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果然如此!
郭氾心中了然,他事先早已猜到三分,如今贾诩这么一说,更是彻底明悟。
非是贾诩拥有洞察人心的目光,而是他藏得不够深。
贾诩口中所说“造福一方”之事,正是他前几日闲来无事带着麾下士卒做的,至于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挽回西凉军的些许名声。
西凉军在关中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几乎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既然对方主动提起,郭氾自觉再多作掩饰也没有意义。
他笑道:“那先生觉得此事做得是对是错?”
既然这些话贾诩没有当着李傕的面提起,便证明对方对他并无恶意,至少现在还没有。
他的确想在李傕等人面前装傻充愣,却没想过能骗得过贾诩这样绝顶聪明之人。
既然如此,倒不如主动摊牌。
贾诩微微一笑,戏谑道:“这似乎与将军以往的作风相悖。”
郭氾是谁?
马贼出身,自入关以来就属他抢得最多。
莫说贾诩,郭氾麾下的士兵都难以接受自家将军的转变。
郭氾脸色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谁让穿越的是这具躯体呢?
可谓好坏参半。
坏处在于,前身之前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未来只怕很难招揽到品行高洁之人。
但在郭氾看来,好处更多于坏处!
虽为马贼出身,但如今手中已执掌数千西凉铁骑,皆是百战精锐。
而且自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后,李傕与郭氾的势力便迅速膨胀。照此下去,待兵临长安城下之时,兵力过万已不成问题,已拥有割据一方的基础。
按照历史轨迹,未来不久后,郭氾将达到自己人生的顶点,与李傕共同把持朝政。
虽然这个过程很短,但也算是昙花一现了。
如果能把握这一高光时期,将既得利益最大化,逐鹿中原又有何不可?
这就是郭氾的初步计划。
对于贾诩的打趣,郭氾以一首诗来回答。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既表达了郭氾的志向,又是对前身种种荒唐行为的掩饰。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赞道:“好诗,没想到将军竟还藏着如此文采,看来世人皆看错了将军。”
郭氾摇头道:“此诗为一隐士高人所作,我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他自知没有半点墨水,可不愿一辈子当一个文抄公,他不屑为之。更何况,一纸诗文哪比得上这锦绣山河?
贾诩并未接话,也许是认为郭氾又在藏拙。
他沉默片刻,忽然拱手道:“夜已深,便不叨扰将军了,在下告退!”
今日随行只为试探,同时一解心中的疑惑。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他已经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贾诩转身刚走了几步,忽然听到郭氾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先生一向喜欢隐于幕后,如今又为何现身于人前?”
这话指的自然是贾诩为他与李傕谋划反攻长安之事,可以预见,此事一成必然使得天下震惊,贾诩之名也将被多数人熟知。
贾诩脚步停顿片刻……
“在下也是西凉人!”
……
也许是不愿看到西凉军就此落幕,又或许是因为心中技痒想要一显身手,聪明人的想法实在难以捉摸。
贾诩的出现给郭氾敲响了警钟,他终是做得不够好。
心,不够狠!
挽回西凉军的名声,这件事并未做错,但为时过早,很容易因此引起李傕的警示。
还是太年轻啊……
——
虽然与李傕军联合,但为免双方士兵发生不必要的摩擦,郭氾军建造了独立的军营。
此次议事郭氾并未带亲兵相随,前身一向如此,如今的他为表明对李傕的信任自是一如既往。
郭氾刚到营门口,还未来得及踏入其中,便见伍习一脸喜色的迎面跑来,显然已在营门口等候多时。
“将军,夫人回来了!”
郭氾顿时愣住了,但转念一想瞬间明白,应是前身的原配夫人,李氏!
前些时日贾诩并非孤身前来,而是将李傕的家眷一道带出了长安城,引得后者又是赞叹连连,称贾诩做事周到。
没了后顾之忧,李傕大可以放手一搏。
至于郭氾的家眷,按照贾诩所说,他前往郭宅时已是人去楼空。如今看来,莫非她们已先一步转移?
难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竟有如此眼力,已先一步预料到长安之变?
郭氾之所以如此猜测,是因为前身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所谓家眷不过一原配夫人罢了。
除了她,又有谁会作出这一决定?
记忆中关于这个女子的讯息并不多,除了脑海中那副面容体态,其出身于凉州一世家豪强,在一次外出时落入了当时尚是马贼的郭氾手中。
后来一切水到渠成,没有小说中的那些离奇经历,她就这么成了郭氾的压寨夫人。
也正因为此事,女子所在的家族请来的董卓的大军,董卓看中了郭氾的武勇,于是伸出橄榄枝将其招安。
说起来,李氏还是郭氾加入董营的纽扣。
怀揣着满心的疑惑,郭氾向着平日居住的营帐快步走去。
伍习只当他忧心发妻,只是传了消息并未跟着。
人家小别胜新婚,他凑什么热闹?
——
掀开营帐,一道略显单薄的倩影映入眼帘。
郭氾出身马贼,入关后又大肆纵兵劫掠,家底可谓丰厚,可这位夫人的衣着看起来却显得有些寒碜。
一袭简单的白色布衣长裙,三千青丝盘于身后。
虽然只看到背影,但郭氾早已对这个女子知根知底。
虽不敢说倾城绝世之姿,却也是闻名一方的美人,否则前身也不会见色起意,不惜招惹世家豪强。
“听文和先生说,他前往家宅接应时你已不见踪迹。”
郭氾似是无意般随口一问。
李氏转过身来,娇好的面容尽显眼前,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她柔声道:“妾身听闻相国大人遇害的消息,夫君又是相国心腹,日后未尝不会面临清算。”
“于是妾身便自作主张先行离开了长安城,请夫君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