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玫瑰夜之毁 / 玫瑰:夜の毁第十三章 玫瑰与青春

玫瑰:夜の毁第十三章 玫瑰与青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玫瑰:夜の毁第十三章玫瑰与青春
  苗洪著
  在我十八岁那年,差点成为某警官学校的学员——但是我却并不遗憾,比我小三岁的弟弟与浩在四年之后替我实现了就读警察学校的夙愿,并且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官。在我们的这部作品中,除了他负责楚紫的案件之外,我基本上没有给他安排更多的情节及篇幅让他有太多的出场机会。作为警察,代表着公正,理性及正义,实际上如果过多描述他的话很明显就会涉及到他作为青年一代许多缺乏价值理性的东西。在我们这部几乎可以定义为典型东方式的悬疑作品中,实际上最突出的展示还是如何描述青春这个主题之上。我们几乎将所有人物的描绘起点都聚合在年轻与经历,年轻与精神,年轻与品行,年轻与时尚,年轻与叛逆,年轻与自由方面的思考区间。而玫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非常复杂的花语语系,除了她先前所代表的那些美好,爱情或纯洁之外,它还会让你记住你年轻的模样。因为她曾经见证过你的年轻,见证你在那个初春的季节向爱人或情人赠送玫瑰的情感盛典。无论你是国王或者说是平民,玫瑰是你关于爱情及青春回忆中永恒的实体。
  尽管我是一个八十年代头班车的女性,实际上距离楚紫,山戊之间的价值坐标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上出现了一个关于我们这部小说创作的本身问题。一个中年作家如何描绘年轻人的青春世界。而这个问题却是许多作家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我在这部小说中在进行关于青春的描述时,尽量以当代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来衡量楚紫及山戊的心理曲线及精神层面。而与此同时我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到在描写山戊时所出现的一个非理性问题。
  从地域层面来说,山戊明确是一个在贫困山村长大的孩子——实际上这个描绘机制非常复杂。山村与城市的距离差距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问题,但是,在这种广义式的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精神差异,物质差异之下如何看待两者个体成员素质的价值的及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另外,混杂在城市大街小巷流动人群中的山村青年,无论是时尚度及颜值方面都不属于城镇青年。这种来自个体的特殊展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预示着城市与山村外在距离的差距在逐步边缘化模糊化,在两者之间你根本找不到比较精准的比较坐标。而实际上,如何展示当今青年一代的精神境界及外在修养,仍然是我们目前文学创作中的盲区——他们已经不知在现代的文学艺术如何刻画进城青年的形象。而时间追溯到非常邻近的前一段时间,这种文学的描绘一直处在两难之间。这个描绘机制在从前来说似乎是非常简单及脸谱化,仅仅从外表的装束,你就知道作家在写一个农村青年来到城市的格格不入及衣着的落户。但是现在,当满大街的青年穿着一身补丁一个比一个多的服装走上接头竞相比旧时,您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描绘一个农村青年在城市的具体出场是如何的状态。而当我们的作家发现这一严重现象时,就干脆抛开这种题材不写,直接将文学创作的视野或者说单纯的集中于乡野或者集中于喧嚣的城市。如果干脆这两者都不想要的话也没关系,您可以虚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街道属于自己的乡村去展开所有的文学叙事。
  网络文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体现出青春元素,现场的元素,极限的元素。有些人是在以青春挑战现实的高度及高空,而有些人则在以青春挑战着思维的极限及灵魂的高空。青春与现场是网络文学的重要属性。而在我们的这部作品当中,首先就是以这两种元素作为文学的重要主题。如果仔细回顾我们的作品,关于青春层面的刻划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局面。尽管我们对楚紫及山戊,或者说与浩的帅气作出比较直观的描绘,但是这种关于他们帅气及青春的认同及联想却是一直客观的存在。在我们的比较早期章节中,曾经使用了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来形容他们的所谓帅气与时尚,而时尚永远在路上,你永远也跟不上时尚的脚步。或许昨晚还是旗袍一统的世界,早晨起来就变成了满街的对襟式老式棉袄。您永远别去怀疑落伍的价值,曾经有一个时期,当高档运动鞋一文不值的时候,满大街小巷都是一个鞋底比另一个鞋底低的布鞋世界。而仅仅三年之后,当青年们发现这种平底鞋在衬托身材曲线的时候远不如运动鞋亮丽陡峭的设计更能显示出青春的霸气与动感——毫无疑问的,运动鞋的时尚风潮卷土重来。曾经有一个男孩对我说,所谓的时尚就是使你永远无法知道早晨起床的时候你要穿什么衣服上街。
  青春是只能被挑战而不能描绘的概念。当子影第一次担纲主演《睡美人》的时候,本来善良美丽的公主却一直在眼神中透露出更多的青春的张扬及对整个世界的藐视。这不是她由于年轻而无法理解沉睡百年公主的压抑感与解放感,而实在是因为年青的本质无法遮蔽青年演员眼神中的那些叛逆与张扬的元素。在八十年代中期,电影厂曾经尝试将子影演出的舞台剧制成胶片永远保存,可是对于二十出头的子影来说,年轻的犀利本性无奈最终难以逃脱特写镜头的近距离挑剔,所以直到现在,尚无由中国芭蕾演员演出的《睡美人》电影版本。这或许是个遗憾,但是又不能算作遗憾,青春是永远不能审判的罪行。
  青春永远是一个属于速写的艺术而不是油画。当我们随意在某个角落看见一个男孩在为行人免费办理信用卡的时候,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被定格的艺术画面,因为一分钟或者说更短的瞬间之后,他就收拾起那些办理信用卡的家伙不翼而飞。你永远不知道青春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即便在你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知道自己的所谓青春是什么时候随风飘散的。别以为青春就是一幅恒久远的油画,所以,蒙娜丽莎的模特就是找了一个年纪在三十岁以上的女性。即便现实中的蒙娜丽莎不是这个年纪你也没办法,因为青春是不愿呆在画刊里的怪物。无论是维那斯也好,天上的圣母也好,她们的模特永远只能是告别青春的模特。这就是残酷的青春,青春里永远没有固定的价值,昨天他或许是一个担心老人碰瓷而不敢前去搀扶的无道德独行侠,而第二天则就有可能撕开担心被讹诈的遮羞布将一个摔倒在地的老人扶起来并送往医院。这就是青春,永远没有被审判的可能,也永远没有成为标榜的可能——青春永远是流动的风景,既不让你抓住不放,也不会让你在原地等候。
  你永远别去尝试揭开青春的面纱,也永远不要强加于青春任何的面具,在我路过某高校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一个失去一条腿而又装上金属假肢的男孩,在学校边的公交站候车厅旁边,自弹自唱着张雨生的《大海》——我曾经自作多情的为他遗憾,如果他没有失去一条腿的话,他今天可能就是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学生。我甚至在想,他是否也和未成年时的山戊一样,渴望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而楚紫的卡宴也可能是他人生中的另一种目标,或许,他曾经做过一个成为警察的美梦,或者说,成为《睡美人》中英俊而勇敢的王子,或者说,将来他会为自己的唱片发行举行首发式——当然,实际上,他或许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渴求着过往行人递到他手里的钱够不够今晚的一顿饭,或者说是否有一个好心人会收留他过夜,而第二天太阳依旧是新的。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这些欲望,他并不缺钱,他仅仅是用高昂的歌声为青春呐喊。别以为他是孤独的,因为我每次看见他演唱的时候都在灵魂去演唱,去演绎大海的沧桑与气势磅礴。后来,我又发现,他总是在这所学校的周围地段演唱而很少去别的地方演唱,因为这所学校是一家师范大学,是培养教育老师人才的学校。我想,我所有的东西只不过是我的主观强加。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演唱基地,是因为他相信这个培养教师人才的地方,必然是最善良的地方。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依赖就足以使他度过每个寒冷的冬夜。
  青春不是肢体的健全就能演绎的风景,而是用灵魂的力量去填补风景的空白。子影曾经收过一个断腿女孩作为自己的徒弟。而这个女孩连走路都无法走稳,更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舞蹈演员。楚紫曾经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子影说,你以为芭蕾是技巧的世界吗?世界各地每年的舞蹈毕业生有两千万,可是真正胜任主角的女演员,一个城市都可能找不到一个。经典《春江花月夜》的扮演者整整独霸舞台五十年,你说它是权威垄断吗?如果你能超越,下一个霸主就是你!舞蹈是用灵魂演绎的东西,如果凭技巧,任何一个芭蕾演员都几乎拥有飞崖走壁的功力,可是,她却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天使。后来这个女孩经子影的指点,成功演出了新编芭蕾舞剧《海伦》。你无法听见一个断腿女孩与海伦灵魂交流的对话。海伦在遥远的失明世界里给她力量,给她意志。如果用一个四肢健全的女演员扮演双目失明的海伦,我想这个活蹦乱跳的海伦应该不是假如世界给我三天光明就安心的海伦,而是武艺高强的白发魔女。
  我曾经希望在这部作品中设计一个子影和现代时尚明星会面的场景来衬托这种芭蕾艺术的强大魅力及芭蕾演员独树一帜的明星气质。可是后来实在想象不出那些时尚的明星在气质上有什么交汇点存在。子影是一种蓝色的美丽,紫色的高贵,黑色的神秘,白色的脱俗,青色的犀利,黄色的安逸,橙色的张扬,是一个整体色彩的组合,而这种完美无缺的组合,应该说还没有任何一位明星可以超越。不是肩膀太宽,就是中间粗两头细的体形就是活像个大鸭梨那样被生硬的固定在那里。
  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子影身上,或许就是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子影身上也并不过分,因为她是嫁入豪门的女人。而她嫁入豪门的时候,已经并不年轻并且已经有过N次的其他婚史。我们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关于如何体现子影从学生时期到老年时期的女性本色。我们曾经希望在这漫长的时空跨度中寻找她再婚N次之后的情感态度,可是除了被重叠的往事之外,根本力不从心。并且这个力不从心的机制范围特别宽阔,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力不从心。描述女性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可是,这些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关于未来命运发展的预定性主题明显的摆放在作品的每个细节。我们不能与祥林嫂相比,她所生活的年代就是促成她命运各种不同类型曲线发展的逻辑性因素;我们也不可能和八恭杉子相比,在即将面临法律严惩的关键时刻,她选择以人性审判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也不可能和苦菜花中的母亲相比,她是一个在战争中逐渐觉悟的女性;我们也不可能和蝴蝶梦中那个从来没有出场的女主人相比,实际上她的悲剧色彩与其他女性相比之下更加强烈,仅仅是因为对自己身患绝症的恐惧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笔下的子影就不存在促使她最终将走向哪种结局的逻辑性前提。
  但是,这里所出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我们对子影命运曲线的创建,不是建立在她本身命运的轨迹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楚紫死亡之后的界面上。当然,也可以说是截面,可是这个截面对我个人来说,不是不恰当,而是有种怪怪的感觉。因为从逻辑上来说,楚紫的死亡仅仅属于他个人的独立层面,与分析子影的心理曲线不构成直接关系。我们为子影的出场设计过很多方案,曾经一开始准备使用顺序的方针描述她一生命运及精神的轨迹。
  但是,如果这样处理作品的结构,就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假若按照这个正常的顺序去描写的话,是什么样的条件及外部环境促使了楚紫的死亡呢?如果按照这样的安排,楚紫死亡的文学概念时间就不好把握。而另外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果按照正常的顺序描写的话,似乎就是把子影先前所有的个人经历都成为楚紫死亡的推动力或者说是导致楚紫必然死亡的所谓逻辑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楚紫的死亡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产生阿毛死于狼口中的文学效果。这样处理的方针根本无法通过。如果处理成《人证》那样的模式也不能成立,因为是母亲直接杀害了自己的孩子,而子影与孩子之间并不构成直接杀害的关系,所以,关于楚紫死亡的事件在如何导出的问题上明显出现了很多不能按照正常逻辑推理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故事总得要继续。在谈到楚紫死亡之后故事如何继续的问题是,不仅非常复杂也非常充满自相矛盾的地方。
  实际上当我们的视野中出现楚紫死亡的事件之后,在如何发展故事的后续情节页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即便是文学大师也许没有遇到的难题。那些大师们无论思想如何在作品中驰骋纵横,首先都为自己先找到目击者那样的证人角色来和他一起讲故事。而我们这部作品的难点就是没有关于故事发展的串联因子始终都不存在。除了口述,回忆等能够起到故事承上启下作用的技巧我们实际上都用到了。而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竟然不知道子影将两个孩子的骨灰到底安放在哪里。但是,假定骨灰就放在家里的话,这种推理也可以说得过去。其中不知道骨灰放在哪里的原因实际上也非常简单,因为仅仅只是我没有看见才不知道它们在哪里,而子影肯定知道,但是,至少她现在并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他们被安放在这所别墅的哪个角落。
  死亡其实是个奇迹,它能够在关于死亡真相的解密过程中看见比死亡更加惊心动魄的更高级更高层的真相。甚至,我们可以从一具尸体那里看得间死者在充满青春活力时代的模样及他的青春印象,将死亡与青春相提并论的文学主题几乎是绝无仅有,可是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我们的两个男主都是殁于青春活力的时代。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