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卫国禹州济县青虎山,此山是济县唯一的一座小山,终年笼罩着一股青雾,一面十分陡峭一面却十分平缓。据说还曾经发现过一头青色皮毛的老虎而得名,虽说不上大但也小有名气。只因为此处盛产一种叫做青尾草的草药,是一昧疗伤圣药的药引,很是昂贵。往来大大小小的商队都不免绕路来此处收购一些赚取一些利润,这里的老百姓也乐得有银子赚。就慢慢成了卫国一处草药名地。
就在这青虎山的一处峭壁上,正有一个矮小的身影在悬崖峭壁间挪动,努力向一旁的青色细长的小草伸出手抓去,让一些附近的人看见就便知是那小有名气的青尾草了。可惜因为那身影手壁太短,每次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抓住时,这株青色的小草却像是只灵活的小蛇,每每从手间划过。
这个身影的名字叫做徐源,是山脚下的一个小村碧溪村的人。村名是取自村边的一条碧绿色的小溪得名。今天上山来跟随大人们采药,中间所有人分散出来独自来采药时来到此地,看见这上好品质的青尾草就忍不住冒险采摘。本来按照徐源的八九岁的年纪应该是在家耕田劳作的年纪,根本不用随大人们上山采药的。但是最近卫国和邻国赵国派兵打起仗来了,双方也不知是怎么了,相互之间拿着命打。两国官员们自然是没什么事情,但各地百姓却是连连叫苦,各地情况是民不聊生,因为济县是药草名县的缘故,征兵到是没征多少,却是把济县的税款提高了不少,但也让济县人生活变得异常困苦。
不少济县老百姓从原本的顿顿管饱变成了有上顿没下顿,这还是青虎山附近农业商业较为发达的地方的情况。听说很多其他地方已经饿死不少人了,前几天徐源就看见一波浩浩荡荡的十几万人难民大迁移。那群人绝大多数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简直活的不像是个人,徐源看看他们的惨状就不觉得自己的窝窝有多难啃,衣服上的补丁有多难看了。
这次徐源出来采药就是为了补贴家用,毕竟家里日子也很是难过,只能勉强保证温饱。
没过多久,徐源就满头大汗了,圆圆的脸颊涨的通红。可是那株青尾草却总是左晃右晃仿佛在和他做游戏,偏偏不让他抓到,总是要在抓住的时候从指间悄悄滑过。急的徐源整个身体都被汗打湿了,却什么办法也没有。
终于,徐源借脚下那块石头的力抓到了那株青尾草。徐源抓到它时才松了一口气,往背后的药篓里扔去,想到:这株青尾草品色不错,交给爹娘应该可以帮帮家里补贴繁重的税款吧,今天晚上就能去药店买点药治大哥的感冒。徐源想到大哥不免心中又是一暖,身上这件满是补丁的衣服就是他大哥的,出门前大哥在床上特地把这件唯一的细布衣给他穿。就是害怕徐源身子板弱容易得病,把这件细布衣脱下来给他穿。
就在徐源回想时,突然脚下一滑,顿时失去了重心,心想:糟了。就从峭壁上掉了下来。听着耳边呼啸而过的呼呼风声,徐源也感到心脏怦怦直跳的感觉了,往下掉的时候徐源也不知道怎么做,就紧紧反手脱下药篓,用手紧紧抱着。毕竟这是他一天的收获,他还指望着这篓草药能帮帮家里,不能不珍惜啊!
也亏他命大,幸好山崖下面正好是一片小湖,不然这么高肯定是要摔得血肉模糊,定是死无全尸。徐源一落到湖上就溅起一道巨大的水花,惊地附近喝水的小动物们四散走开了。不过就算有小湖也会因为徐源的头砸到湖面而昏的七荤八素。差一点就昏过去沉在湖底窒息死掉了。
落到水面的一瞬间,徐源感到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只想赶紧到岸边先吐一会。便急忙向岸边游去,上岸随便找棵树吐了出来,这不吐不要紧一吐把徐源的肠子都悔青了,先是因为吐得太厉害,整个胃都在往里边挤,难受到在地上直打滚。又因为吐得太久,吐到后面甚至都没力气了。
最后,徐源倒在地上,连根手指头都不想动。等到徐源可以动弹的时候,天都黑了,根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好到处乱走。最后一片漆黑,什么东西都看不见,只好把手像是僵尸一样往前平举,双脚一步步往前挪动,一不小心就撞到了树上,撞了好几次树后徐源才终于停下来了。坐在地上不知怎么做
毕竟徐源才八九岁,想到村里的各个长辈吓徐源时说的大老虎,大黑熊,大灰狼。忍不住就哭了出来,哇哇哇的哭了半个时辰后,默默地就停了下了。天气到了晚上自然也就变冷了,徐源耐不住寒冷就只能把身体蜷缩成一团。
就在徐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时候,突然,他看见了一抹亮光。他心中突然燃起了一股希望,他想到:会不会是村里的人看我没回来,打着火把出来找我了。徐源越想越觉得可能,便不顾刀子似得寒风向亮光走去,嘴里边大声喊:爹,娘,我在这儿。
等到他走去时,才发现,这抹亮光不过是一块晶莹的石头因为月光反射出的光亮。这块石头却也没什么出奇,山夜里也随处可见。刚来的希望立刻就被浇灭了,心中不免又有一番失落,脑中冒出一股无名火,拿起石头就想扔走。
拿起的时候,却发现这石头,好像暖暖的,握在手心里像是把手对着灶炉,好暖和啊。发现这事后却又不舍得扔了,万一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呢?回家还可以去给人看看,要是玉石珍珠之类的就发达了。就把这块奇怪的小石头握在手心里,靠在树下,默默地感受这股温暖,渐渐地就睡着了。
在他睡着后,那小小的石头却是在他手心里慢慢闪烁,在漫漫黑夜中仿佛一盏明灯。
第二天,徐源被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一看自然是碧溪村的村民们发现了他,自然只好连连道歉,承诺。才是算过去了。但徐源自己却在这件事后变得更加坚毅。
徐源家住在碧溪村的东南临溪一边,田地也是相当不错,靠着小溪也容易灌溉。家里也没什么东西,也就是一些农具。好在是在村子最边上,房子也就能盖大一点。整个房子虽然简陋,但好在宽敞,人人都有间房。也算是小小的奢侈。
徐源自然说出了采药时的事,只是却没说出来小石头的事,因为他也说不上这是什么,万一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还搞得兴师动众,那不得是贻笑大方,变成整个村子的笑料。
当然也免不了被爹娘痛骂一顿,又是骂,又是疼,尤其是徐源他娘絮絮叨叨地和他说了一个时辰,直到徐源承诺再也不干危险的事后才罢口。更可怕的是平时一向对他好的大哥也变了样,也是和他万分叮嘱,简直就像个小妇人。
好不容易结束后徐源才有机会看看手中的小石头,这石头不大,大概两三寸高,像个圆柱体,表面大部分是灰色的不明物质,有几块地方露出晶体一样的东西。倒是有些像大哥说过的矿石原矿,一想到这徐源就没了兴致。如果是矿石那就不值什么钱了,毕竟做出来的铁,铜之类常见金属就不值什么钱,更何况是原矿。
徐源顿时就失去了兴趣,随手一扔就甩到了屋子的墙角。开始准备下次上山采药了,收拾收拾屋子里的瓶瓶罐罐,整理上山采到的药。
把上山得到的草药从药篓里一倒,不是很多,比起大人们的数十株草药的收获可以说是很可怜,只有数株草药。不过也聊胜于无,毕竟在总比家耕田赚不到什么的要好的多。
一刻钟后,眼前的一堆草药已经明确分明的分到一个个泥罐里,井然有序。徐源擦擦头上的汗,自言自语地说:“算上前几天的,卖掉应该是够帮大哥买点治病的药了。”接着,徐源就把罐子里的草药一捆一捆地放在箩筐里。背在背上走出大门,径直地向村子里唯一的药店一路走去。
这家药店是胡爷爷开的,这位胡爷爷在徐源很小的时候经常给徐源买葫芦糖吃,所以徐源很小就很喜欢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和这个矮小古板的老头子关系几乎是整个村子里最好的,这老头也甚是喜欢徐源。对徐源家里常常有所接济。这个老头平时也没事做,也就开了个药店,因为价格合理公道,并且也不用大老远去县城买药,所以整个村子甚至附近村子的的人们都来这里买药,也算是远近闻名。徐源目的地也就是这里。
胡爷爷的药店总是冷冷清清,飘着一股浓厚的药味,硕大的屋子里竖了好几个柜子,墙上密密麻麻地都是抽屉,乍一看有种壮观之感。但是来久了的人都知道不过是当年这老头好高骛远想建个大药店,却压根没那财力,所以很多柜子都是空的,只有柜台后的墙上柜子才是满的。
“胡爷爷,中午好啊!”
徐源一进药店就对着胡爷爷打个招呼。
“你小子回来了?之前跑哪去了?”
胡爷爷一看见徐源就毫不客气地问,根本不把徐源当外人,事实也是如此。
徐源自然是只能又把上山采药最后又迷路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除了那个确认毫无价值的小石头。
“那你今天来干嘛?怎么突然想到我这个糟老头子了?”
徐源自然是知道胡爷爷是因为他最近采药而不来看看他在生闷气,但他也没心情管了,心中只想着如何能快点治好大哥的病,便说道:
“胡爷爷,我这次是来卖草药的。”
“你还卖草药?我看看?”
胡爷爷一听徐源卖草药就提起了兴致,开始细细一一翻看,很快徐源的草药就被胡爷爷看完了,老头子斟酌一下便缓缓说道:“这些大约值六十文铜钱。”
徐源想了想,说:
“胡爷爷,我大哥病了,你能不能帮我选点药。”
“哦,什么病,说说看?”
“听爹说是风寒。”
胡爷爷,摆摆了手,说。
“我当是什么,原来只是风寒罢了。”
“红玉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服十日便可痊愈。三十文去掉红玉露的钱共十文铜钱给你。”
胡爷爷边说边从身后的墙上抽出一个柜子,拿出一个油黄色的纸包和十个小小的铜钱。
徐源连忙感谢。
“哼,提不上谢,只要你多来看看我这个糟老头就行了。”
徐源自然是恭敬地鞠了个躬后高高兴兴离开了,心想:大哥的病总算有法子治好了,等到兵乱结束,大哥病好,我们一定能再次回到以前快快乐乐的生活。
回到家先是把刚刚拿到的红玉露给了大哥服用,却被大哥连连感叹浪费,软磨硬泡之下大哥才不情愿地喝的药,之后又开始日复一日的上山采药生活。
转眼间五年就这般匆匆过去了。
曾经瘦弱的小小少年也长大了,脸上的稚气褪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坚毅之色。瘦弱的身躯也慢慢健壮起来。
此时徐源刚刚上山采药回来,来到了胡爷爷的古朴药店卖刚刚采集的一箩筐草药。
但不同的是胡爷爷在收完草药给钱后却神神秘秘地关上门,对徐源说道:“小源,你现在也不小了,我想和你说件事,老头子我最近得到一个祁县裂石武馆的推荐名额。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能会两手武功当然是好的。我没有子孙,思来想去就想推荐你去。”
徐源脸上露出挣扎之色,听见这能练武行侠仗义的机会徐源自然是耐不住少年心,想要试试。更何况最近杀人放火,官道上都敢抢劫的事练练发生。最近甚至听说有一个小镇上上下下七百八十二口人家被一伙马匪屠杀。能有两手武功保命用用自然是不错,但转念想到家中境况却又拿不定主意了。
胡爷爷眼光老辣看看徐源神情便知道徐源心中难处。徐源心中肯定是很想去习武的,但迟迟不应,定有难处,应该是担心父母在家,大哥一人可否照顾周全的事。胡爷爷想。
“无需担心父母,老夫虽说家产不多,但也足够分出些让你父母衣食无忧,只希望你能勤学苦练,不负我的期望。”
看见老头子对自己如此上心,特地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徐源也忍不住对着胡爷爷磕了三个响头。
“无需如此,尽快上路吧。只是希望别忘了我这个老头子。”
“如此大恩,定不敢忘,多谢您老人家了。”
徐源真诚的说道。
“呵呵呵呵”老头子听见徐源的话语也露出了笑容。
夜里,徐源怎么也睡不着,想到明天要去拜师学艺,能够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持三尺青锋,谈笑间取敌人首级。那多威风啊!想想就激动的不行,更是睡不着了。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不一会就在自己的少侠梦中睡着了。
第二天,徐源一大早就起床收拾起房间里面的东西,对于每种东西都一个个按种类分类安放,显得井井有条。将一个个事情做好,上牛草,打水,在最后他想要静悄悄地自己走的时候,意外的踩到了一块小石头,定睛一看,这不是几年在山里迷路时捡到的小石子吗?原来他一直在家中的小角落里啊。想到小时的呆傻,就忍不住嗤嗤地笑出来。想到这徐源也不想把它就这么扔了,算了就当是纪念家乡吧,于是便带上了这块神秘的小石子。
走到村口,徐源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熟悉的槐树,熟悉的水井,熟悉的田埂,熟悉的小伙伴,马上就要远离家乡了,以后可能很久不会回来了。但想到练武的机会不易,徐源撇过头生怕还要回头似的大步往前走去。迎着朝霞,一个崭新的世界在徐源面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