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甘楼梦 / 第七十九章 大清朝“闭关锁国”的误区

第七十九章 大清朝“闭关锁国”的误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同时,清朝的民间贸易也十分发达。中国东南沿海向有“船不通则财用竭,米不足民多菜色,故忧在外洋”。即便在康熙海禁期间,闽粤各省滨海人群为了生计,“走险窃出”一直没有停止,“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开海之后,贸易更是络绎不绝。据两广总督称,“出洋贸易者,惟闽、广、江、浙、山东等五省之人,而其中闽省最多,广省次之。此等之人,皆挟赀求利”。仅乾隆十七年冬至次年春天,由闽海关“先后出口计六十五只”。“富家巨室争造货船,游手惰民竟充贩客”,“江海风清,梯航云集,从未有如斯之盛者”。
  因此,用“闭关自守”来形容明清两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即使适用于官方贸易,也决不适用于民间贸易。另一观点称,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海外贸易额比大宋朝和大明朝是有发展的。
  清朝海外贸易政策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直接继承于明朝。清朝由入关开始就基本继承了明朝关于外国来华朝贡贸易的政策,即使海禁时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往来。如《粤海关志》记载,广东由盐课提举司兼管市舶提举司事务,办理贡舶事宜。清朝无论对于本国商民的出海贸易,还是外国商民的来华贸易,在具体待遇上也都比明朝有很大的改善。
  清代中国的国家机器和官僚体制严重依赖白银的大量进口,拉美白银一旦大规模减产,即波及清朝的货币体系和社会稳定,反过来说明,清代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
  不可否认,清朝在对外贸易中的一些限定中外商人贸易的措施,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其中包括设定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限制,如出洋“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只许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等。对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进行限定,如“禁商贩米出洋”,鼓励洋米进口等。以及制定了防范外夷的条例,对外商在华活动加以防范和限制,等等。
  但这并没有减弱清代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18世纪中国的国家机器和官僚体制,要依赖白银的大量输入才得以正常运作,平均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在180-768万两。这些白银主要来源于拉丁美洲,大量使用拉美白银使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经济。学者林满红指出,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引起全球白银供应减少。白银减产进而刺激了印度鸦片对中国的输入,加之中国茶叶、生丝等在世界市场的萧条,最终导致清朝爆发银贵钱贱的危机,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促成“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