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原始龙部落 / 第十二章 河边制胚

第十二章 河边制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风依旧,穿过林间草地,带着白云飘向远方。
  辽阔无垠的山脉间,一条河流从中蜿蜒流过,河岸边郁郁葱葱的长着各种树木,有的大树足有几十米高,要四五个人才能环抱,也有不到半人高的小树苗随风摇摆,或许,泥土下还有更小的生命挣扎着想要冲破黑暗,去到阳光下成长。
  河岸边一处较为空旷土坡上,一群围着兽皮赤裸上身的人正在忙碌着,挖土,扒泥,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领头的是大胡子,他手拿一根被石刀削成铲状的木棍,手臂肌肉虬结,脸上汗水混合着泥渍顺着胡子流下,一滴滴的落在土里,正奋力挖掘着地上的泥土。
  又过了一会,临近正午时,天空依然漂浮着奶白色的云层,犹如棉花糖一般,让人看到就想咬上一口,地面上,大胡子等人的工作已完成。
  浑身泥渍的大胡子直起身子,沾满泥土的大手不时往脸上擦拭着汗水。看着挖好的土坑,他笑的很开心,想象着这个土坑又会有什么神奇的用处。
  漫山遍野的藤蔓可以捕鱼,两根小木棍可以取火,这个土坑又可以做什么呢?大胡子看着土坑,想象着它的作用,随后,带着期待去河边清洗身体。
  另一边,韩宇背着手在一群正在做陶器的孩子们中间穿梭踱步,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模样。
  他们做陶胚已经有一会了,有些孩子已经开始做第三个,第四个。其中一个,韩宇神子觉得他是天才,玩泥巴的天才。
  那是孩子中的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皮肤有点黑,做起陶胚又快又漂亮,韩宇给他比划了一下碗、罐,勺的大概样子,他竟然就做了出来,还有模有样的。
  人才啊!韩宇心中感叹,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男孩迟疑地看着他,似在思考韩宇刚刚说的蹩脚的部落话是什么意思,片刻后摇摇头,“没有。”
  神子难道不知道部落里只有巫会起名字,而且巫只会给强壮的族人起名,像部落里的孩子们,都是没有名字的,直到成年后,能够为部落获取食物了,才会被赐予名字,自己还小,没有名字很正常。
  韩宇看着男孩,男孩同样看着皱眉的韩宇,却不知道眼前这位突然降临部落的神子在想什么。
  韩宇当然不知道,因为食物的关系,很多孩子并不能健康的长大,再加上生病和意外,神龙部落的孩子夭折率非常高,所以才会有成年之后才取名的惯例。
  此刻,他心里只想着:靠,这样的人才竟然没有名字?不行,我得给他起个名!
  目光落在身侧的陶胚上,韩宇一拍大腿,捡起一根树枝,把身前石板上的泥料按平,写下四四方方的两个字,陶强。
  “陶强……陶强。”韩宇指着泥饼上写的字,又指了指男孩。
  男孩的表情略带疑惑,看着韩宇写的两个字,这种四四方方的字他见过,巫昨天教过,说这是神文,是神子带来的文字。现在神子写了这两个字,还指着自己,难道……
  男孩的表情逐渐开始变化,疑惑,惊喜,激动,这……这是神子给自己起的名字?陶强?
  “陶…强……陶强”
  陶强兴奋地喊着自己的名字,拉着周围小伙伴的手,指着自己告诉他们自己的名字叫陶强。
  韩宇在一旁笑看着这一幕,他不理解,不就是一个名字嘛,至于这么高兴吗?就如同不理解石火要把首领的位置让给自己一般。
  “神子!”
  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呼喊,像是有个广东人在喊他。韩宇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大胡子正朝自己走来。
  窑坑挖好了?还是出什么事了?
  待大胡子走近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韩宇看到了挖好的大土坑,速度还挺快的啊!
  土坑处于一处斜坡上,主体呈圆形,直径越约2米,最高点落差近1米2,低点落差60厘米左右。最低点的地方被挖开一条长宽各40厘米的沟渠,渠口附近的地面则已经被挖平,这是预留烧柴用的。最高点同样被挖开一个口子,这是烟囱的位置。
  韩宇让大胡子带着几人把挖出来的泥土掺水,加入碎草屑,和成泥浆,糊在土坑洞壁上,又把烟囱垒好,在沟渠上排好树枝,用泥浆封好。待到明天陶胚和窑都干透,就可以尝试烧陶了。
  刚到部落没几天的时候,韩宇就想着烧制陶器了。没有盐就算了,想也没用,而且食物里多少能得到一些补充,但是天天在洞穴附近捧水喝,食物也都是烤着吃的,这一点就很难受了。
  不过当时一来语言不通,二来对部落和部落附近都不熟悉,韩宇就把制陶的念头压在了心底,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着如何制陶。眼前的土坑就是他想到的可行方法之一。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韩宇心中的想法,也不知道神子为什么让自己把土挖开又掺水糊回去,不过有韩宇的崇拜者大胡子努力干活的带领下,倒也没人有意见或是撂挑子。
  今天大概是神龙部落存在以来第一次全员出动的日子了,丛林里,大首领带人将收集到的材料送回部落,部落里的人做成鱼笼之后送到河边,河边众人挖陶窑,放鱼笼,收鱼笼,把捕获的鱼送回部落,就连部落的孩子们也在努力的制作着陶胚。
  临近傍晚时,部落的孩子已经制作了近300个陶胚了,这些陶胚除了韩宇指导陶强做的碗、勺、罐、带盖耳朵陶锅、陶壶之类的,还有些奇形怪状的东西,比如像猪像羊又像牛的动物,比如一坨像屎一样形状的东西。这让韩宇觉得这些孩子不会偷懒的同时,又感叹哪哪都不缺熊孩子。
  另一边,三首领明带领其他人使用中的鱼笼已经接近50个了,50个鱼笼不断被收起放下,放下收起,那种接连不断因收获食物而产生的安全感、满足感,使得河边所有人看向韩宇的目光中都带着感激、敬畏,也有少数如大胡子一般的狂热。
  这个时代,食物等于能够吃饱肚子,等于能够活下去,等于,一切!
  韩宇估算了一下送回部落的鱼,大概能有500多条,或许还要更多。河里的鱼实在太多了,而鱼类又喜欢水草石缝等狭小的地方游动,这才会有如此惊人的成果。
  天色渐晚,该回家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