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宋继承者 / 第十九章 以神之名 下

第十九章 以神之名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赴宴之前,赵哲对赵佶做了一番调查后,有了个很大胆的想法,他要用宗教的方式得到赵佶的信任,就如同之前的林灵素和张虚白。
  林灵素和张虚白曾经都是自称晓通阴阳的道士,其中林灵素还说赵佶是天上的神仙,现在不过是下凡掌管人间,这些鬼话赵佶居然都信了,并且还封自己一个“教主道君皇帝”。
  要是换了其他人,对这些打探来的消息或许会选择相信。但赵哲不同,他活在一个科学发展的年代,学过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勉强算得上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眼内,林灵素和张虚白其实和江湖神棍差不多,大概也是用了一些幻术、魔术,博得了赵佶的好感,然后取得了赵佶的信任。
  而对赵哲的另一个利好就是,林灵素和张虚白两人大概担心在赵佶身边待久了会穿帮,在此之前就找了个借口,说要云游四海,离开了赵佶。
  这就给了赵哲可乘之机,他想要取代林灵素和张虚白成为赵佶的“新宠”。
  给赵佶展现的把戏是提前就准备好的,赵哲在这方面本来就有基础。
  有了初步的想法后,赵哲找到了上次在御街碰到的表演幻术的老者,请教了老者一些技巧,要了些道具,才顺利完成了今天的表演。
  当然,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麻烦,赵哲又给老者一笔钱,打发老者离开了开封城。
  万事俱备,赵哲觉得自己至少有八成把握,才有了刚才一幕,念了一首诗,耍了一场魔术。
  哦,在赵佶他们看来,这就是仙术!
  最后故意晕倒,赵哲就是要制造一个混乱,让所有人的注意力迅速从戏法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没时间再去思考其他。
  果然,一切如他所计划那般,在他晕倒之后,已经惊疑不定的赵佶、赵偲等人急急让赵有亮他们把赵哲抬到一旁休息,又传唤御医过来给赵哲看病。
  御医当然看不出什么来,只是他套了一遍在场所有人的话后,点点头,模棱两可地说了几句。
  “小王爷是因为精力耗尽才晕倒的,休息一会就没什么大碍,我这边再开一张方子,帮助小王爷调理调理,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有劳傅御医了……”
  “……”
  赵哲闭着眼,听着说话的人都走远了,才偷偷睁开眼睛。
  今晚的计划能不能成功,还要看之后自己那位大伯到底信不信。
  恩,今天好像还有什么事没做呢?
  哎,对了,没看到大伯那位贴身侍卫戚长生……
  不知道他和我刚拜的师父相比,哪个更厉害呢?
  ※※※
  和赵哲设想的一样,第二天一早,赵佶派人看到赵哲醒来,马上把赵哲找过来。
  早就备好了一套说辞,赵哲就从当时自己被蔡征一石头砸中之后说起,魂魄离体,神游天外,机缘巧合之下,到了一处仙境云云,说的赵佶一愣一愣,但还是全部信了。
  “想不到哲儿你居然有如此奇遇,实在是让人羡慕。”
  赵佶眼神透漏着渴望,看得出他也想要一份“仙缘”!
  “我梦里的那位师傅说,陛下乃天子,万民之尊,上应天上帝君,哪里还需要什么仙缘……等过几天,师傅忙完一些事情,就会专门下凡来找陛下叙旧。想来,陛下当年在天上,和我师傅是认识的……”
  “哦?还有这样的事?”
  赵佶一听,很是喜欢,对赵哲的话深信不疑。
  “我也不敢详问,但想来陛下在天上之时,一定也是威震仙界,无人不知。”
  “恩,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赵佶点点头,一脸笑意怎么也收敛不住。
  “那仙界可还有其他有趣之事,哲儿你给朕说说?”
  “……”
  感谢起点的那些仙侠小说,赵哲多少也看过些,自己融会贯通整理一番,什么仙界、神界、魔界还有真仙、金仙、太乙金仙,道祖等等,漫天神佛,说得赵佶一愣一愣,又大觉惊奇。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赵偲带着李氏来寻儿子,赵佶才依依不舍地把赵哲给放了。
  “哲儿,以后有空多来宫中坐坐。”
  临走,赵佶又对赵哲交代一句。
  “谨遵陛下吩咐。”
  行了,一切都还在我计划之中。
  赵哲很得意!
  ※※※
  “哲儿,你这是在玩火!”
  回到府上,赵偲让人把赵哲带到书房,又屏退了周围服侍的下人,才低声对赵哲说。
  虽然不知道赵哲要做什么,但赵偲能猜出昨晚一切,都是赵哲的计划。
  “老爹放心,我自有分寸。”
  “你真的是长大了,你要做的事,爹也不过问。”
  赵偲摇摇头,宠爱地看着赵哲:“只是你千万要注意,别把自己陷进去了……毕竟,皇上那边要是出了什么漏子,就是欺君之罪。”
  “爹,我明白,我会小心的。”
  赵哲清楚赵偲的意思,不过对他来说,他一个现代人来到这个时代,对赵佶完全没有别人那种诚惶诚恐的尊敬,什么欺君之罪对赵哲来说,也不放在心上。
  所以,赵哲才能够面对赵佶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很从容地完成了他的计划。
  换了别个人,说不定一紧张,就露了馅,穿了帮。
  “下一步,你要做什么?”
  赵偲对于自己儿子的冷静回答感到欣慰。
  “等真正取得了大伯的信任,我想着要去扳倒蔡家和童家。”
  既然老爹对自己坦诚,那么自己也不能把所有事都收着掖着。
  “好!”
  赵偲拍了拍赵哲的肩膀:“到时候,我会助你一臂之力。”
  “恩”
  赵哲抬头,和赵偲对视了一眼。
  两父子之间,有些话,不用多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如果魔术是一种障眼法,那么对于内功,赵哲真没有办法去解释。
  按照口诀中教导的方法去呼吸吐纳,居然真的有一道气劲自丹田生出,在赵哲的体内游走不息。赵重阳跟赵哲说,如果赵哲坚持不懈地苦练,这道气劲会渐渐变得浑厚起来。
  气劲日积月累至大圆满,一掌可开山,一腿可断江。
  当然,对于赵重阳的话,赵哲现在可验证不了,他现在的气劲还很弱,一掌打出,大概连烛火也不能扑灭。
  可这也足够让赵哲兴奋不已,他看到了自己成为一代绝世高手的希望!
  “师父,像你这样厉害的人多吗?”
  睁开双眼,呼吸吐纳完毕的赵哲总会有不少问题问赵重阳,这让赵重阳很头疼。
  “应该不多吧。”
  赵重阳灌了一口酒,叹了一口气:“百年前倒是有不少高手,结果……呵呵,不提往事不提往事,现在习武的人少,能有机会修炼内功的更少。”
  “百年前?”
  赵哲对太祖当年马踏江湖的事知道得并不多,赵偲也没有和他细说,所以赵哲一直以为现在江湖一点都不江湖,只因为受太祖“重文抑武”的政策影响太深了。
  “那时候啊,适逢乱世,学武之人是最受重视的,因此出现很多顶尖的武者,这些人占据一方,开宗立派,整个江湖好不热闹。”
  “其中武当的飞云道长,少林的慧能禅师,惊云阁的步青天,都是名震一时的绝顶高手,各大门派之间还会隔几年进行一次论剑……”
  “论剑?”
  赵哲听着眼前一亮:“地点是华山吗?”
  “地点倒不是固定的,在太湖,在黄山,甚至在大漠边境。”
  赵重阳忆起往昔,有些忧伤:“这些我都是听我师父所说,我懂事以来,早就没有了什么十大门派,现在是门派凋零,高手隐退,一切风吹雨打去。”
  “倒是错过了一个好时代。”
  赵哲也跟着叹息,他想了一下,又问了个问题。
  “师父,除了我大宋,西夏,大金,大理,是不是也有很多高手?”
  “这是自然的。”
  赵重阳又是一声长叹:“当年太祖血洗江湖,想着要给赵氏留下一个太平江山,却没有想到除了一部分高手因此隐退外,还有一些人远离中原,去了塞外,去了大理,再重新建了门派。”
  “这些人心里藏着一团怒火,到了现在,还仇视着大宋……迟早会成为大宋的隐患!”
  “血洗江湖?”
  赵重阳一时没留意,让赵哲捡了句话。
  “这里还有故事?”
  “罢了,就再跟你说说吧。”
  其实要说的不多,三言两语也能说清,反正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性情大变,点了三万禁军精锐,兵分两路,从北到南,从东往西,把稍微有规模的门派全部走了一遍。
  小一点的门派还好,怎么折腾也就那样子。大的门派呢,数百年来积聚的财富不菲,弟子上千过万,俨然就是一方诸侯势力,怎么看对朝廷都是一种威胁。
  对于这种大门派,太祖很果断,钱财充公,弟子征入军队。
  这样钱没了,人没了,门派也自然走向了没落。
  只不过相比起赵偲,赵重阳知道的只是皮毛。
  而且年代久远,期间的腥风血雨,经过时间的洗刷,再复述出来,少了许多惊心动魄。
  赵重阳不知道赵匡胤血起初要血洗江湖,是因为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也不知道是柴家的人不服气,还是有人为柴家抱打不平,曾经多次遭到江湖高手袭击。
  严重一次差点要了赵匡胤的性命,太祖盛怒之下,才下令整顿江湖门派。
  而之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也有同样的遭遇,赵光义惊疑不定,冒头又指向了整个江湖门派,大宋境内的门派又一次遭到血洗,并且是秘密进行的。
  自此后,大宋的江湖如同一潭死水,再也折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