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北宋游记 / 第八章 早朝

第八章 早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的皇宫喜气洋洋大殿巍峨壮丽,群臣鱼贯而入。皇宫的宏伟,大殿的精美,是全天下能工巧匠的智慧与汗水,东京城的皇宫就是他们留下的传世作品。
  开封的皇宫虽不如秦之阿房,汉之长乐未央两宫,唐之大明宫,明之紫禁城那般出名,但皇宫该有的威严气派,秀丽景色,奇珍异宝,名贵的花草树木也是不缺的。这还是天下战乱频发,国家财用不足没有大规模建设的缘故,等北宋王朝平定天下结束战乱后,全国经济开始复苏之后,经过历代宋帝扩建的皇宫又是何等的气象。
  可惜这一切千年后只能在开封北宋的皇宫遗址和史书上的描写来缅怀和想像它的昔日的辉煌。
  群臣按照左文右武的排列进入于大殿之中。
  “皇上临朝”一阵洪亮的声音从赵匡胤的贴身内侍发出。
  很难想象这么洪亮的声音是来自一名太监。
  赵匡胤龙行虎步升殿入座,群臣向赵匡胤行大礼之后,回道自己的软垫上坐着。
  北宋以前官员上朝是可以坐着的并且官员也不会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赵匡胤当皇帝之后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和抑制相权找了个机会撤弃了宰相的座位,群臣从此之后上朝就只能站着。
  群臣向皇帝跪拜,是传奇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的,但有明一朝官员也不需要动不动向皇帝下跪,只有犯了罪和大典之时才需要向皇帝下跪。到了清朝,满清统治者为了奴役汉族的需要和出于一种自卑心理羞辱汉民族才要求汉族官员随时向皇帝下跪和上朝时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赵匡胤的声音庄严肃穆道:“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没找道宋朝圣旨的格式,这是明朝的圣旨。
  “今朕初登大宝,立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奉玉册追谥高祖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高祖妣崔氏曰文懿皇后;曾祖曰惠元皇帝,庙号顺祖,曾祖妣桑氏曰惠明皇后;祖曰简恭皇帝,庙号翼祖,祖妣刘氏曰简穆皇后;皇考曰武昭皇帝,庙号宣祖。尊母亲南阳郡夫人为皇太后,赐皇弟殿前都虞候匡义名光义,命礼部派遣使者祭祀天地神灵山川社稷,派遣使者通知诸国大宋以立,命周朝的宗正郭玘祭祀周朝的陵庙,仍然按照时间时刻祭祀享受血食…”
  “以周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守太师,雄武军节度使王景守太保、太原郡王,定难军节度使、守太傅、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守太傅”
  “以周宰相范质依前守司徒、兼侍中,王溥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仁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
  “以周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虎捷右厢都虞候张光翰为江宁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龙捷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军节度使,升殿前司鹰洋营指挥使赵熙为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严州刺史,赐爵开国县伯”……余领军者并进爵,犒赏三军将士”
  赵匡胤在龙椅看到群臣听到受封名单上自己名字的高兴不矣,没听到名字的心慌意乱。
  殿中群臣神情各异,平日里的淡定庄重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有的因封赏之重而难以抑制自己的欢喜之情,有的因封赏没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愤愤不平。
  “臣谢主隆恩。”文武百官向群臣道谢道
  其中赵熙和首相范质的心思是最为复杂。赵熙因封赏比预料要高而奇怪,虽然在陈桥兵变一事中给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自己不是赵氏集团的核心成员,即便是拉拢人心给天下人看,看只要跟着哥走就重重有赏,也不会有如此厚的封赏。
  范质是因自己的思虑不周使兵权尽脱于赵匡胤之手导致大周江山为他人所夺,将来九泉之下没有脸面见大周先帝们而羞愤。一朝天子一朝臣,想不到赵赵匡胤的心胸会如此光大,竟然我留下我这个前朝重臣辅佐与他,自己做好了贬官回家的准备。
  “陛下不公,吾以前为陛下出生入死,赴汤蹈火立下功勋,怎么才封个伯爵。”有不满封赏的人,终于忍不住跳出来,脱下上衣露出满身伤痕对赵匡胤委屈道
  “对,陛下不公。”一群对封赏不满的人说的。
  “没有我们,陛下怎么能做上皇帝的宝座”有一个心直口快的武将说道。
  此言一出喧闹的大殿瞬间寂静下来,殿重的气氛凝重起来。
  粗鄙武夫,满口胡言,这回撞上铁板了吧文臣心里想道,这混蛋是想害死我们呀,怎么能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武将心里道。
  赵熙眼坚看到龙椅上的赵匡胤双手青筋暴起,胸中充满着怒火,眼中充斥着凶光。。
  这群武将难道不知雷霆雨露具是君恩,敢不满朕的封赏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前唐安史之乱以来就是彼辈不知忠义霍乱天下,这群骄兵悍将是应该好好敲打一番,我若不是现在需要这群人卖命替朕打江山,凭这番话早就把他们给收拾了。
  赵匡胤对武将的猜忌之心有重了几分。
  “放肆,以前的事你还提它干什么?你想造反吗?”赵匡胤强忍着的怒火从龙椅上起来暴和道。
  “朝廷封赏自有依据岂容你质疑”
  “不敢,微臣该死,微臣该死”自知说错话的武将连忙扇自己耳光向赵匡胤求饶道。
  “胡言乱语,从伯爵降为子爵,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多谢陛下”
  “退朝”赵匡胤急匆匆的向后殿走去,赵匡胤的话里还隐含着怒气。。
  所有人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先前说错话的那名武将。赵熙心里明白为何大家会躲着他,赵匡胤在位一日这位老兄永远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识相的赶紧上折子告老还乡还可能有条活路,不然必定招来杀身之祸。
  所有的大臣都怕他连累自己才不敢和其交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