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踏雪玉摧红 / 宣府买粮

宣府买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紧赶慢追,二人在宣府镇龙门城追上燕归云,天色将晚,大街上抬头见得一家招牌“龙门客栈”,随即打尖,酒至半酣方才各自歇息。
  宣府与大同虽同属大明长城边关九镇,风格不同于大同,大同的边塞长城在北面山上,大同南边却一马平川,宣府三面环山,山体纠葛,唯有东南一面地势平缓,而那一面却朝向京畿重地,宣府易守难攻,如果从蒙古大漠到大明帝都划上一条直线的话,那么这条直线上必定有个要点就是宣府。
  铁无双晚起之时日上三杆,早市己过,大厅之中空空荡荡,伙计正想此时偷闲,偏偏玉摧红发不挽髻地披件长袍霸在客厅正中。
  “吃什么面?”伙计没好气道。
  玉摧红慢悠悠报出的却是驴肉鼎鼎香,罐焖鹿肉,鹌鹑茄子,蜜汁开口笑,一份时令鲜果。
  宣府地处要塞,商贾必经之地,褡裢中装满银子的商贾们吃住历来讲究,这种床上爬起就吃大餐的主顾,伙计也是头一次伺候。
  “凉粉炒馍之外再加三坛梨花白。快!”铁无双坐下。
  “两位爷这大早上就开喝了?”伙计问道。
  “小酌精神好,大醉没烦恼,去给我把天字三号房的燕少爷请下来。”铁无双道,随手木桌上甩出一一锭银子。
  “大爷,您说那没好脸色的燕少爷,他起早把自已房钱结讫,走了。”伙计眯眼一笑,殷勤地袖口一抹桌面言道。
  玉摧红打个哈欠,只吩咐伙计速速上酒。这客栈位居要道,后厨备货甚足,伙计很快用菜式堆了一桌。
  铁无双陪着师父干了三碗,这才问道,“燕少爷怎么走得如此仓促。”
  玉摧红道,“应该还是嫌筹粮之事麻烦。”
  大师傅手艺不错,鹿肉酥烂而驴肉鲜香,铁无双连连起箸,边吃边大声道,“将钱买货,遣人差送,这又何难,铁某随后便联系十几家粮行,七八间客栈,大把银子砸下去,几十大车米面不是手到擒来一般简单。”
  伙计听了,躲在玉摧红身后偷偷撇嘴,先被较远处的掌柜子狠狠瞪了一眼,慌忙走开。
  玉摧红笑道,“此事分人,一如你铁大先生,几十年数银子挣银子,一厘一毫出入尽心,一如他燕公子,十几年拿银子花银子,从不知柴米油盐为何物,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
  铁无双受到肯定,呵呵大笑着又找玉摧红碰了三碗。玉摧红道,“我们的燕宝宝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虽然如今他也算游历江湖,不需开口就有人不断塞银子与他花用,他哪会理解挣钱的苦楚。”
  铁无双挠挠头,言道,“投胎还真是个技术活儿。”
  玉摧红一拍铁无双的肩膀,言道,“他如今有正事在办。”
  铁无双大眼一转,言道,“难道说裘三两被我们燕大少惦计上了?”
  玉摧红道,“裘三两也是以剑而闻名,如此高等级的对手,燕宝宝怎会放过。”
  裘三两与燕归云虽有正邪之分,却同是江湖中最年轻出色的剑客,二人相遇难免一战,玉摧红和铁无双如今也只能祝他两人各自多福了。
  玉摧红敬了一碗,狡黠笑道,“铁大先生向来办事得力,此次筹粮我就做个副手,凡事唯你马首是瞻了。”
  顺手间便将筹粮重担推在铁无双的肩上,铁无双中了师父的设计,也只能苦笑喝酒。
  考虑到中秋一过,西北逐日降温,难免引至粮商抬价,饭后出事,二人打马出门,直奔各城粮行。
  大明自建国起,其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严重边患。明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把九边重镇连成一线是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其中连接无数箭楼,关隘,大城大镇,兵丁驻守其中,或百十人,或千百人,或万千人马,集腋成裘,积沙成塔,汇成数十万边关将士,成为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其中又以宣府,大同最为重要。
  只是边关地处偏僻,战事又多,兵将人多,普遍缺粮。于是当朝据此改造盐引制度,加以补充。
  盐引有价,因为盐业的买卖与运输,都不能没有盐引。盐引的用法关键在于如果商户合法贩盐,就必须先向官府购得盐引。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称为“引纸”,前卷存根称为“引根”。
  食盐业历来由朝庭垄断。这种做法始于春秋时的齐国,始作俑者是管仲,
  宋代之后又逐渐形成了“盐引制”,即商人花钱购买盐引。
  明代,由于边关缺粮,执行“开中法--盐引代币”∶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
  按明代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明史·盐政议》指出,当时的盐业内资本非常集中,“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这还不算“私盐”的交易额。
  要知道,明王朝每年全国的税收总额平均不过“一千万两”。盐引“一本万利”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明朝时期,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洪武四年(1371)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报中是盐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府大同,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根据明朝政府的需要,除用粮米换取盐引之外,有时也可用布绢、银钱、马匹等换取,但以粮换取是主要形式。
  宪宗成化年间停止各边开中法,令盐商于户部、运司纳粮换取盐引。当时,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败,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改革盐法以弥补国家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孝宗弘治时,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因此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商屯迅速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这是后话。
  此事讲来复杂,众看官只需知道,宣州最为重视盐引,自建府以来,距离京畿最近,从朝中取得巨额盐引最近,故九边之中集粮最多,集散九边最为便利,所以大盐商最多,粮食贸易最为发达。
  铁无双在师父手中接下来购粮的差事,进城之后便与章记粮行商洽,章记粮行老板考虑到今年风调雨顺,粮农的收成应该不错,粮食揽收难度不大。双方草签合约之后,铁无双放足定金预购,只待秋收之后准时提货。
  因为预定至提货运粮之间有一个多月的间隔,玉摧红外出另有安排。
  剩下孤单单的铁无双厌弃宣府大城城中嘈杂,淮备另择一处远离市集之外另外租房居住,几番挑选之下,选中一处别院,面对平原而背靠大山,风雅倒是不论,果然敞亮清静。听闻是个叫岳增的盐商所建,居住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快,岳老爷干脆进城避祸,别院半荒废至今,终于遇见铁无双这笔主顾,所以租金方面半买半送,价钱极为公道。
  铁无双细问不快之事,留守的门房只说与附近的山贼有关,支支吾吾不得其详。铁无双何等样人,岂是小小山贼胆敢滋扰的,哈哈一笑之后再不追究,只丢下银子吩咐准备酒菜。
  那房主岳增银钱充足又懂享受生活,别院之内备货极齐,门房迅速弄出四冷四热盘佐酒,铁无双拉着他喝到明月初升。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