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佛珠——男人的担当 / 第六章 兵变

第六章 兵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
  公元九六〇年正月十五,汴京城内的集市上,老百姓们都在为今夜的团圆饭做准备着……
  “你听说了没,我听说契丹人打算派军队来攻打咱们呢!”
  “真的假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真的!我听说现在朝廷上下为这事正乱成一团呢……”
  “我还听说啊!有个算命很厉害的人,前些天看到天上有两个太阳在打架呢,依他看啊!这天子怕是要换人了……”
  “喂!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小心被人听到,一刀把你咔嚓了!”
  在集市的一个角落里,几个人聚在一起,极其小声的议论着……
  而现在朝中大臣的确像集市上说的那样,纷纷慌乱成一团。
  年仅七岁的皇帝柴宗训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文武百官的样子,也知道事情确实是很紧急的,说道:“各位大臣都先别慌张,宰相快帮忙想想办法!”
  宰相范质略微想了想,回道:“微臣以为,可以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前往抵抗契丹军。”
  “嗯!就依宰相说的办!”
  (二)
  就在接到皇帝指令的两天后,赵匡胤带领着他忠实的军队出发了,跟随他一起出发的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以及亲信谋士赵普。
  部队风驰电挚般奔出了汴京城,城外大道上的黄沙被阵阵马蹄踏了起来,形成了一片黄色的雾。
  当部队行至离汴京城五六里处,前方出现了一片青草地,和一条弯曲的小河流;赵匡胤下令,让部队在前方草地上稍作歇息,一来可以在此补充一下行军用水,二来也可以让马匹在此进食。
  嫩绿色的草丛间绽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儿,春风轻轻的拂过,使得小草花朵左右摇晃起来;春日里的阳光洒在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在河面上洒下了点点星光。
  赵匡胤背着手站在小河边,望着河水潺潺流去的方向。
  赵匡义慢慢地走到赵匡胤身边,问道:“大哥在看什么呢?看得这么入神!”
  “匡义啊!你说如果没有打战,那该多好啊!”赵匡胤叹了口气道。
  “唉~生于乱世,身不由己啊!”赵匡义说完便不再做声了。
  沉默了好一会,赵匡义再次开口说道:“最近京城一直在流传一件事,不知大哥是否也有所听闻!”
  “哦!流传何事?”赵匡胤转过身,面向赵匡义问道。
  “就是……就是京城一直传言,说现今天子要换人了,而那个人就是……就是大哥你!”赵匡义既小声又吞吞吐吐的说道。
  “这事,我倒是有过耳闻……”赵匡胤摸着胡子沉吟了好一会。
  赵匡义见大哥沉默了这么久,便试探性的开口说道:“大哥就不怕这些传言进了皇上的耳中,找机会把咱们给除了?”
  “你的顾虑也不无道理,那你的看法是?”赵匡胤问道。
  赵匡义握紧拳头,坚定的说:“现今皇帝才七岁,能成个什么事!不如我们顺应传言,干脆反了他,由大哥你来做皇帝,怎样!”
  “大胆!枉你也是我赵家之子,想我们赵家世受皇恩,万万不能有此想法,今天我要替家祖杀了你这个忤逆的子孙!”赵匡胤怒气冲冲的大声呵斥道。
  “大哥……”赵匡义又想开口劝道,只见赵匡胤拔出手中的宝剑架在了赵匡义的脖子上……
  “以后万万不可再胡乱说话,小心掉脑袋!”说完,赵匡胤将宝剑插回剑鞘内。
  见时辰不早,赵匡胤踩着马镫上了马,领着部队继续往前行军……
  (三)
  天已经黑下来了,部队已经行了一天的路,到了离汴京城二十里远的陈桥驿,此时的士兵与马匹,都已疲惫不堪。
  赵匡胤见天色已晚,便下令让部队就地安营扎寨,在此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再继续上路。
  因为经过了一整天的奔波,士兵们很快就各自在各自的营帐内睡了去……
  就在许多营帐内传出一阵接一阵的鼾声的时候,唯有两座营帐此时还亮着烛光。
  就在其中的一座还亮着烛光的营帐内,几个领兵打战的将领跟一些小官员围坐在一起,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事关重大的事情。
  “现在的皇帝年纪那么小,才七岁,能不能成事真的很难说!大家说对不对?”其中一个将领说道。
  “对!对!对……”其余的人都异口同声的答道。
  “现在咱们哥几个在沙场上拼死拼活的,将来会有谁记得咱们的功劳!”那个将领接着刚才的话说了下去。
  “那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个将领接着问道。
  “不如,我们现在就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大家说这个主意怎样!”
  当这个提议刚提出,大家都一致表示赞同……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该由谁先将此事通知赵点检!”他说得有些激动,手重重地拍在桌面上;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响,将一小官员吓得站了起来……
  “好!就你了!”他指着那个官员说道。
  “我?不行的!不行的……”那个官员赶紧推脱道。
  “不行也得行,说让你去你就得去!”说着,他抽出手中的宝刀在那个官员的面前晃了晃。
  那个官员见状,不得已只好乖乖的走出营帐…
  (四)
  而在另一座还亮着烛光的营帐内,赵匡胤一边喝着酒,一边听赵普汇报此次御敌的计策。
  听了好一会,赵匡胤放下手中的酒杯,突然打断了赵普的话:“我有那么一件事情总是想不明白,所以想请教一下大人!”
  “将军请说,卑职定当知无不言!”赵普有些惶恐不安。
  “我一直想不明白,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一个市井流氓,为什么就能得到西汉两百年的天下?”
  “将军,其实刘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因为他手下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懂得驾驭人才!”
  “哦,那你跟我说说,刘邦手下都有哪些人才!”
  “文有萧何、曹参、张良;武有韩信、樊哙。”
  “萧何这名字倒挺熟悉的!”
  “萧何乃刘邦手下第一大谋士,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就得不到天下,”
  赵匡胤像发现什么似的看着赵普,看了好一会才开口说了一句:“我怎么越看越觉得赵大人挺像萧何的!”
  就当赵普为这句话而感到不解的时候,赵匡义带着一个官员闯了进来……
  “匡义,是不是有急事!”赵匡胤为弟弟的突然到来而感到疑惑。
  “大哥,不是我有事,是这位大人说有事要跟你说!”赵匡义回答道。
  只见赵匡义身旁的那位官员哆哆嗦嗦的说道:“报……报告将军,刚……刚……”
  突然,几个将领从营帐外闯了进来,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想让点检做皇帝!”
  “出去!”赵匡胤怒斥一声,然后走到弟弟面前,说道:“匡义啊!大哥我不是让你不要四处乱说话吗?”
  “大哥,这次不是我,是他们自己商量好的!”赵匡义为自己辩解道。
  “对!”众将领纷纷拔出刀鞘里的刀,嚷着:“我们已经商量好了,非要点检即位不可!”
  “这……”赵匡胤顿时无言。
  赵匡义接下话说:“现在京城谣言四起,当今皇上年纪尚小,太后又是女流之辈,若听信流言,怪罪下来,我们赵家恐怕得满门抄斩啊!大哥,还望以大局为重!”说完,赵匡义向赵普使了个眼色。
  赵普上前说道:“再说,当年太祖皇帝不也是从前朝皇帝手中夺过皇位的!”
  “也罢,既然如此,我就依了你们;接下来,匡义即刻出发,告诉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其余的,回去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
  赵匡胤下达命令后,双手抱拳,高举过头,说道:“皇天在上,今非我赵匡胤不忠不义,只因形势所迫,不得已才为之,还望莫怪罪于我!”
  赵匡义接到指令,即刻挑了匹快马,连夜往汴京城奔去……
  (五)
  “请点检做皇帝!”
  由于昨夜喝了些酒,赵匡胤这一觉睡得特别熟,等到天已大亮才醒来,正当朦朦胧胧的时候,就听到营帐外一阵喧闹……
  赵匡胤立马起床穿戴整齐,想出去看个究竟,当他刚步出营帐,就有将领拿了一件黄色的袍子披在他身上。
  “万岁!”营帐前的将士纷纷下跪磕头道;赵匡胤在将士们又拉又推之下上了马。
  待上了马,赵匡胤才开口说道:“既然你们都想立我为天子,那么我的话,你们是否都能遵从?”
  众将士答道:“保证一切遵从陛下指令行事!”
  “那好!待会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赵匡胤下达了命令后,便领着部队往汴京城赶去。
  到了京城,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帮助下,不一会便将汴京城拿下了。
  拿下京城不久,将领们便把宰相范质、王溥带了来,赵匡胤假装为难的问:“世宗待我恩义深重,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说怎么办?”
  就在范质跟王溥不知如何作答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叫了起来:“我们没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
  范质跟王溥被吓得当场就给赵匡胤跪下叩头。
  当天下午,柴宗训宣布退位,赵匡胤即位,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