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至此,天下初定,又是半个月,这一天是秦国春祭大典。
将地点定泰山之巅,此次大典极为重要,是苍羽开国以来第一次举行如此重大的祭祀活动,早在一个月前就将此地定位此次春祭大典之地。
在这祭祀之地兵甲可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着,因为此次祭祀极为重要。他是大秦帝国开国以来第一次祭祀天地。
今日百官都穿着极为隆重的礼服,苍羽站在高台上,效仿周朝祭祀步骤,分为报祭,明堂祭,效祭,封禅。祭祀大典依次举行,在他东南天北分别摆着四张条案,上面摆着诸多祭品,苍羽念着祭祀铭文,鼓乐齐鸣,百官拜首,每一个祭祀共九次拜首。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只有当王朝初建、新王登基、迁移国都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才举行报祭。
明堂祭,是祭祀与施政的场所。
效祭,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而冬至日祭祀则是报答上天给予的谷物丰收。常在都城南郊旷野。
封禅,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在苍羽完成所有祭祀活动后,只见英布呈来一叠圣旨和玺印,圣旨的颜色各有不同,有明黄色,黑色,红色等。
苍羽拿过其中一道圣旨沉声道:“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说出此话,可见苍羽的雄心壮志,一统万世之凌云。此刻的他已经跳出了对自己大秦统治上升至对整个华夏的情义。
接着又是一道圣旨为明黄色,苍羽说道:“今我大秦初定,在此分封诸臣,李沽听旨,朕今封你为丞相,赐二等爵位,为定国公。”
“臣李沽,接旨!”
英布端着旨案来到李沽跟前,将其交于李沽,接旨后李沽站起身来回到原位,眼神低垂看了看这案上放着的东西,黑红色的官服,玉冠,书刀和笏板。官服秀这山河图,代表社稷二词,绶一块金印和一条紫色丝带,可见苍羽对他的信任与恩赐。
“武宇听旨,朕今封你为太尉,赐二等爵位,为护国公。”
“臣武宇,接旨。”
旨案上的东西与李沽无二,不过官服样式却不同,因太尉是武职,所以其上秀这一黑虎,呈现猛虎下山之势。
“张林风听旨,朕今封你御史大夫一职,赐二等爵位,安国公。”
“臣张林风,接旨。”
旨案上官服也是黑红色,也秀着山河图,授银色印章青色丝带。
接着又分封九卿,将军和各级官员。
对于始皇帝陛下受封这些职位,他们三人接都不赶兴趣,而对于自己的事也都不曾感到意外,他们的消息极为灵通,在这次大典前几天他们便知道了。
当苍羽拿过那黑色圣旨时,众官员皆是望向那还未受封赏的云寒枫,很多人都在猜测他会被封为什么,当然也有投来羡慕的目光,就是那始终低垂眼神微眯的李沽此时也抬起头来看着那道黑色圣旨,苍羽缓缓打开显得极为隆重,言语依然言简意赅,“云寒枫听旨,朕今封你为大柱国一职,赐一等爵位,为火云王,冠军侯一职暂代之。”
在秦国之前,冠军侯是武将最高爵位,现在苍羽将其设为与大将军一类的武职当中,但比大将军一职权力更高,堪比丞相和太尉的结合体。也如大将军一职一样是虚设,但是任职严苛,必须是功绩极为显赫,冠军侯不像大将军那样只在有重大战事才会从众多武将中选举,战事结束就卸任,交还虎符,而冠军侯则是只要任职便是终身,直至死亡。
“臣,云寒枫接旨。”
只见那旨案上有黑色五爪金蟒袍,胸前一蟒为团抱之势,其余八条为戏珠之势。玉印金绶,而这块玉印是用传国玉玺所剩的边角料雕刻而成,可见苍羽对其重视与信任。
苍羽又拿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这次则是分封五位皇子,二皇子苍蛟六皇子苍南封为淮阴王和靖南王各领兵二十万镇守交州七郡,三皇子苍海封为中山王领兵十万镇守中山三郡,四皇子苍袁封为东海王领兵十万青州三郡,五皇子封为远安王领兵十万镇守四郡。
又一道红色圣旨,是封蒙星为大将军领兵三十万驻守一线并修建长城,苍羽并将这只军队取名为长城守卫军。
最后命镇守北境七郡,其所属兵甲取名为黄金火骑兵。
大秦帝国封禅之事到此结束。
此后数日,大秦每次早朝所讨论的都是如何治理现今的天下,一道又一道政令从这里颁布并通告天下各地。
苍羽称帝以有两年时光,凡事必躬亲,每天批阅奏章都会到子时或丑时,两年来苍羽没有一丝懈怠,对每一个奏章都会认真批阅。
始皇二年冬,这一天,全国道路完成了车同轨这一历史性的壮举。
始皇三年春,这一天,苍羽感到一丝不安,最后他来到观星楼,询问那将为星官,最后得出结论此事与南方有关。
苍羽衡量之后,确定命治栗内史中丞安平山和三位石匠共同负责修建灵渠,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与长城形成南北呼应。
此举自然是为了方便军粮辎重运输而开凿的运河,还有就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力度。
同年苍羽命云寒枫领兵六十万,其中有四十万的二皇子和六皇子的兵马。灵渠的修建给云寒枫所属的军队保障了充足的物资补给,使得这六十万大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在始皇五年时灵渠修建完成,云寒枫顺势南下一举攻克整个岭南地区,同年苍羽在此设立桂林,像郡,南海三郡,将岭南地区正式划入帝国版图,使秦国郡县制达到四十个。
同年秋,苍羽又命蒙星北伐,同样是始皇五年时,蒙星一举攻破北方匈奴大本营,活捉匈奴单于由曼,却匈奴于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尽收失地并攻占河套地区,匈奴之患初定。
始皇五年,苍羽完成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修灵渠万世基业。
始皇六年,收天下之兵,聚之离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始皇七年夏,苍羽兢兢业业的再打造这份万世基业,他不想在自己死后交给子孙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如今大患已除,是以修养为主。古之典籍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他不以为意。不过在这连年战火中百姓流离失所,帝国财政收入锐减,户口也没有刚刚称霸天下时的多,看向近几年来不断地征调民夫,徭役繁重,土地荒芜,此时他确定减轻徭役。
始皇七年秋,这一天群臣上殿议政,此次议政是对未来五年大秦该以何种政策来统治天下,众臣皆知如此繁重的徭役肯定不妥,但又不知如何来实行。自秦一统天下以来,所面对的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历史政治难题,因为在这之前从未任何一人或国家统治有如此广袤的土地,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供他们参考,不过最后依然定下了休养生息,并逐渐削弱商鞅变法中对如今帝国不利因素,便是对与军功在十级到十八级者皆可世袭,但只可世袭三代,级别依次递减。若三代后乃没有军功者将不在有世袭特权。
同时正式确定依法治国为主要理念,创立国子监,选拔天下士子入朝为官,并以国子监为载体,大家为本,集百家学说汇于离阳。
这些政策的颁布皆来自于丞相府和冠军侯府,可以说这是自大秦商鞅变法以来军方第一次与文官意见一致,苍羽当即放权让他们理定条款并颁布招令。
时间又过去,此时已是始皇十年,天下兴兴向荣,大秦的经济与人口都在逐步恢复。
这一年六国遗民仍在想着复国,这一苗头隐隐有着燎原之势,尤其是楚地最盛,始皇帝震怒,命二皇子与六皇子率兵镇压,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苍羽不在对楚国抱有希望,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压榨楚国剩余价值,征调六国遗民修宫室,道路,水利工程等等。
苍羽本欲将六国士子屠杀之,但是在群臣力荐下苍羽放弃了,但不在像之前那样礼遇有加。
不过也有一部分士子对于六国遗民的复国运动苟病不以,说六国遗民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吃着帝国的粮食却想着要覆灭大秦。
东西方的士子相互骂战,谁的不服谁,到最后苍羽出面才停止这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