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鬼狐夜话 / 王云喜配鬼仙 三

王云喜配鬼仙 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
  嫂子见姑娘走了,急忙进屋,拿起一块点心就往嘴里填,闻着香,吃起来更香,她从来也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呀!王云喜说:“剩下的点心就给哥哥留着吧,着大概不是凡间的东西,是天上的点心吧!”
  嫂子带着剩下的几块点心,一遍啧啧称奇,一边回味着刚刚的味道,回后屋睡觉去了。王云喜也放心的睡觉了。
  哥哥外出置办货物,去了半个来月,这天上午赶回来了。到了自家门前一看,门窗上得闸板还没打开。轻轻的敲了几下门,没有动静,再使劲的敲了几下,还是没有动静。哥哥以为弟弟一个人顶着这个铺面,太疲劳了,年轻人觉又大,睡得太死,就绕到后院,去叫后门。叫了一阵没动静,又接着敲门,门还是不开,只听他的媳妇说:“云喜,别闹了,我怪困得!”
  后屋的门没叫开,哥哥又返回大姐,去敲柜房门,敲了半天,只听王云喜说:“嫂子,别闹了,我怪困得!”前屋后屋,往返跑了三趟,也没叫开门,听到的都是那么一句话:“云喜,别闹了,我怪困的!”“嫂子,别闹了,我怪困得!”哥哥不禁起了疑心,生了气,冲着后屋的房门,猛地踹了一脚,门插棍儿直接就折了,门开了。他媳妇儿也惊醒了,睁眼一看,是掌柜的回来了。她急忙起身搭话,掌柜的没理她,只是气狠狠的说:“给我炒菜,烫酒!”随后从碗架柜里拽处一把菜刀,摁在缸沿上“咔哧咔哧”地磨了起来。菜炒好了,酒烫热了,他把菜刀坐在屁股底下,捏起酒盅,“吱溜吱溜”地喝了起来。喝闷酒容易醉呀,他喝得又急,不大工夫,醉了。身子往前一仰,“呼噜呼噜”睡着了。这工夫,媳妇从他身底下抽出那把磨得飞快的菜刀,跑到前屋报信去了。
  王云喜三天三夜没睡好觉,太困了,睡起来就是那么沉。刚才,他在睡梦之中,几次听见敲门,都以为是嫂子来了呢,所以回答的都是那么一句话。最后听见门敲的特响,翻身下地开开门,没见着人,他就舀上一盆水,洗起脸来。正在这时,见嫂子慌慌张张的跑进屋里来,忙问出了什么事情。嫂子一说,他被吓呆了,两个人回忆起刚才的情景,都害怕起来,知道是哥哥起了疑心。这可怎么办呢?楞了一会儿,嫂子想起来了:“云喜,那个高巧儿昨晚临走的时候,不是告诉你,又什么为难遭灾的事情就冲着东北角叫她三声吗!”
  是呀,王云喜被提醒了,急忙冲着东北叫了三声“高巧儿”。
  还真灵,话音刚落,高巧儿站在眼前了。只见她笑呵呵地冲着叔嫂二人说:“大嫂、大兄弟,你们别犯愁啦!”说着冲门外一指,“看,是谁给你们赔不是来啦!”
  这工夫,只见哥哥满脸愧色,带着笑容,走进屋来,拉着王云喜的手说:“好兄弟,都是哥哥不对,多亏这位好心的大姐,刚才对我说了这三个夜晚的事,不然就错怪了你们叔嫂二人,还险些出了大事呀!”
  王云喜又伤心,又高兴,被感动得落下泪来。嫂子也觉着挺委屈,“吧嗒吧嗒”地淌起眼泪来。
  高巧儿看这三个人悲喜交加,都闷在哪里说不出话来,就说:“事情弄明白了,都应该高兴啊,我该走啦!”随着话音,人不见了。
  由于这场误会,哥哥总是觉得对不起弟弟。王云喜虽然没怪哥哥,可是心里也多少觉得有点不是滋味,认户的哥哥总是不如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呀!
  虽然发生了前面的事情,可是日子还是照样过,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正月初三这天,哥哥置办了一些高点,要领着王云喜去看望多年没登门的远房姑姑,顺便也散散心。哥俩走了二三里路,来到了姑姑家。见了姑姑,哥俩一齐跪地百年。随后,哥哥对姑姑介绍了弟弟的情况。老太太一面听着侄儿的介绍,一面仔细端详王云喜,还不住地咂嘴称赞,夸这个认户的侄儿长的好,懂人情,又礼貌。又问有媳妇没有,哥哥说,还没有。姑姑一听,心里更乐乐,嘴里自言自语地说:“这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啊!”接着,姑姑对这哥俩讲了一段十八年前的奇事——
  “十八年前,我去坟地给你们姑父上坟,从坟地里捡回一个小女孩,一来二去,拉扯大了,成了一个大姑娘,长得天仙似的,聪明过人,心灵手巧。这两年,登门求婚的人接连不断。可是不论穷家富户,不论人品如何,她都是摇头闭嘴不答应。”
  “今儿个,你们哥俩来了,我看小侄儿人才出众,相貌非凡,或许她能看中啊!”
  说话间,姑娘从外边回来了。王云喜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姑娘冲他微微一笑,没说什么,转身就到外屋做饭去了。王云喜心里不住琢磨,这个姑娘怎么跟前段时间见到的那位高巧儿一模一样呢?这样美貌俊俏、温柔典雅的姑娘上哪儿找去呀!一旁的哥哥看这傻弟弟的劲儿,一下就懂了,赶紧对姑姑说:“我看这两人也是天造地设呀,姑姑既然同意这门亲事,就看姑娘的意思了。”吃饭的时候,姑姑一提这门亲事,姑娘脸红了,笑呵呵地借故到外屋烧水沏茶,大家不由得都笑开了花,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吹吹打打,欢欢乐乐,新媳妇娶进门来,这一对年轻人结成了美满的因缘。
  自从新媳妇过门,人财两旺,生意更加兴隆,诸事遂心如意。买啥啥快,卖啥啥挣钱。一年之间,买卖做大了,成了这个镇子上头排大商号。转过年来,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天,媳妇看出王云喜面带愁容,便问他有什么心事,王云喜不言语,只是打咳声。媳妇说:“你不说,我也知道。”
  “你知道什么?”
  “你是不是想家啦?是不是想念亲哥哥啦?”
  王云喜点点头,叹了一口气说:“咳,我已经离家三年了!我想回到生长我的那块土地上去。可是,这里的哥哥、嫂子待咱们这么好,我不好张口啊!”
  媳妇说:“别发愁,让我去说吧!”
  哥哥、嫂子听他们说要走,都掉泪了,舍不得让他们离开,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落叶归根,谁不思念故土家乡呢!哥哥给他们雇了一辆二马骡子车,给拿了好多银子和绸缎布匹。临走之前,小两口去拜别了那位既是养母、姑姑,又是岳母的高老太太。走那天,哥哥、嫂子送上一程又一程,相互之间,嘱咐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一直送出老远老远,这两对夫妻才挥泪而别。
  坐车总比走的快啊,晓行夜宿,非止一日,这一天,总算回到离别三年的故乡。
  王云喜的两个哥哥正在田边耕地,远远瞧见一辆二马骡子车,马摆銮铃,“叮当”直响。车上坐着一男一女,穿得像缎棍儿似的。这是谁家的阔亲戚?这么荣耀,这么阔气!看着看着,只见车夫打了一个响鞭儿,车一拐弯,奔他们家方向来了。大哥说:“老二,我去看看,这个车是不是走错门了。”大哥跑到眼前一看,是云喜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媳妇。乐得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边摆手招呼老二,一边冲家里喊:“云喜回来了!云喜回来了!”二哥一听,撂下手里的活计,跑了过来。王云喜早已下车,来到两个哥哥面前,施礼问安。不一会儿,车到家门口,大嫂、二嫂也都出来音节。这时,王云喜指着兄嫂,给媳妇一一做了引荐。两个嫂子一看云喜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又领回一个漂亮媳妇,嘴里不住称赞:“还是年轻人有出息啊!外出三年,衣锦还乡,又带回这么写金银财宝,准是发了大财呀!”
  从此,这哥三个、妯娌三人,就在一起过上和和气气、欢欢乐乐的好日子了。
  “后来呢?”
  “后来呀,那就是另外的故事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