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研出生在60年代末,1967年的时候的苏北农村特别贫穷,在一个叫王敦的村庄,王研呱呱坠地,那时的医疗条件也很差,公社李没有一个像样的医院,接生的婆婆一把剪刀和一个脸盆,一条毛巾就可以接生。王研的父亲是生产队长整天忙着生产队的工作,两间破旧的茅草屋,加上一张破床和两张破旧的长木凳算是他们家的全部家当。古有南围北墩之说,又因为全庄人都姓王,故名王墩吧。
那个时候,“四人帮”还在中央兴风作浪,王研家里的小广播里还是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大跃进带来的经济萧条依然存在。不过,墩子里,靠拾烂山芋度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他们也有大米吃了。那个时候贫农特别光荣,下中农也很不错,富农是要被限制的,地主是要被批斗的。阶级斗争已经到了上纲上线的程度,还有一点,军人特别伟大,江山是人民军队打下来的,我们那时对军人是尊敬的,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