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唐疆万里 / 第16章 焉耆 二

第16章 焉耆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天吴天明继续带人向西搜寻,发现一座寺院远远的伫立在绿洲之上,金顶白墙,红带为腰,跟吴天明在西藏旅游时看到的寺院有几分相似。队伍走近一看,发现寺门紧闭,但是里面却有动静。吴天明叫人敲门没人应答,便二话不说叫人撞开寺门。
  只见院内聚集着几十名僧人,有吐蕃的藩僧、也有当地的僧人,手持刀和棍,一副戒备的模样,士兵们也拔出剑对峙起来。
  “怎么办?只要他们不放犯上作乱,节度使也是信佛之人,对僧侣向来都是宽容以待”张大彪小声对吴天明说道。
  “叫他们放下武器,若是敢轻举妄动,格杀勿论。”
  吴天明对佛家不反感也不喜欢,倒是对于后世的一句话颇有印象,那就是: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
  对于那些打着拯救世人的幌子,为了利益随军队扩张的宗教,吴天明向来都是厌恶,例如殖民扩张时期的基督教,这些吐蕃的兵僧也是。宗教就应该脱离世俗,劝人向善,如果掺入到世俗的争斗中,那么这个宗教就是邪教。
  这些僧侣互相瞅瞅,感到他们寡不敌众便放下武器,便被士兵带到寺外的空地上看起来。
  吴天明进入大殿,说这里金碧辉煌一点也不为过,四米高的释迦摩尼颔首低眉,两侧的金刚怒目,房梁上用金粉勾勒着一个佛国乐土。
  “营长,在后面的羊圈里发现了一些奴隶。”
  吴天明快步走到羊圈一看,三十多个蓬头垢面的奴隶,所在羊圈的角落,双脚被铁链锁着,有些已露出森森白骨,其中的一名奴隶盯着外边的士兵,突然放声大哭:“苍天开眼呐,苍天开眼呐。”
  奴隶被带到寺院内,这位头发花白,放上大哭的奴隶被叫道上前问话:“你是何人?”
  “老朽原为焉耆刺史,四十年前吐蕃破城,我等被俘,一囚就是四十多年,苍天开眼,让我在垂暮之年见到大唐的士兵”说着不禁又老泪纵横,仰天长哭,吴天明身边的士兵们不禁垂泪,张大虎抽出横刀,出去就劈了一个蕃僧。
  士兵们解开这些奴隶脚上的铁链恢复他们的自由之身,并把这些铁链加到僧侣脚上。吴天明站在大殿,让士兵搜刮这座寺庙。大殿前的地上渐渐起了一个小堆,水晶、玛瑙、和田玉、狗头金等等,吴天明随手拿起一块红色的宝石一看,竟然是红柱石,而且这堆宝石中红柱石还不少。红柱石是一种优质耐火材料,在制作玻璃、陶瓷、砖等添加一些,可大大提升材料的耐火能力,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学地质的可一清二楚。
  搜刮完队伍启程回营时,张大虎欲一把火烧了这破寺,但被吴天明制止,毕竟这以后也可以成为旅游景点,收费也是不错的选择嘛。队伍押送着五十多个僧侣,牵着上百只牛羊浩浩荡荡开向营地,可谓是收获颇丰。
  第四天,佯攻的号角吹响,四面同时进军,步兵缓慢推进,城墙上的吐蕃士兵等到归义军进入射程,便开始放箭,此时归义军便举着盾牌往后退,眼前的空地上只留下一片箭矢,归义军毫发无伤。待到敌军停止射击,归义军又举起盾牌前进,不过这次吐蕃兵学聪明了,等归义军进入射程一半时才开始射击,归义军又开始撤退,头顶上箭矢打的木遁梆梆的响,但是归义军也仅仅是擦伤几个。第三次进攻时,弩手加入队伍,待进入射程之后,吐蕃兵反倒不放箭了,任由归义军推进,这时队伍里的弩手便开始射击,偶尔射中吐蕃的士兵,躲在女墙后的吐蕃士兵开始回击,归义军又退下。
  这时总冲锋的号角吹响,佯攻的三只支队伍缓慢推进,弓箭手开始对着城墙上的士兵射击。而主攻的西门,弓箭手、弩手驻足射击,步兵推着木驴,扛着云梯快速前进。片刻,四架云梯搭到城墙之上,步兵沿着云梯蜂拥而上,敌军在墙头扔下大石块、燃烧的草捆,先上去的士兵被烧的吱呀乱叫,惨不目睹。终于几名士兵爬上了城头,背靠背形成犄角之势,为后面的士兵打开了一片空间。顿时,城头血肉横飞,刀光剑影。待木驴撞开西门,一千多士兵涌入瓮城,沿着楼梯爬上城墙,城头的五百敌军被消灭的干干净净,只留一地狼藉的尸体,李校尉便带兵向内城城门冲去。
  为减少巷战,张议潮传令让开北门,骑兵隐藏在附近,等敌军从北门涌出后,便乘胜追击。
  敌军看到这个机会,北门打开,五百人的吐蕃骑兵领着几百步卒冲出,隐藏在墙角的赵校尉引骑兵而出,和进攻北门的王校尉一起贴近这些出逃的敌军,短兵相接。
  吴天明正要询问是否上前帮忙时,南门又冲出一队五百多人的骑兵,很快冲破刘校尉的步兵防线。
  此时再无兵可用,观战的吴天明二话不说,带队追去。吴天明大脑一片乱麻,不停的问自己是否去追,这可是正真的打仗,稍有不慎便会命丧黄泉,自己才年纪轻轻,冲锋杀敌这样的事让士兵去做就行。但是不由得他细想,自己挑选的快马已将他推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敌军就在数十米的眼前,他举起腰刀,像在巴城跑道上练了无数次的那样,挥刀而去,鲜血飞溅,落后吐蕃骑兵后背挨了一刀,掉下马。吴天明挥出人生的第一刀,原来杀人就这么简单,轻轻一挥。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便举起刀向下一个敌军追去。
  吴天明带领部队追逐敌军四公里,直到敌军全部进入通往铁门关的山道才喝马叫停,然后一路返回,捕捉敌军四散的马匹,收集砍死的敌军尸体,统计得出一共砍死了两百六十七个敌军骑兵。返回的路上,吴天明回想着今天的攻城。由此战看来,吐蕃军队也并非等闲之辈啊,他们让士兵北门破门而出,纠缠归义军精锐骑兵,而吐蕃将领从南门出逃,这声东击西之法让张议潮也未料到,但是一座城池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攻破吗?
  回到焉耆,几对人马已进城,搜捕残余的吐蕃士卒,维持治安,安抚百姓。
  吴天明走上北门城墙,空中还弥漫着尸体烧焦的味道,地上处处是暗黑的残血,士兵们抬着一具具无法直视的尸体,被弩箭射穿脑袋的,脸上挨一刀面目全非的,白骨森森外露的,比比皆是,独立连未见过这种惨剧的竟有些不适,吴天明倒是心理承受能力还行,不禁感叹,这就是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晚上,众将被招致帐内,统计归义军的伤亡人数。此战杀敌一千八百六十三人,俘虏六百七十九人,归义军伤亡一千一百六十二人,大部分是进攻北门的士卒,如果敌军兵力集中,硬碰硬的话,估计伤亡人数更大。
  “焉耆已破,眼下要紧之事便是安抚百姓,制定户籍,恢复唐制,同时提防敌军再次进攻焉耆,赵校尉,你派骑兵监视铁门关敌军兵况,若有异动,马上禀报。”
  “遵命。”
  “将军,我们为何不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攻破铁门关,打通西域通道呢?”一将问道。
  “铁门关是通往西域北线的必经之路,两侧峡谷曲折幽深,谷底宽度不过百米,两岸崖壁如刀劈斧凿,人力难攀,铁门雄关处峡谷窄处,墙高五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厄东西制咽喉,是焉耆无法攀比,况且龟兹城大兵多,吐蕃人经营数十余年,据商人所道,有吐蕃胜兵一万有余,还不包括各族傀儡,我们区区六千人,如何破之,汝等莫要再言,众将辛苦一天,退下休息。”
  众人走后,吴天明返回帐中,问道:“将军,这次西征就此为止?”
  “然也,待焉耆恢复生产,便可征兵训练,不出两三年,再图铁门关和龟兹故土,徐徐渐进。而且回鹘人已差人来报,庭州、轮台等天山以北之地已被收复,唐人皆可往之。”
  吴天明听到这里,不觉心中一凉,可是他也无能为力,铁门关靠他们这六千人无法突破,即使突破也是损失惨重,再无力向西挺进,想到这里吴天明也不再争辩。突然,他让想起一件事,未穿越之间,他和导师去新疆考察,是从乌鲁木齐出发,开车沿都护公路,进入巴音克鲁克大草原,然后穿过天山到阿克苏。在巴音克鲁克停留时,有个自驾游的哥们儿说他是从博斯腾湖沿218国道来的,他特地看了谷歌地图,就是从焉耆北边的山里穿过去。
  吴天明把从北部山区穿过去,绕路去的方法告诉张议潮,两人来到地图前,张议朝道:“你所说的这个地方曾是鹰娑都督府所在地,当年高宗皇帝将降唐的西突厥鼠尼施部万余名男女安置此地,北部虽有路可往,但道路窄小,大军难以通行,况且这些突厥遗族是敌是友还为得知,等打探清楚在做决断也不迟。”
  “既然如此,卑职也不必多言,哦,将军,我搜集粮食时,搜集到一些宝石、牛羊,还有捕捉到的马匹如何处置?”
  “宝石你自行决断,牛羊充做军粮,马匹充做军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