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春风吹来满园春 / 三十

三十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2002年那个夏季,是中国足球迷最为狂欢的一个夏季:中国男足在一个名叫米卢的老头的带领下杀进了世界杯。进入世界杯后,只要大伙儿打开电视,就看到那个老头儿举着一瓶酒。狂热的国民让那瓶酒的品牌一下子畅销了起来。胡松莱深受启发。
  一年多来,胡松莱和他的团队成功的研发了一款轻卡。轻卡是介于农用三轮和卡车之间的一款车型,既有三轮车的轻便,又有卡车的动力,既弥补了三轮车行驶过程中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又解决了卡车体积大停车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胡松莱的轻卡外形精美,与同产品相比观赏性强,推向市场肯定能够大卖。在取名字的时候,胡松莱颇费了一番脑筋,因为他要立志打造打造一款能够让人一听就能记住名字的轻卡品牌。思来想去,他决定用自己的姓名做文章。起初他想取名“胡驰”,谐音就是“胡氏”,可是这名字好像不太适合轻卡,于是就用了自己名字中的“莱”,取名叫“莱驰”,为此,研发部裴军还开玩笑说,干脆叫莱斯劳斯算了。
  轻卡研发成功后,胡松莱和裴军重整了销售渠道,将原来全国各地的莲花经销商召集在一起。人都是有感情的,在莲花被临市厂家并购以后,他们就干得特别憋屈。本来他们就和临市品牌有矛盾,以前为了争夺市场天天战斗,而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却和他们搅和在一起,依然还在为了市场份额战斗。因为自己是被并购的品牌,所以临市品牌的经销商趾高气昂,甚至对顾客说:“他们的品牌好,怎么能被我们并购?好的品牌能经营不下去吗?”
  一下子,莲花的销量锐减,莲花经销商们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不说,还苦不堪言。在他们心里,胡松莱就是他们的老板,莲花的发展就是胡松莱一个人的功劳,是胡松莱让他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所以当他们听说胡松莱要购买莲花的时候,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但是却失利了,他们感到很惋惜。后来他们继续经营莲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情怀,他们坚信胡松莱不会倒,看到莲花就看到了胡松莱。胡松莱东山再起了,他们决定同胡松莱的“莱驰”并肩战斗!
  受到米卢的启发,在世界杯转播期间,人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广告:“莱驰汽车,为中国队加油。”胡松莱做了两条片子,毕竟以中国队的实力,是很难在巴西,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这个小组突围的。所以当中国队小组没出现的时候,广告又改成了“莱驰汽车,和中国队一起奔向未来!”
  那届世界杯,虽然中国队没能为球迷带来惊喜,但是这两条广告却给“莱驰”轻卡带来了惊喜。短短一个月的销量就是前六个月的总和。而且在年底,轻工部得的评选中,“莱驰”轻卡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胡松莱就在每辆轻卡的前挡风玻璃上贴上了有遮阳功能的贴纸,上面写着:“‘莱驰’轻卡,荣获轻工部评选第一名”。这个因在车体上的广告,无疑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它胜过任何一个广告,毕竟品质是最好的证明。2003年底,“莱驰”轻卡,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画面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这无疑又为销量增加了筹码。
  2003年是胡松莱的幸运之年,轻卡销量达到了120亿,实现利润15个亿,上缴利税过亿。不但成为了市里的明星企业,还在民营企业评选中位列100强,农用车中排名第二。一时间,胡松莱成了两会代表,而且在两会报道中还接受了采访。
  胡松莱成功了,经销商们奔走相告。但是成功了的胡松莱异常的低调,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还经常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在流水线上劳作,几乎每一个工人都见过他光着膀子在车间的情形。一次某领导突击视察,看到胡松莱正满身油污的在车底检修改良了的轻卡发动机。领导很吃惊,问:“你还亲自到一线?”胡松莱擦了擦汗:“您还说我,您不也亲自来到这里视察?对于您来说,我们不就是第一线?您都如此,我哪敢偷懒?”领导哈哈大笑,虽然明知是恭维,但是听起来是那么的受用。
  每个在胡松莱身边的人都感觉出他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桀骜不驯,不再不食烟火。胡松莱成熟了,这份成熟的取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为什么。
  成熟后的胡松莱雄心依旧在,经过半年的努力,胡松莱的“莱驰集团”成功上市,当天国家轻工部的领导都莅临祝贺。
  与这边风景独好不同,莲花却已经风光不再。当天晚上,省新闻播出“莱驰集团”上市的新闻时,看到胡松莱在接受采访,莱驰的员工和莲花的员工看到这张熟悉的脸庞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了。
  后来为了振兴经济,由市政府出面,莲花公司扩建,上了轮胎流水线,但是经营依旧惨淡。在市政府换届之后,有人提出建议,将莲花公司卖给胡松莱。这样胡松莱的莱驰集团经营范围成功拓展。
  2002年年底,王兆民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人就是于靖文。他出狱了,他失魂落魄的站在王兆民面前,衣服破旧而皱巴,脚上的破皮鞋布满灰尘。
  于靖文案在本市曾经引起了巨大的震荡。牵连进去的官员上至副市长,下至王耀武等平民。其中一个副市长为了吃回扣,竟然让全市的教育系统每人捐款200元,最后被判处死刑。这些款项最后被分到了各个县区,由财政按照3%的利息全额发放了下去。正当大家都认为于靖文必死无疑的时候,造纸厂却在于靖文被抓前因为操作不慎发生了一场大火,所有的证据被焚烧一空。
  “我需要你的帮助!”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是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能不能给我个理由?”王兆民语气也很平淡,但是语气中充满了威严。
  “因为我们是对手,因为我们惺惺相惜。”于靖文淡淡的语气中充满了杀机。
  “你需要多少?”王兆民面部轻松地问。
  “800万!我看中了一个商场,我想把它承包下来。给我一年的时间让我东山再起!”于靖文淡淡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好,一言为定,加油,朋友!”王兆民伸出了手。
  “谢谢你!”于靖文笑了,也伸出了手:“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有朋友,但是今天我很荣幸的告诉你,你是我的朋友,一个令我敬佩的朋友,虽然我们不是合作伙伴!”
  望着于靖文的背影,郑丽芬问王兆民:“为什么,为什么要帮他?你这是养虎为患。”
  “我需要一个对手来激发我的斗志,我不想安逸的活着。你知道鹿和狼的故事吧?我不想做那只安逸的鹿。”王兆民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于靖文走出了王兆民的家,在无人看见的地方,向王兆民家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于靖文要承包的商场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曾经是市民的购物天堂,川流不息的人群让这里的售货员应接不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今辉煌只是代表着过去。王兆民是在出狱的时候听到别人说这里要承包出去的。他先去逛了一圈,仔仔细细的看了柜台的格局,然后做到心中有数,便联系了这里的经理洽谈承包事宜。经过交谈,一个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一个月后,商场重装开业。在这一个月里,于靖文缴纳了十年的承包费600万,另外花一百万重新装修了商场,让人一进入就觉得很高档,然后改变了柜台的格局,一楼分为三部分,成倒“T”形状,北部是洗化用品专区,是“T”的那道横,然后洗化用品南部分为东西两部分,走廊是“T”的那道竖,走廊的西边是生活用品,诸如烟、酒、以及厨房用品,饮料,育婴品等;走廊东边是黄金首饰,手机,小家电专柜、这样一进来,顾客就对布局一目了然,不会像以前那样有杂乱感。二楼是服装鞋帽专区,分为男、女、儿童三个专区,布局同一楼一样,北边是儿童,南面的西边是女士,东边是男士。三楼就是家电类,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商场里的柜台实行承包制。在这一个月里,于靖文走访了本市大大小小的门面,像疯子一样,见面就跟他们谈理想,谈未来,核心就是一个,要想发家致富,就把你的店面加入到商场里,那里是你施展抱负的舞台。而且他还跟商场商户谈了一个优惠条件,第一年不收柜台承包费,只缴纳销售额20%的销售提成,并且承诺他们在商场里的货物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提价20%。本来小门面就不太赚钱,而商场柜台的面积跟他们门面房差不多,柜台承包费却便宜很多,第一年又不收费用,况且那个时期,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商场里的货物质量有保证,所以半个月后,商场的柜台就销售一空。在接下来时间里,于靖文将剩余的一百万全部投放在了市内各个频道的有线电视台做广告。
  就这样,开业第一天,商场的销售额就过了五百万。接下来于靖文又实行了购物卡制度,这在本市还是首次,凡是持卡的顾客,购物享受5%的优惠,同时购物卡充值100元,优惠3%,充值200元,优惠7%,五百元优惠18%,一千元以上优惠40%。政策一推出,就引爆了市民的充值热。仅此一项,每月的购物卡,于靖文就能坐收1000万的固定现金流。
  半年后,于靖文又到市里的各个区县,采用同样的方法收购了一些不景气的商场,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
  不可否认,那个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刚刚形成雏形,刚刚富裕起来的国民,在经历了计划经济过程中物资紧缺的禁锢,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资充足局面,消费意识也不成熟。因此那时期的中国,人们一边说着“酒香不怕巷子深,信什么也不要信广告”,一边在消费的过程中睁大双眼去寻找自己电视上看到的广告商品。哪个厂家广告投放的多,哪个商品就会受到欢迎。而中国的广告催生了太多的奇迹,比如宝洁公司、娃哈哈、哈药六厂。当然也催生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品牌,比如秦池、孔府家酒、爱多等。所以,那个时期的第三产业,谁如果在服务上稍微包装一下,服务好一些,优惠措施多一些,谁就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轰动一时的亚细亚就是如此。
  于靖文一年后将800万连同200万的利息一起还给了王兆民,王兆民却只收了800万。
  他将200万推到于靖文面前:“这200万我不要,利息也没这么高。我真的想帮你,并且希望在经营中,产品质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会的!”说这话时,淡淡的语气里不光有杀机,还有挑衅。
  2004年,于靖文的同犯王耀武出狱,于靖文便在本市率先了引进了超市模式,将商场里的日用百货全部放到了超市里面,由王耀武负责。
  很快,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受到了市民的欢迎,那可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购物方式。
  无疑,2002年,2003年,于靖文就像一只厚积薄发的黑熊,在疯狂地猎食自己意中的猎物。然后进行储备,为自己的冬眠进行储备。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