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云天山,也叫云天峰。
要看云天山长得个怎么样,先得说说这个四人组合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
他们所站的这个地方叫朝圣坪。
怎么在说?原来说是一个山峰,突然又是一个“坪”了,多么的失去了爬猪肠子路的险和峻的意义啊!“坪”地坪,又是多么的“凡”了啊!
去看哪一个山峰,尽管它再险,再峻,甚至周围是悬崖绝壁,而且乱石凌空,而它的顶上却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十有九个山顶如此。
这个朝圣坪可有几千个平方米,四周都安了用铁链牵连起来了的石柱,中间烧着一堆大火。这堆大火一般也是个圆形,要是有人不怕烧死的来丈量这堆终年不灭的大火的面积,并且拿出那个圆周率来,它的结果数就会是三百个平方以上。为什么只说过“以上”呢,圆周率都拿出来了,怎么还是“以上以上”的,那就等于是个大约数字啰!
这火的占地面积是天与天之间不同的,下雨天可能少一点,有时候上午与下午也不一样大,甚至这个时候比那个时候大一点或小一点。
这火白天里是熊熊大火,晚上是红色的灰烬,燃料就是那些从猪肠子路上爬上来的“蚂蚁”所带来的朝圣品:纸钱香烛等等。一袋袋,一捆捆,塑料袋也不要了的隔得好远的用力的往熊熊的大火里丢过去。
朝圣客们眯着眼睛的看到自己丢过去的包包马上化成了灰烬和烟尘,心里就开始寄托希望了,因为菩萨得了他的钱财,就一定会保佑他发财,并且人丁兴旺,“眼光多健”,就连合作医疗都不必加入了。
这块坪里,除了在熊熊燃烧的大火这处实在不能站人的地方以外,其余就都是人了,远一点,附着绕边一圈的石柱铁链一起看过去,这地方就像一个装筷子的筒子,所有的人都是这个筒子里竖着的筷子。
如果以为这种情形用熙熙攘攘来形容是恰当不过了的话,那是还不够的,得用一句“挤推不开”的土成语才行!
“人多为患”这句话的发源地可能就是这个地方。
这坪里除了大火就是人,那么菩萨又在哪里呢?
菩萨就在前面。
前面哪里有菩萨?就一个云天峰。
是的,这个云天峰就是一个菩萨,这个菩萨就有这么大。
仔细看的话,这云天峰真还像个菩萨!而且会越看越像,因为这尊菩萨全是石头的,有些人就还能清楚地辨认哪个地方是菩萨的眼睛,哪个地方是菩萨的鼻头……
现在重要的恐怕是回答这个菩萨有多大的问题了。
这个菩萨就是整个的山峰,一座石山峰,一尊石菩萨。
山峰高得头顶着了天上的白云,云天峰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高耸入云而又像是一尊站着的菩萨,怎么不叫人暇想连连呢,所以这菩萨就成了万人敬仰,得说话小心,失敬于菩萨就会倒霉的,令人又敬又畏的菩萨。
从这坪里到那菩萨的地方还有三百多米,这中间还有一个不浅的峡谷,而这不浅的峡谷上却有着两条不同寻常的天然“石桥”相连,名为石桥,除了它真正起了交通的作用外,还真在形状上像是桥,不过是桥体是很厚的,厚得一直从很深的峡谷里起,到这上面的“桥面”。所以就不是一条拱桥了,而是一条封闭的桥。
大概天雨也不会积水的,可能这“桥”下还有些小孔的,现在没有水就是证明。
这“桥面”就是太窄太窄,两条桥都一样,一个娘生的,太窄太窄,窄的地方不到两米。即算有胆从上面过去的人在这些太窄的地方不敢睁开眼睛,因为“桥”太高太高,看下去头昏目炫,不倒也会倒。而闭着眼睛过去也不好,踏空一脚,真的倒下去就完了。所以尽管坪里人那么多,要过去的人却是很少。虽然这两条桥的“桥面”上,也有着人工而成的石柱铁链,但是从“桥面”上过去人还是很少。
而且这桥有两百多米的长,又窄又长,谁过去谁怕。
又是一个远点看的话,这两条桥就像一双筷子,而那尊石菩萨好像是这双筷子挑起的一坨红烧肉,红烧肉一般是肥的一头大点,精的一头小点,这尊石菩萨是肥的一头在下面,大一点,精的一头在上面,小一点。
这一尊石菩萨的身上,从下至上,有着两处一直通到他的头顶上去了楼梯样的石级磴子,一磴磴的直达他和头顶。不知道这条石级磴子是天生的?还是后来才有的,如果是人工开凿的,那就要佩服开凿人的恒心和胆量外,也要说开凿人的无知:你把一个石级磴的梯子直搭到菩萨的头上去了,让人踏上去,践踏菩萨,这还了得!
不过也许是菩萨得了像今天这么多人的这么多的钱财,多得能唤出鬼来推磨了,所以他就让你们踏踏也就算了,所以可以想象,或许在当时这个菩萨同意了他们通两处石磴上去,并可以一直通到他的头顶的。
这样一来,从桥面过去的人,你还得踏着石磴上他的头顶上去,你也得上去和那些白云作伴,又是谈何容易的事!牛胆比狗胆一定要大,首先你就得个牛胆才行。
你不要认为如果这两处石磴是人工而成,凿的人在上面要凿,难道空脚空手的朝圣者反而还上不去吗?那就错了,你要知道当时的凿工师傅肯定是用绳索吊着他在半空,一日三,三日九,日久年长地凿着的。
用绳索吊着腰就不是一回事了,现在用绳索吊着能在外墙上搞装饰,擦玻璃,那你又到外墙上去走走试试?
虽然这两道石磴也有一路的石柱和铁链护着爬上去的,但是如果胆子只有狗胆大小还不行,要有牛胆那么大的胆才敢上。
有一条倒是不要上去的理由,这尊菩萨长得实在太高了,是不是会被狂风吹倒是不能包的,如果刚好恰恰是你上去了时,就刮起了狂风呢,菩萨就往下会,而又恰恰是把你往深山沟里倒的话,两者加起来,你就比那空降运动员还要伟大了!
这时的四人组合正站那个坪里,望着对面菩萨,望着插在红烧内的那双“筷子”。
原来曹达汝也只是听人说云天山、云天山,以为那个云天山一定是个旅游的好处处,一时嘴快,就说了个云天山出来,谁知到了这里才知道是个求神拜佛的好处处。
常说福在险中求,是不是那说着的“险”,就是说的猪肠路那样的险?现在看得见的摆在那里的一双筷子和那两条像梯子的石磴子路那样的险?那真才是大部分人不想要的险。
错。
起码,在这个四人组合的眼里,眼前的那双“筷子”和那两架险梯是他们碰着了的宝贝,这是一次锻炼胆量,培养精神的最好的机会。
譬如说,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他们已不是整装待发,而是正在向科学进军了,向科学进军,首先就要培养进军苦战必胜的胆量与信心,就得敢于面对风险,克服它,战胜它。现在就连这样的一条路,这样的一架“楼梯”,也和这些站在坪里的人一样,望而却步,那又怎么能攀到那辉煌的顶峰呢?
这四个佼佼者,在默默之中就统一了思想。
几乎在同时,他们不谋而合的向他们心中的目的地迈开第一步。
在迈步中,孙一滨问向姜薇:“你要往哪里走?”
姜薇对着他指着前面的那两条“石桥”,而并没有作声,
孙一滨只是点了点头。
曹达汝问向刘大梁:“你要往哪里走?”
刘大梁对着他指着前面对两条“石桥”
曹达汝也只是点了点头。
这时的四人,都没有一个作声的,更不会有一个开玩笑的了。
因为这坪里是挤推不开的人群,而去上那两条石桥的却寥寥无几,前面已是一个需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待的事物了,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