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汉耿恭 / 第一章 出身

第一章 出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东汉初年,出了一件令耿家伤心,也令耿家荣耀事,伤心的是家族的家长耿况,已经病入膏肓,荣耀的是就在几天前,汉光武帝刘秀亲临耿家,耿况现在是耿家的老祖宗,老人家从边关回到洛阳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几年来虽说不是很硬朗,但远离边塞苦寒之地,少了军旅公务之扰,这几年还算是康健,只是半年前开始,身体有些沉重,直到一个月前,便不能起床了,皇帝数次亲临探视,并派御医每日过来诊脉,皇帝的隆宠有加:全家都盼着,有皇帝的关切能让这个老人好起来,忽然的,耿国刚送走御医还不到半个时辰,全府上下正正忙碌着,忽然一个小太监快马奔来,府门的家丁几个月来,已经见惯了皇宫里来的人,不过此刻看见这个快马奔来的人也有些意外。
  小太监到府门前下马,几个家丁急忙过去接住,把小太监扶下马,耿家的老管家耿福,几个月来一只在门房里值守,半时辰前送走御医,有些劳累的耿福,正在那张临时安放的小床上睡着,家丁跑进来摇醒他,耿福知道,家丁摇醒他一定是有不得不打扰的事,正想问,小太监已经进到门房里。
  耿福不觉的一愣,认识他这个小太监,几个月来,引领御医前来的就是这个小太监,每次都是他带来的,皇帝驾临的时候,高公公传旨也是他先来通报,但是每次都很规矩,从来没有闯进门房来的时候。
  小太监看见耿福,急忙说道:“陛下说话就到,快准备接驾!”
  耿福楞住了,现在家里没有能接驾的人啊!
  耿家长子耿弇,次子更舒正在回朝途中,家中只有耿国,恰恰半个时辰前,送走御医也出去了,不知道回来没有,于是问道:“三公子回来没有?”有家丁忙回道:“没回。”
  耿福急忙道:“快去找!”一个家丁答应,出门去了。
  小太监说道:“来不及了,快让府里四公子和五公子接驾!”
  耿福惊了一下,然后对家丁说道:“快去通报!速来接驾!”然后对那个小太监一躬到地,说道:“求公公明示好歹,感激不尽。”
  小太监叹口气说道:“哎,高公公传话:皇帝听御医说了些话,就对高公公说,要过来看看老将军,看样子是老将军不大好,你家也是四处求医问药的,可这御医该不会错多少的。”
  耿福听了,忙让小太监坐了,吩咐茶点伺候,小太监说道:“罢了!你快去准备,陛下说到就到!”
  正说话间,传来一阵马蹄声,门口有人喊道:“陛下驾到!!”
  耿福看那小太监已经起身冲到门口跪下,自己慌忙忙向门口跑去,出了门就跪倒在地,匍匐下去,见一只黄色的靴子在眼前闪过,偷偷的抬头,见一队武士跟着进了府门,正诧异惊恐,忽然听一个声音说道:“退回去,不要惊扰了老将军,门外等朕。”
  这声音把耿福吓得魂不附体,是陛下到了,这位铜马帝,在洛阳城中,从不带重兵护卫出行,以前来耿府还有些仪仗,而今天是骑马来的,耿福忽然明白,不禁流出两行老泪,心道:看来是老将军将不久人世了!
  来的这个人正是东汉开国之君:铜马帝刘秀。
  刘秀大步迈进耿府,直奔耿况的卧室走去,忽然看见旁边跪下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两个少年,还有一位红衣少妇,不觉皱了一下眉头,顿了一下脚步,听到一个声音:“大汉子民耿广!叩拜陛下!”
  铜马帝刘秀停住脚步,回头看过去,因为前面就是耿况的房间,此时他也想起了民间的习俗,看看这个说话的人和红衣少妇,说道:“平身。”
  看看跪着的一群人,只有几个人站起来,然后对那个耿广说道:“你是耿广吧!”
  耿广说道:“是。”
  刘秀说道:“朕有些唐突了,你家喜事我没有贺礼带来,我让宫里补上,你现在不要拘礼,带我去见你父亲。”
  耿广忽然的哽咽起来,说道:“遵旨。”
  然后向父亲的房间走去,刘秀在后面不远跟着,听见高公公轻轻的叹息一下,刘秀看了一眼高公公,高公公哆嗦了一下,本来低下的头,更低了。
  进门转过屏风,刘秀看见正要挣扎起来的耿况,耿况的目光也越过耿广看到刘秀,四目相对,刘秀紧走几步,按住了耿况,说道:“老将军,不要起来,朕没照顾好你,身体要紧。”
  耿况说道:‘臣辜负陛下好久了’
  刘秀说道:“过去的就过去了,我是来看望老将军的,老将军要养好身体。”
  耿况看着刘秀,两行热泪流出,两人相对细语,过了一会,刘秀起身,握了握耿况的手,出门,府里上下送到门口,刘秀上马而去,众人刚要起身,忽然高公公说道:“耿府接旨!”
  众人立刻又跪了下去,听见高公公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隃糜侯况,汉之元勋,其子贤良,前有弇舒国三子之忠,今有广举二子之孝,朕心甚慰,为表况之功,特加况二子,广,举为中郎将。钦此。”
  耿广,耿国急忙叩头谢恩,接过圣旨,高公公又说道:“皇帝口谕。”两人急忙又跪下,高公公说道:“中郎将耿举新婚,皇后赐钱三千,贵人赐帛五十匹。”两人谢恩,送走高公公,又急忙回到父亲的房间,把刚圣旨的事情说了,老将军只是在在病榻上吃力的点点头。
  然而,无论是耿举的娶亲冲喜,还是皇帝给两个儿子的加封的安慰,都没能留住老将军,好在耿家在外的两个儿子,提前接到皇帝的诏书,都已经赶回来,丧事过后,幼年的耿霸承袭爵位,耿广和耿举各自迁出侯府。
  虽然,这个人任性的小侯爷时常的找耿恭入府玩耍,但究竟侯门规矩,两个同岁的小叔侄玩耍的时间并不不多。
  耿恭独自在房间里背书,嘴里嘟囔着: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忽然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贤侄好用功啊!”
  耿恭回头看去,原来是耿霸站在后面,看上去有些消瘦,但很是高兴的样子,耿恭正要说话,耿霸调皮的笑着,说道:“不要出声,你三伯不让我找你玩,现在正和四嫂说话呢,我们过去听听。”
  耿恭犹豫了一下,似乎感觉不妥,耿霸不由分说,很霸道的拉起耿恭,耿恭这几年来,也感觉耿霸对自己特别亲近,几次去侯府,耿霸正在烦躁,看见耿恭立刻就平静了许多,甚至有时候拉着耿恭一起去见师傅,今天拉起耿恭,耿恭虽然不想,也是不敢,但是还是和耿霸一起去了。
  家里的房子并不多,很快的就来到前堂,两人在门口刚想进去,耿恭听见一个陌生,但在脑海里又很有记忆的的声音,说道:“弟妹辛苦了,虽然陛下鼓励垦荒,但弟妹的做法还是苦了自己。”
  听见说话声音,耿霸低声说道:“是牟平侯,没我官大,经常欺负我,还让我练武,练武太累了,可是也挺好玩。”忽听见耿恭的母亲低声的哭泣,耿恭有些意外,这几天虽然看见父亲总是躺在床上,但是父亲看见自己总是笑容满面的,耿霸忽然低声的说了一句:“不好。”
  又听见牟平侯说道:“弟妹不要说了,父亲因你家世代行医,所以下了聘礼,你家老人也是为难了,你也是苦了,今天我来是想对你说,今日以后,你家里由我负担,弟妹只管在茂陵垦荒在茂陵就可以了。大哥已经安排恭儿去他府上的学堂。”
  耿恭听了,转头看他的那个小叔叔,可是耿霸已经不知何时离开了。
  耿霸独自一人向后面走去,看到的是院子里的幽静,典雅,这些在自己的侯府都看见过,在这里,他看到的相同的景致,想不懂为什么感觉不一样?看上去感觉很舒适,正欣赏间,忽然听见有个声音传来:是小弟来啦!
  耿霸忽然的从头到脚的震撼,是四哥的声音,几步冲过去,看见的四哥,形容憔悴,面如枯槁,脸上的笑容确很淡定,耿霸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四哥,四哥笑呵呵的对耿霸说道:“这个送给你。”说着递过来一个青草编制的蒲团,耿霸木然的接过,听见四哥说道:“你小时候爱玩的东西,不知道你现在是不是还喜欢!”然后,不觉的咳了几声,旁边过来两个丫鬟,急忙伺候着,耿广不再说话,耿霸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忽然想起耿恭,急忙跑回去,等耿霸回到前堂的时候,看见耿恭一脸肃穆站在堂内,只听见三哥对耿恭说道:“贤侄,明天会有人来接你,不要辜负了你父母。”耿恭恭敬的施礼答应。
  耿霸迈步进屋,耿舒见了问道:“又到那里玩去了?”
  耿霸这次倒是听话,没有像以前一样顶嘴,弱弱的说道:“我去看三哥了。”
  耿恭的母亲接过话说道:“我们家的小侯爷又长高了,过来,让嫂子看看。”
  耿霸走过去,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强忍着没掉出来,原来耿况一生只有一个女人,耿家的五兄弟真的是一奶同胞,耿霸出生后,因为母亲年纪大了,恰好耿恭和耿霸同年出生,所以,很多时候由耿恭的母亲照顾,直到耿广被封为中郎将,搬出侯府,耿霸叫了声三嫂,耿恭的母亲搂着耿霸,说道:“你现在是侯爷了,圣上加恩让你留在京师,毕竟不是长久的,等你长大以后,迟早要回封地的,要好好听从师傅的教诲,不该做的事情不要任性。”
  耿霸顺从的点点头,刚要说话,听见门外有人谨慎而又轻轻的,说道:“请侯爷回府!”
  耿霸无奈的和这些人出了府门,回头看去,看见耿恭站在门口,眼睛里似乎有一片泪花,耿霸一直回头望着耿恭,这两个同岁的叔侄,谁都没想到,两人再次相见,已经是多少年后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