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彗辰仙鸣录 / 第1章 岐山为序

第1章 岐山为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段时间里,我埋头于华夏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书海畅读,非常痴迷中国古代神话。
  无论是“盘古开天”、“夸父逐日”,还是“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令我心驰不已。
  年增岁长,多番涉猎各种评书志怪,直至读到了古今第一奇书——《山海经》。
  我记得鲁迅书中的长妈妈,最喜欢给小鲁迅讲述山海经故事,而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大川,有很多出自《山海经》。
  在《山海经》的奇山异水里,岐山无疑是一座名山。据《山海经》之《山经》卷四《东山经》记载,岐山位于尸胡山以南八百里,诸钩山以北五百里。
  认真上网搜索了一下,关于岐山的古籍记载,多数见于《山海经》,至于其它古籍文献,也偶有几篇,用寥寥数语略做描述。
  于是我将搜索到的结果,凡是有生僻字就注音标记了一下,凡是有文言文内容自感深奥的,也略作注释。
  详情节选如下:
  《山海经·山经·卷四·东山经》
  “(尸胡山)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注释】:
  从尸胡山再往南,行八百里水路,就到了岐山。岐山上长着很多桃树、李树。岐山上出没的兽类中,最多的是老虎。
  《山海经·中山经·卷五·八》
  “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膜,其木多樗(chū
  )。神涉蟲(chong)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
  【注释】:
  再往东行一百五十里,山名叫岐山,这座山的南面多产赤金,山的北面盛产白色的珉石。山上有数量巨大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青腹。山里的树木多数是樗树。名叫涉蟲的山神就住在这里,他长着人形的身子,四方形的脸部,身体有三只脚。
  《山海经·中山经·卷五·岐山》:
  “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铁,其木多梅梓(zi)、多杻(niu)楢(yóu)。減(jian)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注释】:
  再往东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岐山。这座山藏有丰富的白金矿,山下蕴藏着大量的铁矿。山中长着很多梅树和梓树,还生长有很多杻树和楢树。減水从这座山发源而出,汇合其它水脉后便向东南流入长江。
  《国语·周语》
  “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凤凰之别名)鸣于岐山之地。”
  【注释】:
  周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在岐山这个地方,吉祥的凤凰鸣叫不停,是天降祥瑞。
  掩卷畅想,不觉已近子时,幽幽的路灯光斜照进窗棂,与案头台灯的柔和,交融在一起。
  寂静的深夜最能激发写作的热情,而世俗风尘早已湮没几多雄心壮志,所以空气中只有冷静,没有热情。
  距离那些充满热情的年代已经太久远了,热情已经升值为一种奢侈品,如同星级酒店吧台也不得见的世纪名酒。
  所以我只有回忆,回忆的列车可以让我随意的神驰,时光的隧道不再有红绿灯和防护栏,不再有横冲直撞的矫情,和擦肩而过的娇俏。
  不管我愿不愿意,曾经的幸福裹着令人震颤的痛苦一齐袭来,木讷的我,已经不知如何回避和选择……
  百无聊赖间,旧日里那种逢书必读、或痴或醉的感觉,一时间醍醐灌顶。于是,从曾经年少的荏苒时光中,萌芽了一颗幼稚而冲动的种子。
  无数奇思幻想围绕着不羁的心,在潜意思中迎风飞舞,当这一切与沉郁烦闷的天气,交织、混沌在一起的时候,逐渐形成了一幅幅趣味横生的画面。画面中有山有水,有人有物,有日月星辰、有悲欢离合,更多的是世事艰辛和魔幻奇异……
  凝神畅想之余,我决定了把这些画面连缀组合,付诸文字,就有了以下这个曾经在我梦境中演绎的故事。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