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果把历史比作浩瀚的星空,那么众多的历史人物就是点点繁星。星星太多,容易看花眼睛。星空有点远,我们跳再高也不会撞到头,不去理它还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毕竟都说这面镜子可以正衣冠,可我们的影子在哪呢?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颗流星,它用自身的血肉把星空撕开了一道口子,散发的光芒不死不休,它热烈的完成了对英雄气节的一次殉情,而我却在它死寂的余晖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它”是项羽,虽败犹荣;我是我,连失败也无从谈起,但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性真情切的人:失败了会沮丧、生气了会恼怒......项羽倒下了,他再没机会爬起,几千年后的我们还活着,以此为鉴,还有机会绕过那些人生的“坑”。
史籍,是胜利者写的日记,他总会不经意的矫饰一下自己也尿过裤子的事实,怕后人不尊敬。所以,就留给我们很多疑问:项羽坑杀的二十万人怎么挤进新安城南那个400米*250米的坑里的?用的是压缩机吗?难道项羽那时候就有王者荣耀?他还被设计了抗伤能力,并附加了乾坤大挪移的绝技,否则怎么在重重包围中一下子从东城跳到一百里外的乌江?他费了那么大力气,难道只是为了给亭长送个良驹?要不然怎么会一路逃亡最后再去割自己的脑袋......怀疑引发了思考,《项羽红黑之鉴》就是建立在这些思考之上,根据史料整理的一个作品,部分争议事件也有历史根据,绝不是信口开河。
人生如棋、落子不悔,红黑之间就是楚河汉界,就有功败垂成。成功可能并不偶然,但失败也绝不仅仅只是曾经。红与黑,是两种人性、不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