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从基建狂魔开始称霸大明 / 第十章 黑科技

第十章 黑科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至于女兵,这也是最坏的打算,防备为人做了嫁衣而已,能不用,那是绝对不用的。
  小轿车风驰电掣的开回去,这种体验对刘宝儿这古代人来说,那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王宁简单教了煤气以及自来水热水器什么的,各种生活用品的用法,时间已经用去了两个小时。
  期间种种新奇的事物,看在宝儿眼里,那都是神迹一般的存在,玩的是不亦乐乎,哪还有半点恐惧。
  尤其是超市里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吃的喝的用的,对宝儿这饱经饥饿,每日在生死线挣扎的穷人来说,真是格外震撼。
  见了刘宝儿的反应,王宁觉得,下次带女工进来,什么许诺都不用,单单往这超市里一带,看哪个不死心塌地?
  再次把宝儿姐带回自己定居的小楼,王宁笑道:“自己洗个澡,这里面的衣服东西随便穿随便用,我去外面赶路,等晚上回来再继续教你。”
  驱车到了门口,出了工业园,王宁继续赶路。
  好歹为工业园增添了一个人口,王宁心情愉悦,走路也轻快了许多。
  县城距离运河不过三四十里路,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运河边上。
  单就生产总值来说,大明朝鼎盛时期占全世界的一半还多。
  大明灾荒连年,也只北方和巴蜀天灾人祸不断,江南水乡并无太大影响,半壁江山那占比也不是后世的美利坚可比的。
  而这北地灾荒,运河承载着京师和北地许多地方的一切用度,水脉之繁忙,比盛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傍晚这本该是找渡头停泊的时候,一眼看去,水面上还有几十条大小船只在破水前行。
  此时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河运海运加起来,也肯定比不过大运河。
  毫不夸张的说,大运河这条水脉就是当世第一的黄金航道!是大明的经济命脉!比长城都重要!
  在河堤上观看良久,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王宁才回了工业园。
  “少爷回来了!”
  王宁驱车回去,就见宝儿早等在小楼前,等王宁开门下车后,乖巧的问安。
  此时的宝儿洗过澡,换了身连衣长裙,没了锅灰黄土的蓬头垢面,虽纤瘦,却是说不出的水灵。
  “嗯,宝儿可比在外面好看多了。”王宁赞叹道。
  刘宝儿红着脸回道:“少爷看着顺眼就好。”
  两人一起张罗晚饭,虽示范过用法,这第一次正式做饭,还是王宁在一旁指点才好歹完成的。
  宝儿在外面吃饭都是大问题,更不要说盐和各种佐料了,不要说用过见过,有几样宝儿姐更是听说都没听说过。
  这煤气的火候,还有料物味道的轻重,宝儿姐都不好拿捏,多了少了的,味道难免差了些,好在新手第一次,王宁并不在意。
  吃过饭,王宁带着宝儿姐去各处参观。
  这一路下来,再次让宝儿姐大开眼界,尤其是听说像开着的汽车这样的大物件,竟然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通力合作完成,年产量更是高达几十上百万辆,更是差点惊掉下巴。
  设计,合作,分工,工装,质检,流水线,一个个新名词印在脑海里,那一排排空荡荡的工位上也仿佛坐满了员工,处处热火朝天的景象。
  直到被王宁带回去,在次卧睡下,宝儿姐还恍如梦中一般,一路发自内心的欣喜,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僵疼,在兴奋中辗转反侧不知多久,这才沉沉睡下。
  等她醒来,王宁已然出了工业园。
  ——————————
  在送宝儿姐睡下后,王宁回去研究了下地图,好做个取舍。
  事实上,是深入河南道还是守着运河这个问题,王宁从穿越第一天就开始考虑了。
  直到看过大运河,王宁才终于做了决定。
  如今闯王名震天下,他入灾荒之地,那是龙入大海虎归山林,自己这名声欠奉手下也无,去河南道和闯王争地盘,那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留在运河边上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自己有造船厂,快船举世无双,称霸水面不在话下,武装好了足以和大明水师一争长短。
  第二点更是闯王不可比的,那就是手里的良种,杂交水稻这种神物是没有,但咱有小麦和玉米啊,哪怕是土豆红薯什么的,这都是后世培育了多少代的良种,产量有保证,抗虫害抗旱涝都没话说。
  留在运河边上,收拢部下虽不似河南道那般容易,但只要有了一季的收成做样,就像后世同样的工作听说哪个厂工资高福利好,想着法的进去一样,一旦起事,总有人望风来投,产量就和那工资一样,就是信心的保证。
  而且有工业园做后盾,等到火枪批量生产,射程优势和装弹优势这两般保证了,武装起来当时就是精兵,对人数的依赖反而不强。
  常胜之师才是最吸引人的,试问谁不怕死?造反还不是想要活下去?只要大胜几场,别说灾民了,就是整支的小股叛军来投都不无可能。
  简单粗暴的说,就是咱有那么多黑科技,明明可以靠科技吊打一切,干嘛要去学人家变异?
  正是有了这觉悟,王宁一早出了工业园,也不渡河了,顺着河堤直接南下。
  王宁的新目标,正是微山湖。
  这微山湖是大运河的航道不说,水面也足够宽广,算是有一定的战略纵深。
  守着湖泊,灾情也不至于那么严重,种上一季粮食,应该有希望吧?
  带着希望,王宁南下,没多久就踏进了挤宁州地界。
  刚进去还没什么异样,不出十里,眼前绿意盎然,田间地头还有人劳作,甚至连监工都有。
  王宁纳闷不已,直到近前这才看清,这地里哪是庄稼啊?看那大叶子,分明就是制作香烟的烟叶。
  一见王宁近前,早有人过来。
  “小子,干什么的?”
  王宁笑道:“这位大哥有礼了,小生乃是赶考的举子,听闻挤宁有小苏杭的美名,特来观瞻一番。”
  王宁不过是信口胡诌,哪想过还真让他给说着了。
  “你这小哥倒是有见地,咱挤宁这小苏杭的美誉,那可不是虚的!就说这烟叶子,一年就是几百万两雪花银哩,再说漕运,往来大小船只,最喜在咱挤宁停靠,平安不说,吃喝玩乐绝非那运河四大名镇可比的,还有举子,咱挤宁出的进士,冠盖东山道,除了江浙,无出左右,更不要说河道总督衙门了,……”
  看的出来,这位监工护卫也是极其无聊,王宁不过随口一说,这汉子荣誉感爆棚,对自家地面好一通夸赞。。
  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好吧,就是话痨憋疯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