的扫荡也没有遇上。眼看着地球人口已经损失了90%左右,背后黑手突然收手,学者们推测是因为在广袤的土地上,展开地毯式的搜索,耗费能源过于巨大。
  这就像一个大箱子里堆满了花生,让你随便吃,但不能把壳丢到箱子外边。一开始你随手抓一把都可以剥开壳吃到花生肉,但越到后来,壳越多肉越少,虽然你知道肯定还有一些完好的花生,但要找它们实在太费劲了。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地球趋于平静,人们开始在小城镇集结,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就当人类以为浩劫已经过去,生活重新又回归美好时,突然有人发现,不知何时在城镇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奇怪生物,好像所有的小动物都变大了,而且都装载了武器,人类重新陷入恐慌和绝望。
  但是这些生物从不主动进攻人类聚居地,只在城镇周围游荡,好像只是为了阻断人们的互相交流,经过试探性的攻击,发现每个大聚居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上都有掠夺者头目带领军队把守。一些战争学的学者提出大胆的假设:敌方在实行坚壁清野战略。虽然无法准确判断敌方的动向,但现阶段的行动,明显就是在将人类的生活范围切割,缩小并且板块化。一旦敌方完全掌控态势,很有可能就会将人类聚居地各个击破。
  于是剩余的人类团结起来,组织了三个敢死队进行反攻。他们集中了大量物资装备,冒着生命危险与怪物战斗。一开始伤亡惨重,但随着人类掌握对战经验,发现了其中许多规律,敢死队也在慢慢扩建,战略态势渐渐趋于平衡。敢死队为了获得更多资源,成为了职业化的雇佣兵团,虽然为民除害,但是所有的行动都需要收取报酬。
  在和平年代这样为私利而战斗的雇佣兵会被世人所不齿,但在末世,只有私利才能让自己活下去,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对他人负责,所以雇佣兵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后来有一些优秀的雇佣兵为了更多的报酬和更自由的行动,脱离雇佣兵团,自己组织小团队作战,也有很好的收获。
  后来敌方又集结了大量克隆的掠夺者士兵进攻人类聚居地,人数和火力配置都占明显的优势,人类再次被迫逃亡,流离失所,林教授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而明奇博士幸运地躲过了所有劫难,来到玛多镇这个西南偏僻的小镇,重建家园。
  五、明奇博士
  杨巍不太敢确定眼前这个人就是明奇博士,因为他和自己想象中的博士有很大的出入。
  他头顶秃了一块,几天没洗的头发打着绺贴在头皮上,中间还夹杂着灰尘,碎屑,稻草等物。歪戴着的方框眼镜右边镜片的右上角碎了一块,裂痕呈辐射状布满整块镜片,可能是在几天前的战斗中损坏的。身上的白大褂本来应该是博士这种学者的标志之一,但在他身上看不出白,也看不出褂,就像一个又破又脏的大抹布搭在身上。口袋里塞满了各种东西,杨巍瞄了一眼,似乎看到了一把生锈的工具钳,旁边好像还有一块撕了包装的巧克力。
  明奇博士见到杨巍,很开心地跳到他面前,从口袋边缘拔出一支手电,摁亮了来照杨巍的眼睛。杨巍下意识地闭眼躲闪,突然觉得不太礼貌:他是关心我才来检查我的生命体征。
  没想到明奇博士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小伙子脑子还好。如果你笔直站那里让我照,要么是脉冲电压过小导致脊柱条件反射区代偿效应未能充分恢复,要么是脉冲电流过大导致运动神经末端坏死,胆碱能交换量减少,要么之前脑子就瓦特了。”
  杨巍不好意思地笑笑,开始观察明奇博士的帐篷,在正中间放了一张矮床,只有木质的床板,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了钉子,尖头朝上。床板下每一根钉子的尾部都接着一条导线,汇总到一个瓶子里,隐约可以看到瓶子里似乎是灯泡。
  床的两边分别有一根大铜柱,上面连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导线,每根导线头上都有一根针。针体被外皮包覆着,只有针尖一点儿露在外面。
  明奇博士看杨巍似乎对自己的设备有兴趣,非常兴奋地介绍起来:“这是我发明的高频脉冲电流生物生命系统功能恢复机,你如果觉得不好记,就叫它复活机。你当时就躺在这个钉床上……”说着就把杨巍往钉床上推,吓得杨巍赶紧跑开,心想你开玩笑吧,这躺上去不会扎得全是窟窿么?
  “哎呀,不要怕。钉子有很多,单位压力下接触面积增大,则压强减小,所以躺在上面是安全的,你看。”明奇博士往钉面上一躺,果然没事,他躺着继续说道,“世纪初很多卖艺的人都会玩滚钉板的把戏。”
  明奇博士拍拍自己的胸脯,“有很多时候,战场上的人虽然死了,但会保留完整躯体。当然这个死亡的概念还是大破坏之前的理论,没有脑电波和其他生命体征就算死亡了。比如缺氧,再比如被冲击波震得深度昏迷,没有及时救治而丧失基本体征。你当时情况还要糟糕一些,身体都凉了,许多脏器都有内出血,所以我加大了一些功率。”
  明奇博士拉过左右两边的导线,摆在身上,“这些红色的导线都是插在器官的主动脉里,蓝色的导线当然就是连在主静脉上,白色的连神经系统。呃……这两个连着迷走神经的接头当时匆匆忙忙没有接好,不过看你现在也还好。”杨巍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胸口,感觉这儿突然不好了。
  “当所有节点都连接完毕,我只要输入每个点的频率和电压电流,一通电就可以了。每个人的生物电信号频率和电压电流都基本相同,强壮一些的人只要把功率调大一些就行了。当然有的时候设置参数太高,也有人被烧焦过。”明奇博士乐呵呵地说着,完全不顾杨巍疑疑惑惑地摸着自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是没关系啦,高频电压只造成表面灼伤,反正都死了,大不了死得更透一点而已嘛。更何况我们还有最后一道保险措施,你看钉床下面的导线就像接地一样,如果功率过大,对应的人体部位就会发生震颤,那块地方的皮肤就会被钉子尖头扎破,导致电阻减小,那么电流就可以被泄到瓶子里,你就会看到灯泡,叮,亮了。”
  杨巍已经不太想听明奇博士絮絮叨叨这些失败的可能性,他只想知道自己虽然活过来,但是不是没有被完全救好。
  “亮了以后,我们只要减小功率,就可以了。但一般来说救肯定已经就过来了,只不过会有点小毛病,但都是无关紧要的了,以后随便克隆一个放进去就好了。”明奇博士摇头晃脑地从钉床上起来,还要继续往下说。
  “呃……博士,那我……”杨巍终于没忍住,担心地想问自己的状况,突然外面有人大喊:“时空穿梭机挖出来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