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与札木合分手后的铁木真,开始在草原上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这时候的铁木真已经不象几年前,七个人八匹马,已经从班长升为连长了。但是,光凭从札木合那里拉来的几个人,就想在草原上立足,那还差远了。铁木真又不断在草原上宣传,他的威信得到许多人的敬佩,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铁木真在草原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拥护,很多人是从很远的地方来投靠他。看到这时,我就在想,铁木真到底是靠什么来吸引别的部落的加盟呢?
前来加盟的不仅有普通的牧民,也有些草原上的知名人士,比如忽图勒汗之子阿勒坛、捏坤太子之子忽察儿别乞、主儿勤部的撒察别乞和泰出等,这些人都是称霸一方、小有名气的人物,现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山头,主动投奔铁木真,影响比较大。在跟随铁木真的人中有一个是巴邻氏人豁儿赤,他是著名的萨满,是宗教界人士。他四处宣传札木合一定失败,铁木真则将要取得胜利。宗教人士的话往往更能让大家信服,这就为铁木真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声势。铁木真带着这些追随者一起在怯绿河上游的桑沽儿小河的合剌•只鲁格山扎下营来,一边放牧、生活,一边继续壮大自己的力量。
1189年的某一天,铁木真看到自己的力量已经成熟,实力足够强大,但是公司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再扩张变得很难。铁木真明白,很多部落就是这样慢慢走向解体、灭亡的。如果要继续发展,想要上世(走上世界),必须改变现在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序发展的局面,必须走上正规化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铁木真召集部落成员大会,推选可汗。草原上的首领推选是直选的民主形式。在会上,铁木真被撒察别乞、泰出、拙赤、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斡赤斤等乞颜氏贵族提名为可汗候选人,并最终通过民主的表决成为了成吉思汗。铁木真这时的汗位,只是以他为核心的一小部分蒙古人的首领,与真正意义上的全蒙古大汗还有一定差距。铁木真当上汗后,立即通知了脱斡里勒汗和札木合。向他们报喜,还是示威?心无芥蒂的脱斡里勒汗听了很高兴,自己的义子有今天的成就和他的教育与帮助是分不开的,他听了很欣慰。自己脸上也有面子,以后又多了个帮手。札木合呢?札木合对离开自己的部属表示了不满,他心里肯定很难受,曾经的好兄弟,要靠自己的救济,现在居然和自己平起平坐了,居然拉虎皮做大旗,也敢叫什么可汗了,还叫什么“成吉思汗”。真是今非昔比啊。
铁木真称汗后立即着手部落的正规化进程,成立了“怯薛”兵组织,即亲兵卫队,以保护自己的安全。现在铁木真已经不再是昨天的那个大哥了,现在是国家领导人了,要有总统保镖,万一有人暗害自己怎么办?下一步就是整顿和扩充军队,并根据战争、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立箭筒、饮膳、牧羊、帐幕车辆、家人丁口、佩刀、调度军马、放牧马群和远箭近箭九个重要机构。他的弟弟及心腹亲信被任命为各机构首领。博尔术和者勒蔑为众官之长,总揽全部事务。铁木真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领的,以他的亲信、那可儿为主要领导者的一个领导集体。一些原本是贵族的、主动投靠铁木真,积极拥护铁木真,支持他当可汗的,妄想投机混个一官半职的,却被铁木真排斥在外,这些心中暗含埋怨,仇恨随之产生。
由于铁木真在壮大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吸收了札木合的属下、甚至亲族,以此来完成资本的扩张,这激起札木合的不满。同时铁木真的崛起,也引起了他的对手们的强烈反应。其他各部,有篾儿乞部(在贝加尔湖东岸)、乃蛮部(在今科布多一带)、泰赤乌部(孛儿只斤族的亲属部,在怯绿连河上源)、弘吉剌部(在额尔古纳河东岸)、塔塔儿部(在弘吉剌部之北)为求自保,决定联合起来,封杀铁木真。他们一致推举札赤剌部首领札木合为盟主,共同对付铁木真与克烈部长王罕咄咄逼人的攻势。许多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很早就被其他大企业扼杀在起步中,很多农民起义,也往往是被其他农民队伍给消灭了。只有在伟大的领袖,才能带领队伍在斗争中脱颖而出,取得胜利,并最终消灭一切绊脚石。铁木真,无疑就是这样一个领袖。
据记载,札木合“雄勇有大意,能用其民,时人以为贤,称之曰薛禅”。薛禅,意思是德才兼备,文艺圈里叫德艺双馨。札木合的大帐建在斡难河源头。在也速该死后,抛弃铁木真一家的的泰亦赤兀惕,以及亦奇烈思、巴鲁剌思、豁罗剌思等部落最后都投靠札木合,而札木合与脱斡里勒汗之间又有着一些亲密关系,他们还曾经协同作战。这么看来,札木合要消灭铁木真,简直是易如反掌,小菜一碟。但是,最终的胜利者是铁木真,这是我们都能猜到的,否则这蒙古史还怎么编啊。那么铁木真是如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