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这个小偷不太冷 / 第一章 城西汤神父

第一章 城西汤神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场雪纷纷攘攘的一连下了几天,真是让人没有一点儿脾气,况且在家守着碳盆都嫌不够暖和呢,更别说上街溜达去了。若不是有急事,估计没人愿意出去遭那份儿罪去,不过生活还得继续,总有些人是要出门的。在出门之前首先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漏不得半点风雪进去,在外只露出两只眼睛来看路,然后一头扎进那个模糊的银色世界,不是世人不享清福,而是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
  有人出门,就会有生意做,所以很多买卖铺子还是很早就开门了,尤其是药铺和米店,想想也是,生活中谁能离得了药铺和米店呢。只不过你所看到的那些买卖铺子的门板都是虚掩着的,你若是对着那些干枯的门板重重的砸上几拳,估计很快就会有伙计客客气气的来给你开门了。记着一定是要重重的砸,砸的越重里面的人越是客气,不然即便是听到了敲门声也不会理你的,这倒不是说这些伙计成心的懒惰怠慢,而是掌柜的早就吩咐好的。
  在这样的天气里,乞丐的日子是最难熬的,不仅吃没的吃穿没的穿,就连一个躲雪取暖的地方都不见得会有,所以敲门敲的声音小了里面的人会以为你是乞丐,一个被冻的毫无力气的乞丐,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天气,更没有人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去给乞丐开门。那些满脑子生意经的店掌柜的,不仅仅是生的脑门儿油光瓦亮,而且是里外里透着一股子精明,什么事儿都能记上一笔账。
  不过事情总是会有转机,老天爷虽然喜欢看着凡人受苦,但是不会给人留下绝路,四扇门之中总有一扇门是虚掩着的,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天气里,总有人会来救助这些乞丐,来做一个善人。真正的善人不需要做作,因为这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随心也好、随性也罢,总之这世上有人称得上一个“善”字。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所以不论发生什么事儿都不稀奇,那是一个一切都有可能创造的年代。)
  城西洋人聚集的地方有一座天主大教堂。听老辈子人说那还是乾隆年间留下来的老房子,距今怎么也得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并且从大教堂建成以来一直被那些洋教士给占着。前些年义和团闹的最凶的时候,这座大教堂曾被严重毁坏过,因为当时的主事神父戚神父心肠不算太好,并且他还存在着很深的种族偏见,对黄种人尤其是对黄种人中的穷人,他是从骨子里就瞧不上眼,所以自打他来了教堂之后,教堂便再也没有施舍过一碗粥,留宿过一个穷人。
  不仅如此,尽管戚神父表面上是一个神父,但是伪善的外表掩盖不了他内心的黑暗,撒旦的双手早已经把他拉进了黑暗深渊,所以他对所做的一切无所顾忌。在联军侵犯大清的时候,他甚至曾多次鼓动手下的传教士和教众【注1】去城中抢劫,并且他把抢来的金银财宝全部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后来听人说他把那些金银财宝埋藏在了教堂的某个地方,打算在回国的时候全部带走。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义和团势力在这一地区成长之后,城西洋人聚集的地方便成了攻击和破坏的对象,并且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座大教堂。(注1:教众当中有部分满清人)
  戚神父在得知义和团将要进攻教堂之后急忙逃走,在慌乱之中他根本顾不得挖出宝藏,只带了随身的一个侍从和他的私人马夫。然而由于事发突然,并且还是在大晚上,所以戚神父的洋马夫有些慌不择路,早已经慌了神的他驾驶着戚神父的豪华马车,不幸撞上了街边的大石头翻了车。说来也巧,除了那两匹拉车的大洋马之外,车上的人无一生还。这也应了那句古话,‘善恶到头终有报’,又或许是上帝想要面对面的教导他,所以把他和他的侍从全都给带走了。
  对于戚神父的死没什么好可惜的,换句话说他死的大快人心,然而可惜的是一份大宝藏的秘密也随着戚神父的死,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因为埋藏宝藏的地点只有戚神父和他的侍从知道。不过后来也有一些传教士回来寻找那笔宝藏,可是他们找遍了整个教堂都没有结果,那笔宝藏就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
  后来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教堂里面藏有宝藏,所以吸引了不少人来寻宝。这些人与那些传教士可不一样,那些传教士虽然是寻宝,但无心破坏教堂。可是那些寻宝人士【注2】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那是该挖了挖,该拆了拆,一座古老的教堂被毁的那是满目疮痍。当初义和团的人那样气势汹汹,也仅仅是砸毁了教堂的大门而已,根本没有搞多少破坏,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进去就被端着枪赶来的洋人给赶跑了。大教堂虽然躲过了天灾人祸,但是终究没能逃过被金钱埋葬的厄运。(注2:这里的寻宝人士多指一些投机的洋人和少许江湖人士。)
  ——五年前教堂来了一位主事的汤神父,这位汤神父来了之后做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可以说意义重大。第一件事是筹集巨资把大教堂修缮了一番,并且凭借汤神父自己独特的设计品味和不俗的设计风格,让大教堂成为了城中最有味道的建筑之一,古典与当代的完美结合,让人身临其中的时候有种亲切感和神圣感。
  不过这些还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因为这位汤神父心地非常地善良,毫不夸张的说,汤神父是洋人当中最友善的一位,所以他又做了第二件事,他不仅允许富人进教堂祷告,而且还允许穷人进入教堂,即使是乞丐他也从来不会心存芥蒂,所以在这大雪天里,这座洋教堂竟成了乞丐的天堂,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这样的情景你难以想象。。
  按照往年的惯例,在这个月份教堂往往只是施舍一些稀粥,顶多在晚上的时候再加上一片面包,因为教堂的资金也不是很充裕,尤其是在修缮了教堂之后,教堂内部的一些吃穿用度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不过在汤神父的影响下,教堂里的人没有抱怨,大都尽到了自己应有的责任。
  然而自打一个月前,这里的情况完全改变了,教堂不仅施舍稀粥,而且每人还有两个白面馒头、一碟小菜和一碗香喷喷的热汤,甚至在最近几天的晚上,每人还会有几块让人馋的流口水的大块儿五花肉,这可是比过年都要享福的多啊。然而所有的这些除了要归功于汤神父之外,还要感谢一个叫做杨三的年轻人,是他几年前的一个善举成就了如今的善报。
热门推荐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 飞剑问道 无疆 我是仙凡 一念永恒 天影 六迹之万宗朝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