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万妖猎场 / 第一章 古城往事

第一章 古城往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噹······噹·····噹······
  远处的钟声渐渐低沉,只有铺满青石板的街道,蜿蜒崎岖地通向阆城的南门。虽已近黄昏,但南门码头上的脚夫们的吆喝声依旧时远时近地响着。
  陵江上的画船箫鼓方才华灯初上。灯似联珠,船如烛龙火蛇一般游走在江面,从里面传出嘈嘈凌乱的弦管和咿咿呀呀的歌声。两岸酒肆歌坊的勾栏珠帘里,不时袅袅飘来脉脉脂粉腻香,混杂着一丝江面特有的鱼腥味,透露出阵阵繁华淫冶的气息。
  我坐在一艇简陋的乌蓬船上,品着一杯快没了味儿的劣茶,远远地看着江对岸的云台山上的白塔,听着河上的丝管声阵阵,叹了口气,惊诧于现实的华丽与残酷,此时此刻恍如置身于一场大梦中。
  民国十三年,甲子年,今年的春节恰逢立春,这个代表万物起始的时节,似乎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的好运。地方上今年大旱,县府的官员们却为没有足够的粮饷上交而心中发愁,一个劲儿地担惊受怕会遭到那些军爷们的大耳光招待。
  世道艰难,买卖不好做,官府已经一连征收了好几年的税赋。如今年关将至,口袋里的银钱已经所剩无几,还没跟老张头结清今年的货款,虽然大家是多年的交情,可老这么拖欠着,总归是不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县府当差的李文书昨日又来知会,县府过几日又要来征收为期二十年的劳力税。
  唉!虽说日子非常难熬,但总不能丢弃从父亲手上传下来的买卖,我的心里实在是感到憋屈,却又不知向谁倾诉,便出城沿着江边散散步,只想着能透透气就好。
  沿江两岸有许多的苍蝇馆子,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形形色色的各行各业都有,喝酒打诨,声音无比的嘈杂。我不是馋酒的人,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到江边来品一杯茶,缓上一口气。
  “娃子,你怎么还在外面逛呢?我下午忙工离家的时候,可是瞧见你的桂叔了。”
  “哦!桂叔怎么从安西回来了?他难道不怕那些借他钱的亲戚们活撕了他么?!”
  看着眼前满脸堆笑的邻居,我可是一头的雾水,完全没想到他会给我带来这么一个消息。当年桂叔为了躲债,举家搬迁到外地,如今他怎么回来了。你或许不认识桂叔,但桂叔这个人,曾经在我们这个临江的小县城里,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
  由于当年“跑路”连城里的宅院都卖掉了,如今刚从安西回来后的桂叔只得在亲戚们的安排下,暂时住在我家,我一个人居住在一处小院,虽说地方不是很宽敞,但也能多住得下一个人。
  桂叔从外面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急着寻找当年的债主们还钱。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则完全是成了一个跑腿的伙计,在城里满世界地寻着那些桂叔当年的债主们。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到桂叔家讨要欠账时的情景。当我们赶到的时候,一众的亲戚邻居们早已聚集在桂叔的家中。他们虽然没有高声叫骂,但一个个却是气势汹汹,虎着一双眼睛,一幅要生吞活剥了桂叔的样子。
  那次是为了倒腾一批古玩,桂叔向亲戚朋友差不多借了十万大洋,结果古玩没弄到手,钱却是全给折了进去。
  最后,桂叔只好卖了城中的三处宅子,把一些压在手头的存货也全都卖了出去,将得来的六万多大洋全分给了债主们,并跟大家承诺将来一旦翻了身,一定会把余款还清,并加倍偿还。大家乡里乡亲,又都沾亲带故,谁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
  之后,他就带着一家人从我们的小县城消失了。
  桂叔的债主们都不是一些省油的灯,一个两个常在父亲的面前打听桂叔的下落,唠叨几句类似“就当让他买药了”的难听话,为此父亲没少一个人生闷气。谁都没想过一晃十多年的功夫过去了,就在所有的亲戚邻居们都以为这些钱打了水漂,桂叔不仅把这些钱还上了,还给了大家一笔数额不小的利息。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失而复得的笑容,觉得“阿桂这小子还不赖”,甚至帮忙张罗着要替他寻摸到曾经被桂叔贱卖出去的宅子。
  桂叔离开县城之前,是在古玩一条街上做生意。古玩、玉器、小玩什子沿街摆摊销售,地摊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值钱货。
  我和两个堂弟常蹲在摊前玩耍。一遇到行家来看货,双方通常会先打一番暗语。然后,来人会皱着眉头,板着一张脸问道:“外头竟是些玉里石(赝品),还有别的好货吗?”
  此时,桂叔会仔细地打量一下对方,试探性地开口笑道:“呵呵,最近倒是新收了一批‘土行孙’,不知能不能上得了仁兄的法眼?”
  一听此言,那人立刻点点头,并要求借一步说话。桂叔会意地点点头,便让我们几个小孩子帮忙照顾一下外面的摊子,他引着对方回家去看货。
  “土行孙”指的就是盗墓得来的古玩,以前我常在夜里看到桂叔与一些”朋友”们交头接耳,将一些古物放入红薯窖里,有买主的时候再拿出一两件。我和堂弟趁大人们不在的时候,偷偷地进过红薯窖,瞧见里面尽是一些坛坛罐罐,有珠子串、铜器瓷瓶之类的古物,铜钱也有好几箩筐。
  最让我们觉着新奇的就是兵器,我见到过箭头、古剑、铜戈,还有不知道什么兵器的断体。可是,窖里有种很浓烈的霉腐味道,待久了便会感到胸闷。我们待不了一会儿就要逃到外面去。
  阆城的历史悠久,墓葬资源非常丰富,最常见的是秦汉、三国、以及唐、宋时期的墓葬,还有一些古战场的遗迹。
  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盗墓者不断赶来县城,在老街上常能看见穿着时兴的外地人,说着不同地方的方言,打听一些生涩的名字,通常这些人都是挖坟掘墓或倒卖文玩的。
  夜幕降临之后,我们常能看见山上或沟里有点点忽明忽灭的照明光亮。打着橘黄色灯火的多半是一些往各地倒卖药材的商人,而打白色灯火的则极有可能是往土里求食的摸金尉。
  以前的达官贵人、大户人家选墓地都是请风水先生看,现在那些摸金尉也会请一些风水先生来帮忙。无论沧海如何变桑田,风水还是不会变,为此,桂叔还专门跟着一些阴阳师学习过一段时间的风水堪舆知识。桂叔也曾邀父亲跟着他一起发财,但父亲是个读书人,不愿干这份事,当即出言拒绝了。
  在所有的叔伯兄弟中,父亲与桂叔的关系最好。桂叔曾在一次醉酒的时候,跟父亲描绘了他的一份“雄心壮志”:古话说“要喝地里水,先问风里鬼”,那些外来的盗墓者虽说有技术,也有工具,但他们必须找到熟知当地人文地理的“风里鬼”才有可能找到有价值的墓葬,而桂叔就是要充当“风里鬼”的角色。
  那些“要喝地里水”的外地盗墓者,都是一些精通风水秘术的高手,而桂叔这个“风里鬼”倒显得苍白无知,只是起个接待和苦力的协助工作。
  桂叔接待的第一个客人是一位来自省城的文玩行家老王,对方约定给他十个大洋一天的工钱。那个时候,我家在县城中忙活一年也就能挣十个大洋。而挖出来东西,老王挑完之后,剩下的东西都归桂叔。
  老王带来了真正的洛阳铲,锋利无比,跟桂叔自制的土铲有着天壤之别。之后,我和堂弟们拿着洛阳铲到后院的菜园里挖土玩,我和大弟很快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将小弟埋入坑中,外面只留个脑袋,整个过程竟一点不费力气,结果婶娘凑巧看到了这一幕,大声叫骂着抄起门棍,把我们打跑了。
  一说起这位老王的时候,桂叔的脸上满是崇拜。他当时领着老王,绕着县城外面的南北二山走了一圈,老王是一路地瞧,一路给他分析哪个地方没有墓穴,哪个地方可能存有大墓。起初,桂叔压根儿是不信,后来忍不住拉了老王去验证。果然,在那些地方百步之内都有大大小小的盗洞。
  老王看了一眼盗洞后,都会安排桂叔去掩埋,毕竟盗洞大张,一旦遇上连续的雨水天,大墓就被雨水冲毁。老王破口大骂这些昧心的盗墓者是“吃了老祖宗的饭,砸了老祖宗的锅,这点技术就是给摸金尉丢脸”。
  期间,老王带桂叔进过一个大墓。墓中有三个墓室,中间是主墓室,两边各一长方形小耳室,墓口有残存的动物骨头。当他们进入主墓室的时候,看到了有许多被破坏的陶器,还有残存的泥拓。
  如此的景象,就连桂叔都感到十分的惋惜。既然这里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陪葬的器物恐怕也剩不了什么,这座大墓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价值。桂叔还想着打开棺材再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宝贝,但老王摆了摆手说没什么必要了。
  按老王的话说,那墓里肯定还有东西,只是现有的技术没办法发掘,还是不要去破坏了。出来后,两人依旧对那个盗洞进行了回填和掩饰,直到看不见任何盗墓的痕迹。
  那几年,像老王这样的摸金尉,桂叔接待过不下十个。桂叔得了一些土行孙,也卖到了好价钱,让他赚得是钵满盆满。
  闲暇的时候,桂叔常向父亲感叹,他家的祖坟埋的好,财运来的太快。那时候我们家才刚刚购置了两间大瓦房,而桂叔一家子便已经住进了一所大宅院。
  传闻,桂叔有一个肝胆相照的好兄弟老陈头,也是我们县城里有名的文玩贩子,而且熟悉一些风水,闲暇的日子会跟着一帮外地人,干些往土里求食的买卖。
  他告诉桂叔,自己最近跟着一伙人在县城西北外面的驻马沟里讨食吃。那里有个墓葬群,整条沟里全都有“好东西”。他知道桂叔认识县城中的痞子黄老三,希望桂叔可以找他帮帮忙,带一些人把那些外地人都赶走,两人平分了这份宝贵的机缘。
  桂叔听了老陈头的谋划,心里面可是被吓得够呛,但老陈头啧啧嘴巴,张嘴说了一通“人就那么一两次的机缘,错过了就真没了,这次要是成了,一辈子的吃喝可算是有着落了”的屁话。
  最终,桂叔咬咬牙,还是应了下来。
  当天夜里,老陈头与桂叔引着黄老三等二十几个人赶到了驻马沟,果然有外地人雇了许多周边的村民,在提着夜照灯挖墓,黄老三命令一众手下把那些外地人包围了,将几个为首人找出来,狠狠教训了一顿,并威胁他们要是再发现他们来挖墓,就把他们永远留在这条沟里。
  那些外地人当晚收拾东西走了,老陈头和桂叔掏出一些大洋打发掉黄老三等人后,又雇佣了之前的村民,在原先的盗洞上继续开挖。他们打开了好几个墓穴,虽然大多数墓里是空的,并没有多少好东西,但墓室都在,说明这些外地人确实技艺高超,他们寻墓的本事不差。
  后半夜里,忽然有人说在小道上发现了亮晃晃的灯火,只怕是外乡人又来了。雇来的村民们当即扔下手里的工具,吓得四散奔逃,老陈头和桂叔藏身到了附近一个山洞里。
  夜风轻拂,花枝摇曳。层层叠叠的枝叶,发出细浪翻腾般的微弱声响。
  哒······哒······哒······
  从小道上赶来了几十个人,他们顺着道路来到驻马沟,借着微弱的光亮,老陈头与桂叔总算是看清楚了,正是那些被他们之前赶走的外地人,有几个人甚至拿着火铳,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那群外地人骂骂咧咧,四处搜寻桂叔与老陈头的下落,看当时的气势,要是他俩被抓住,肯定不死也得脱层皮。
  那天晚上,那些人在四周找了很久,几次路过桂叔藏身的山洞,却没有进去,桂叔与老陈头这才幸免于难。那些人在那里安营扎寨,一连挖了三天,老陈头与桂叔就在那个山洞里忍饥挨饿藏了三天,直到看到那些人远去,两人才紧张兮兮地跑出了洞穴。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