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太平迷梦之湘军智囊 / 终南山

终南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隐士圣地
  “终南捷径”是对很多假隐士的一种嘲讽,相传唐代有一士子姓卢名藏用,幽州范阳人氏(今北京大兴县),此人能诗能文,颇有用世之志,但时运未济,一直郁郁不得志,虽满腔官瘾却无官可做。
  卢生苦想经年终于得出一条妙计,原来唐代想要当官,除父辈门荫(官二代或官多代)、参加科举等途径外,还有一条门路就是征召,也就是朝臣如发现有品德高尚、才学出众而未入仕之人,即可向朝廷推荐再由皇帝召其入京做官。
  因此卢生就钻了这个空子。他把自己暂时先隐居起来,不过怎么选择这个隐居的地方是很有讲究的,既不能太过偏辟又不能太近红尘,太过偏僻容易弄巧成拙,到时候假隐居搞成真隐居就有违卢生本意,如果太近红尘,那怎么能暴得隐居之名?!
  所以必须选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而长安城南的名山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
  离京城不算太远,而且山水景色异常秀美,引得京城的百姓官员常来此踏青、避暑、赏游。所以隐居在这里就大有好处:既然隐居,就说明此人不图名利,自然是人品高洁;而这里常有京城百姓显贵来游,又自然容易将其隐士的佳名传扬京城,传扬朝廷,为其引荐以得到朝廷征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终卢藏用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卢藏用虽然隐居于此,但其积极用世之意士人多知,所以当时卢藏用即被人们看作是“随驾隐士”。
  卢生后来终于得偿所愿,在武则天称帝年间被征召入朝,称心如意地当上了朝官。
  当时被朝廷征召的还有一位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少即好学,无意官宦仕途,以道术及品行闻名天下,遍游天下名山后长期隐居在浙江天台山,曾先后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请进宫中指点道家阴阳术数。
  有一次司马承祯离开长安时,卢藏用为其送行,卢藏用指着对他说:“此中大有佳处!何必非回天台山”司马承祯听后,慢条斯理地对其说:“依我看,倒未必有什么佳处,不过有一条做官的捷径罢了!”卢藏用听后,大为惭愧,而“终南捷径”也就成了一个万世经典!
  然而假隐士虽多,不等于没有真隐士,像前文提到的司马承祯就是一位真隐士,先后三朝征召,每次都是面见皇帝后就快速辞行重回天台。
  而也是自古就有这样真正的隐士的,真正的隐士多出于道家,虽然佛儒道在传统文化中是三教并重,但儒家倾向于入世是很难真正静下心来隐居修行的,佛家则汲汲于普渡众生,除藏传佛教密宗一派,其余教派很少有提倡隐居修行的。
  说句实话,佛家虽汲汲于普渡众生,但说句不客气的话,一千个和尚里面有九百九十九个是连自己都度不了的,自己都到不了彼岸又如何去渡众生,最多只能说是结个善缘。甚至有些人是吃相难看,利欲熏心,其德行还不如一个普通众生,如果你不幸遇到这样一个上师,那你非但很难积功德,反而是很容易沾染黑业。
  当然话说回来,佛家也有真正的高僧大德,藏传佛教密宗一脉数百年来真正开悟的高僧大德以十数万计,而汉传佛教像高闵寺,南华寺,东林寺等在民国以前也都出了为数不少的大成就者。
  现在驻世的功力非凡的大成就者虽然极为稀少但依然还有,只是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而在渡生方面道家就比较务实,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那个水平渡不了众生就先修行提高水平,渡众生那是修行成就了以后之事。
  而在中就有一位这样的道家大成就者,其功力之高,世罕其匹。这是一位真正的隐修者,自号郁离子,然世人多不知其名。
  明朝开国帝师刘伯温曾著有一书《郁离子》,他写此书时大约是在50岁左右,此时刘伯温经历了元朝官场上的四起四落,正值其人生的低谷,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平生所学,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
  郁离子:郁者,文也;离者,火也;郁离者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
  终南隐士既以郁离子自号,可见其人其心之所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