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万大军并非虚张声势,而是切切实实的数据。
战前,李傕郭氾联军已有上万人,战后更是收编了徐荣麾下降卒。
樊稠率兵一万来投,张济叔侄差不多,再加上胡珍的几千人马,总兵力已达到五万。
那一战结束后,无数分散在各地西凉兵将,以及李傕郭氾等人的旧部纷纷来投,众将兵力各有增长,总兵力已超过十万之数,距离董卓巅峰时期已差不了多少。
其中以李傕实力最强,毕竟名义上他是联军统帅,投入他营内的士卒最多。短短几天内,他个人掌握的兵力已经接近三万!
郭氾,樊稠,张济叔侄差不多,都是两万上下。
胡珍最弱,麾下兵马尚不破万。
不过他很聪明,自知实力不够,主动向李傕靠拢,更是让后者军势大增。再加上郭氾一向以李傕马首是瞻,如今的李傕已等同于西凉军的无冕之王。
十万西凉铁骑浩浩荡荡向长安进发,声势浩大无比,滚滚烟尘冲天而起,大军所过之处便是山中猛兽也要退避三舍。
天色也徒然变得阴沉,仿佛在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未央宫,宣室殿。
年幼的刘协高坐于至尊龙椅之上,身上披着黑红色龙袍,头顶十二旒冕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所说的正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
然而,刘协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皇帝当得太憋屈了!
原本他应该只是一个闲散王爷,然而董卓进京后,不知出于什么意图,竟学着霍光玩起了废立之举。
君不知霍家最后落得株连全族的下场?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刚坐上龙椅时,刘协的心情是喜悦的,甚至磨刀霍霍欲建立不世功业。
然而……
现实无情的告诉了他什么叫残忍!
随着权势与日俱增,董卓渐渐不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独霸朝纲也就算了,他竟然夜宿皇宫……嫔妃宫女都是我的,我的!
与董卓何干?
刘协日日夜夜在心里咆哮着,但脸上并未表露半分,仍是董卓眼里的听话傀儡,其实心中已恨不得将董卓碎尸万段。
但他只能忍!
武帝当年尚未亲政时,不也忍过窦氏及其外戚吗?
宣帝展翅鹏飞时,不也曾为霍光之傀儡吗?
再往前,横扫六合八荒的秦皇嬴政也曾隐忍过吕不韦,霸主勾践甚至为奴为仆,兵家宗师孙膑为活命装疯卖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忍一时风平浪静,只待扭转乾坤之时机。
身为刘家子孙,大汉皇族,刘协本着向前辈看齐的想法,把一切委屈,不甘与愤怒通通咽了下去,化斗志为利刃!
终于,他熬出头了……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突破。
王允以美人计驱使吕布当堂斩杀董卓,又顺势重新接管了羽林军,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王子师只是一时权臣,威胁远不如董卓这等手握重兵的诸侯。且,他不会像董卓那般肆无忌惮!
回想起曾经的屈辱,刘协恨不得将董卓从地里挖出来鞭尸。
然而,喜悦的心情还维持不到三天,噩耗便再度传回。
西凉军反了!
驱虎吞狼之计非但没成,反而无形中将群龙无首的西凉众将推到了一起。
十万西凉铁骑!
如今长安城内的羽林军不过两万,吕布的并州军在被董卓几次削弱后更少,仅有一万八千上下。
如何胜?
难道又要再出一个董卓吗?
刘协单薄的身躯抑制不住的轻微颤抖着,身上代表着九五之尊的龙袍却带不来半点暖意。
目光扫过下方王公大臣,他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开口道:“众卿,可有破解之法?”
话音一落,众大臣瞬间唰的将目光投向王允。
清算西凉军余孽的大计是他定下的,如今自然也该由他来化解。
王允已年近花甲,本想着能在有生之年为这个风雨飘零的大汉做点事,也为自己赢得身后名。
他成功了,却又失败了!
董卓在时,他不惜当下傲骨,俯首逢迎,只为赢得对方的信任,以换来片刻良机。
最后他成功了,兵不血刃的诛杀了这个“恶贼”。
然而却在此时,他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骄傲自满!
面对李傕郭氾递上来的请罪书,他毫不犹豫的驳回,同时心生一计,派出同为西凉军将的徐荣率本部征讨,欲行驱虎吞狼之计。
按照他的计划,李傕郭氾的兵力不如徐荣,但两者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否则当年也不会被董卓委以重任了。
只是后来董卓退守长安,两人也因此落得“飞鸟尽良弓藏”的结局,被安排了个闲活。
毕竟二人虽是董卓心腹,却总不如自家人可靠。
王允心想而是凭借自身武勇,以及应能坚持几日,最好能再拉几支援军,与徐荣斗个旗鼓相当。
待西凉军死得七七八八之后,他再一举定乾坤,从此司隶境内重归太平。至于其他诸侯,徐徐图之便是。
至于徐荣会不会倒戈相向的问题,王允并不担心。
其家眷,甚至其麾下一众心腹的家眷都在自己手中,谅他们不敢不听话。
严格来说王允的想法没错,西凉军整体实力超出羽林军太多,主弱臣强可非善事。
可他太急了,或者说,他太过自信了。
天有不测风云,更何况人心?
贾诩技高一筹,先一步将西凉军扭成一股绳,让王允苦心孤诣的谋划瞬间化作泡影。
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王允心中发出一声长叹。
郿坞离长安不远,徐荣战败的消息昨夜便已传回,他因此彻夜未眠,整个人在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已然形如枯槁。
“为今之计,唯有并州军可战西凉军,也唯有温侯可胜李傕郭氾二人!”
王允将话锋指向了一个人,当今天下第一猛将,也是亲手诛杀董卓的“大功臣”。
刘协心中一喜,急忙道:“温侯可在?”
“末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