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赵恒传 / 第七章王钦若讲解春秋战国

第七章王钦若讲解春秋战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翰林王钦若向皇帝进讲春秋战国史:“东周时,王室已经很衰微了,对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各诸侯都在积极扩充实力,对王室的号令多不执行,王室成为一种象征,王室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下去,诸侯们自己制定自己的制度,跨越了王室的礼乐,‘礼崩乐坏’。诸侯在战国时就称王,但仍然不能称为天子,诸侯仍然称周王为‘天王’。
  东周在习惯上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早在西周末年人工冶铁技术就已经出现,春秋时既能炼熟铁,也能炼生铁,技术较以前进步,铁制农具被广泛运用,牛耕技术得到推广。开荒者知识增多,私田增加,各诸侯国纷纷调整赋税收制度,齐国“履亩而税”,晋国在惠公六年“作爰田”即田地轮休。鲁国在宣公十五年按亩征税,是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开始,即“初税亩”。早在西周时就开始了农业灌溉,到春秋时开始出现了人工灌溉工程,是由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至今犹存。到了战国时期,灌溉工程更多,如秦国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灌溉工程,至今仍发挥作用,还有秦国关中的郑国渠
  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了新兴的阶层,如自耕农、地主、私属徒等。此外原介于贵族和庶人阶层之间的“士”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多向新兴地主阶层和贵族推介自己的知识特长和主张,以期得到任用和实现主张。随着士阶层的活跃,知识文化迅速流向民主张间。各种知识文化互相发生碰撞,交融,中国文化开始进入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春秋时期的主要思想家主要是老子和孔子。老子名李耳,字伯阳,楚国人,做过周王室的小官,老子主张“无为“,“无为而为不为”理想是“小国寡民”,老子的思想有辨证法的因素,认为可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循天道而生。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出身没落族家庭,曾做过鲁国司寇,办私学,讲学问,丧母后携弟子周游列国陈述己见。后回鲁国继续讲学,删订《诗》、《书》,订《礼》、《乐》、《周易》,编订《春秋》孔子“述而不着”,其思想行为被后世弟子编辑成《论语》,《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主要叙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提出合理化的家庭及社会伦理道德,是世俗哲学。孔子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模式是三代,其核心思想是‘克己复礼’,提倡复古,孔子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形而上学方面,孔子不否定上天的存在,但要求“敬鬼神而远之”,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更注重研究社会现实,在治国之道上,孔子倾向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强调“足衣、足食、足兵”,对于不知“礼仪”的其他族类,孔子要求“居中国者中国之”,但反对华夏失礼仪,近戎狄,他自己也不愿意“左祍”。孔子讲“忠”、“恕”,“忠”者执着也,“恕”,就是变通。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战国时,墨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名翟,生于鲁国,提倡做事要有事实依据,倡导兼爱、非攻,节俭,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宗教色彩,有较严密的组织性。庄子名周,宋国人,思想受老子影响很大,认为变化无时无地不有,主张遁世,否定现实,着有《庄子》,《庄子》文采飞扬,有较强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思想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提出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行仁政,“仁者无敌”,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变通,富有吸引力,对后世影响仅次于孔子。韩非子,韩国贵族,荀子弟子,主张君主要法、术、势结合,方能很好行政,被秦始皇采纳。着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其中有不少耳目能熟的名篇。此外还有名、农、兵、阴阳各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此外,还有《吕氏春秋》等表现出的杂家思想。
  春秋时,王室衰微,无力调节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诸侯国之间失去上层的约束,自己都纷纷开始自己独立发展,外交、竞争、合作交织在一起。不仅周王室君权不强,各诸侯国,也出现卿大夫专权的情况。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等。春秋时,齐桓公执齐国后“尊王攘夷”,“尊王”是对“诸夏”而言,,“攘夷”是对戎狄的措施。重用管仲,伐戎狄,存邢、卫,连宋、鲁、郑,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天子的代表也参加,桓公成为霸主。继桓公之后,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在卿大夫专权的诸侯国,晋国被三个家臣韩、赵、魏所分割,称为韩国、赵国、魏国。得到周天子的人认可,是为“三家分晋”。齐田成子,积阴德,收租小斗进,大斗出,逐步扩大势力,后代姜氏,田氏自立为齐王,史称“田氏伐齐”。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互相兼并,剩比肩而立的几个大国,君主都成王,与周王同。为了竞争,纷纷拉拢士为己用,用富国强兵之术,有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商鞅在秦国。们含辛茹苦,终获重用。
  战国时七国争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国对兼并其他六国非常渴望。战国中后期,六国合纵对付秦,而秦与各国连横,拖延时间,瓦解合纵。倡导合纵者乃苏秦,而连横者张仪。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在灭楚过程中,楚大夫屈原自尽,屈原善辞赋,所做《离骚》《九歌》等合称《楚辞》有较浓厚的南国风情,流传于当世。燕国太子丹买壮士刺秦王,秦人对抵抗顽强的赵国尤为忌惮,先离间赵国罢廉颇将职,改用赵括为将导致长平之败,六十万兵士被坑杀,当时秦将为白起。当年秦攻楚,楚迁都寿春,秦仍攻之,楚既亡,楚将项燕起誓道:‘楚有三户,亡秦必楚’。就是楚国只有几户人家,灭亡秦国的必定是楚国,形容楚国的亡国之痛之深,也表明了楚人必定亡秦的志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