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光武天下 / 樊崇近况

樊崇近况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再说青州,徐州的樊崇军。樊崇军同样诞生于四年之前,最早由樊崇创立于山东莒县,队伍有一百多人。一年之后,青徐两州遭遇大饥荒,流民纷纷涌入,都仰慕樊崇勇猛威名,纷纷前来投奔,兵合一处,共计有十多万人。和绿林军相比,樊崇的部队组织更加松散,管理更加混乱,既无文书,也没有旌旗,更谈不上什么建制,命令都是口口相传,军中最简单的法令就是“杀人者死,伤人者偿”。也难为这般泥腿子了,平时会种田,真要夺了天下,也不知道怎么治理,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无法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无组织,无纪律,无口号,也无宗旨。
  尽管此时樊崇的实力在绿林军之上,但是其境遇却远不如绿林军来的滋润,绿林军摊上的是扁祁这个软柿子,而樊崇军面对的却是北海太守田况,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樊崇军聚众不久后,身为北海太守的天况便擅自主张,再未得到朝廷虎符的情况下,率先募集了北海郡内十八岁以上的男丁,共得精兵四万余人。打开武器库,分发兵器,积极备战抵御。樊崇常年流窜青州,徐州,所向披靡,可愣是不敢踏进北海郡一步,因为他们知道这田况不好惹,都很自觉的绕道而行。
  田况这边守疆护土,保得一方太平,按道理这已经足够了,也算是尽职尽力了,但他不以此为满足。田况有能力,更加有野心,他敏锐的察觉到天下将乱,而且不是小乱,是大乱。此时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匡扶新室,中兴社稷,从而名垂青史,永传不朽。也正是在这样的野心驱使之下,田况才敢赌上自己的仕途,乃至全家的性命,不顾朝廷法令,开帝国先河,私自招募军队,组建自己的武装。
  此时青州,徐州两州之地,已然被樊崇糟蹋得千疮百孔,只有北海郡保存的很完整,这自然就引起了王莽先生的注意,并给王莽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田况也懂得把握时机,以进为退,上书为擅自发兵的事请罪,并恳请朝廷恩准自己戴罪立功,并愿意跨境剿匪。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扁祁就是最好的例证。反观田况,则是治军有方,善罚分明,所招募的军队也都是良家子弟,田况与他们训话之时,不唱卫国的高调,只说保家的重要。这些军队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海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见家乡遭到樊崇的残害,早已是满心愤恨,稍微一动员,便个个热血沸腾。
  士卒归心,指挥起来便得心应手,田况率众跨境讨贼,四万军队如猛虎出笼,个个奋勇当先,所向披靡。王莽闻报大喜,随即任命田况代领青徐两州州牧,田况由此实现仕途三级跳,一跃成为青,徐,北海三地的最高军政长官,统筹部署,再无掣肘。在田况的强力打击之下,樊崇军一败再败,一逃在逃。
  总之,在地皇二年岁末,南方的绿林军士气正旺,而北方的樊崇军则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与此同时,两份加急奏疏摆在了王莽的案上,一份来自青徐田况的,一份则来自荆州扁祁的。田况说:“大哥,我一个人可以搞定,相信我!”。扁祁说:“哥,我一个人真的搞不定啊!”
  王莽早已下了调动中央军队,四处围剿流民的决心,而这个决心,肯定是不会因为两份奏疏就可以轻易改变的。此时的王莽,对天下大势依然比较乐观,因此他并不打算率先出动中央军主力,而是做了一些部署:任命景尚,王党领兵两万,前往青徐二州联合田况一起围剿樊崇军,任命严尤,陈茂前往荆州代替扁祁,剿灭绿林军。
  景尚和王党二人都是年轻气盛,一个官居太师羲仲,一个官居更始将军护军,此时正值仕途的上升期,突然得到这么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自然是大喜过望,美滋滋的领命而去。至于严尤和陈茂二人,对这一任命则比较悲观,此时的严尤,已经不在担任大司马一职,任纳言大将军,陈茂同样担任过大司马,是严尤的前任,此时任秩宗大将军。两人都是四朝老臣,资历又深,又都做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在朝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两人面见王莽,严尤一开头就直言不讳,陛下任命我二人前往荆州平乱,然而军队呢?那些荆州兵痞比强盗好不到哪里去。王莽恨淡定的回答:“你们哥俩,一人率领自己手下前往荆州自行招募。”严尤和陈茂一听这回答,面面相觑,既不给兵,也不给钱,一切都要等到荆州,在临时征集,这是哪门子的指挥?严尤苦笑,这明摆的就是王莽在给自己穿小鞋。
  王莽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不仅要统治中原,还要荡平四方蛮夷,尤其是北方的匈奴,这是秦皇汉武都未曾彻底完成的伟业,而他将要完成这一伟业,从而超越秦皇汉武,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皇帝。因此,王莽称帝的第二年,便大举兴兵征讨匈奴。而对于王莽的这一理想,显然严尤是不赞同的,王莽先生的为人此时大家都比较了解,是个听别人劝的人嘛?王莽就想匈奴就是很欠揍的,人家就是想要揍匈奴,你干嘛阻止?于是,严尤就这样被罢免了大司马的职位。
  
  然而,王莽一意孤行的结果并不是很美,北方屯兵已有十年,毫无进展,一场大仗未打,一点战绩也没有,反倒是每年都要消耗全国三分之一乃至半数的GDP,内地郡县深受摊派之苦,府库枯竭,民弃城墩,原本人烟炙盛,牛羊遍野的北方边郡,也被消耗虚空,时有野骨暴露于外。征伐匈奴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无底洞,然而此时的王莽已经骑虎难下,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喊打喊杀十几年,倘若突然撤兵,岂不是让全天下笑话,这叫王莽的面子往哪里搁?叫大新帝国的面子往哪里搁?
  讨伐匈奴计划落空,王莽非但不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记恨严尤的正确,此时任命严尤只身前往荆州围剿流民,就是在借机发泄对严尤的恨意,你小子不是能吗?严尤虽然明知这是王莽公报私仇,却也无可奈何,皇命不可违,穿小鞋就穿小鞋吧,撑撑也就大了,于是和陈茂领旨谢恩而去。
  王莽这边部署停当,自觉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禁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年过的实在辛苦。一念及此,王莽忽然又悲从中来,岂止是一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过的很苦,尽管贵为天子,却已经太久太久没有享受过天子的快乐,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苦来哉?想想还是黄帝成仙快乐,抛却了世间纷扰,登仙上天宫,永作逍遥游。见王莽有了成仙的想法,女道士昭君趁机献上成仙之道:“黄帝御了一百二十个美女,这才成了神仙。”王莽一听,这么简单粗暴就可成仙?于是下诏昭君广纳民间女子进宫,日夜临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