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灵魂位移 / 第十四章 整理衣橱,整理自己

第十四章 整理衣橱,整理自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忙碌了一个星期,终于到了周末。尽管周五晚上忙碌到凌晨以后,今日还是醒的很早。起床,去洗手间,称体重,日常的节奏。最近一周太忙碌,午饭晚饭都不能按时按点吃,忙到很晚才睡觉,经常补充夜宵。有点压力肥胖的趋势(体脂率上升,肌肉率下降,水分下降,蛋白质含量下降,体重上涨1.5斤),腰部与腹部的赘肉明显增多了(如果不瘦下去,有些衣物穿着就不合身了)。最近一周骤然降温,从最低温二十多摄氏度降至十几摄氏度。十多度的差距,对很多人并没有多少影响,可是我感觉到了浑身发凉。室内温度开始降低,夜间会紧闭窗户,睡觉盖上了冬季的加厚毛毯。查看天气预报,大约13摄氏度。捂在被窝里暖和了,才起床。吃了一碗热乎乎的红枣枸杞小米粥,一颗水煮蛋,水果坚果,能量满满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一直是一个怕冷的人,手脚冰凉,对气温变化很敏感。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专属当季的衣服。周边的很多人都只过两到三个季节,天冷加一件大衣即可。我羡慕这样不怕冷的人,羡慕他们的风度,而我只能在温度里挣扎。怕冷,所以每年我的冬天总是比别人来得更早去的比别人更晚,也总是比别人需要更多件衣物去适应不同的气候。很早(初秋又或许是秋末)就穿起了毛衣,大衣,羽绒服,雪地靴。经常有人问我“有那么冷吗?穿这么厚!”,刚开始,我总是很耐心地解答或者解释。慢慢地便不再解释了,一笑而已。当别人拿自己的感知来询问我之时,其实答案已经不言而喻,我又何必浪费唇舌。感知是自己的,何必要让那些不懂自己不理解自己的人知晓什么。
  每年都在重复着整理衣橱,夏季的衣服装进收纳箱或者挂在次卧衣橱中,秋季的衣服挂在主卧衣橱里,冬季的衣物也会提前拿出一部分放在备用衣橱中,以防天气降温太快再整理衣物总有不便之处。2020年8月底,我又开始整理衣橱。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早已经养成了很好的整理归纳的习惯。一切都分门别类,一切都井井有条。呢子大衣/羽绒服都挂在单独的衣橱中,搭配的丝巾和围脖也整理在一旁。套装整理在一起,裙装与裤装分类摆放,毛衣,打底裤,秋衣秋裤,袜子都分门别类,鞋子按照川夏秋冬分类摆放在鞋架上,等等。寻找时很容易,扎扎实实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会让人赏心悦目。爱人的一应衣物也是如此。也发现,收纳盒中分门别类的首饰(耳钉/耳环/项链/手镯/戒指),各种风格款式的都有,但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简约。有纯银的,黄金的还有彩金的,但是没有钻石,因为支付不起(或许有一天有足够的闲钱,也会买来体验一下)。我更偏爱纯银,没有钻石的耀眼,没有黄金昂贵,但是它佩戴在身上会很舒适,还可以告知人体内身体状况,时常发黑的话说明体内湿气重或者毒素多(基本常识,不作为科学依据)。手表,休闲的还有时尚的。满满当当的,也算是能做到的细致了。在整理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不再喜欢以及尺码偏大的衣物,成色尚好的打包捐赠,不好的就直接丢进垃圾桶。还有一些银饰,不喜欢的,也统统丢弃了。这些年,学会了有进有出。毕竟空间有限,应该把更多的空间配额留给最合适的最喜欢的(感谢爱人教会了我这一点,我也在向他学习践行)。舍得舍得,有舍才可能有得。
  自己真的是个对气候敏感的人,对衣物挑选也要多花费一些心思。短袖衣物有纯棉/冰丝普通款与针织加厚款,袖子的长度也有区别。卫衣有单层与双层加棉款,呢子大衣/羽绒服长短薄厚分类,牛仔裤/毛衣/袜子等等也是如此,处处释放出‘我很怕冷,对温度变化很敏感’的信号。想想自己也真是可怜,得买这么多衣物储存在家里(也很耗费钱财,还得整理),稍有不慎,家里就会演变成杂物间。这些年,学会了有章法地管理衣橱,整理衣物,才发现整理衣物是门学问。例如,如何将衣物叠放整齐又不容易起皱,也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如何在衣橱里搭配好衣物,才能在第二天清晨穿戴时不会手脚忙乱。
  这些年整理衣橱时也会发现自己的喜好在不断更新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专属的主题。二十出头的年纪喜欢淑女装,后来喜欢酷炫一点的(牛仔帽,帽檐向后,长款卫衣,牛仔裤,小白鞋搭配),又过渡到喜欢时装,现在更喜欢休闲装(主要是在实验室工作得舒服自在)。当然,也会有穿插风格,混合多样化存在。
  也会发现,总有一些衣物会频繁地穿在身上,因为它们更贴合自己的身形,舒适,而不仅仅是漂亮时尚。这些频繁上镜的衣物,虽然与其他衣物同时被请进门,可是成色略显陈旧。有些衣物永远高冷地立身于衣橱中,或许出去逛街时会偶尔穿搭,或许偶尔被取出却又被无情地放回去。还有些衣物,自己不再喜欢,尺码不再合身,略有变形(此种情况在大学时期与大学毕业刚工作时发生较多。25岁以后几乎为零),或者不再时尚,舍不得丢弃。曾经,我总是纠结如何处理这些衣物。扔掉,觉得可惜,毕竟花很多钱买的,又或者没穿过几次还处于大半新状态(多年前我生活的周边并没有发现可以捐赠旧衣物的环保衣橱处)。总是以‘说不准哪天会穿’为由留下来,可是又不会再去碰触。曾经的自己,或许是过于纠结,或许是经济能力限制了思维。舍不得丢掉的衣物会随时伴着自己搬家,人在哪里它们在哪里。仔细想想,邮费也够买几件新衣物了。每次为了它们耗费太多心力物力,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自己处理问题真的是不聪明。
  随着年龄增长,经济能力的提升,对自己认知的加深,逐渐理清了自己的纠结。原来,自己真正纠结的并不是花过的钱,也不是衣物本身的实用性,而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很多人买了新衣物一直放在衣柜里舍不得穿出去(老家的很多邻居们很多是如此),逢年过节才会示人。而我不是如此,不穿,要么是因为一时冲动买了(二十出头的时候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后来发现不喜欢,要么就是喜好变化很大对新衣物的热情度急速下降,要么就是发现不实用等等。二十几岁的年纪,对自己的喜好与需求认识不够,有点糊里糊涂,才会为一些不“值得”的衣物纠结。最近几年渐渐发现,喜欢的衣物会频繁的穿在身上,会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老朋友,彼此熟知各自的品性。而那些穿起来比较“高大上”/漂亮的衣物,是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它会让我有几分束缚感。不喜欢别人注意到我的衣着而向我问东问西的感觉,就好似我是为他人穿的衣物,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才穿。我在变化,喜好在变化,对自己的理解认知在变化。
  衣着,在我这里的定义:第一功能作用,遮住自己的身躯。第二层,保暖;第三层,舒适;第四层,符合自己的身形与喜好;第五层,漂亮;第六层,礼仪社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个体对衣物的功能着重点会略有差异。偶尔单一化,时而多元化。因此,没有唯一的标准。可是不论怎样,我坚持自己的标准,舒适得体,还得自己喜欢。尊重自己的风格,懂得时常寻找新元素来更新自己的风格并贴合需求与喜好,从不跟风。
  也很庆幸,自己在真正经济独立后不会因为便宜就下手衣物,贵就望而却步。自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后,逐渐经济独立。终于可以自由为自己做主了,不再让父母为我承担经济负担,自己还可以反哺家庭。正常的开支外,会拿出部分工资打理自己。出去逛街,遇见适合的衣物,如果质量风格等都符合我的标准与喜好,并且在我的支付能力以内,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下手,不论是几十还是几百块钱,又或是几千块(但是从没有买过上万的,因为自己支付不起)。喜欢在逛街的时候专注于橱窗展品,看一眼觉得那家店的风格是自己喜爱的,就进去看看。不会因为打折就会盲目地购买物品,也不会直接冲进打折区去挑选。整体狂扫一眼后,遇见对的便会果断收进自己囊下,不管是新品还是促销打折的。从不喜欢和朋友们逛街,因为她们往往逛一天什么也没买到,总是犹犹豫豫。有的是舍不得花钱,有的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有的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者该不该买,还有因为自己身材的原因导致不好挑选衣物的。我,除了和爱人逛街购物以外(他主要负责拎东西),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爱人也喜欢陪着我逛街,说我买东西不婆婆妈妈。如果遇见,一句话,快,准,下单,干净利索。而这样的干脆果断,除去舍得为自己投资(经济也支撑得起)与身材有基础之外,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什么适合自己。而这也源于过去几年走过的纠结弯路还有后几年平日里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果,例如我在逛街的时候喜欢看各种风格类型的衣物,并不会拘泥于单一款式。会一边逛街观赏一边去想哪些衣物适合自己,是自己喜欢的。周边的人看见我穿的衣物总是会赞赏几句,说眼光不错。穿出去逛街,也会被问及从哪里买到的(虽然被问及,我的心里不舒服,可是,这是自己的衣着搭配被肯定的结果)。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一直稳定于一成不变的的状态,我在一直学习进步中。
  现在想想,衣着,衣品,是多年琢磨思考出来的结果,不是靠逛街就能形成的。从自己的衣橱,就可以看见自己这些年的衣着习惯。虽不精致,但是可以看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逐渐变得越来越认真。不敷衍自己,舍得为自己打量投资。即使穿不起名牌,也不追求那些,可是依旧要在自己的承担能力与认知内让自己鲜活明亮。
  生活是门学问,处处需要思考。认真对待,整理自己,便是尊重生命。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