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风凉月,风凉色,风凉琵琶,风凉几人家。
怎就忽如一夜风凉雪,又忽如一夜暖春风。
雪,终究还是散了。
……
隔了许久,徐攸才算是见到了那个好似已经许久都不曾出现了的道士。
他问,
“有酒吗?”
听了这话,道士显得有些伤心。
他说,
“没想到你我相离甚久,你见到我,首先想到的竟然还是酒。”
所以,他摇了摇头,顺手递过去了一支葫芦,笑道。
“不过如此也好,这样的你,倒是让我少了几分牵挂。”
“之前,我本还想着该如何告诉你,我最近就要走了。”
“不过现在却是不必了。”
“现在,我只需告诉你这一葫芦酒应该就是我能留给你的最后一葫芦酒。烈酒灼心,应该少喝。”
“至于剩下的,便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他很想问,
“不灼心的酒可还是酒?”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问。
他只是问,
“你要去哪?”
去哪?
道士望着远方,脸上莫名多了几分期待。
他说,
“作为一个道士,无论如何,也总是该要去参一些道藏,学一些道法。否则到时候,若是他人问起,我竟是连道德经都背的不够熟练,那岂不是徒惹人发笑。”
说到这里,也许其他人并没有笑,可是他却是忍不住率先开始笑了起来。
笑的蹊跷,笑的灿烂。
不过,徐攸并没有笑。他只是闷闷地低着头,望着那个葫芦,莫名有些沉默。
他问,
“你可还要回来?”
他说,
“也许吧。”
所以他走了,只留下了一个茶廖和一壶总也是煮不熟的茶,苦茶。
……
自从那个女人上位以来,朝堂上的风向便就总是诡异。
近些日子,因为那殿考的即将开启,那些寒门取仕却是出乎意料的得到了那个女人的重视。
虽然是为了堵住那些总还是有些其他意见的士族们的嘴,她采取的是最为残暴的试官制。
但是即便如此,却还是打不住那些寒门们的心思。
毕竟,若无门阀,便就前途无路。
这是几代人总结出来的定理。
所以,虽然那试官制最重要的一项责罚的便就是杀头,但是近些日子,那些寒门却还是把那个女人因为任性而贬斥下去的位置很快地就给填补了进去。
所以现在,便就要看三月之后,谁会留下,谁会杀头了。
……
对于之前的徐攸来说,也许真正珍贵的便就只剩下了三件东西。
“剑,琴与酒。”
可是现在,这其中却是要再多加上一项。
这一项叫做‘美人’。
绝顶的美人。
自那一日后,徐攸就变得越发的有些害怕去那个其他人或许很难进去的春榻阁了。
因为那个女人的舞总是那般,一般魅惑,几般魅惑。
这样的魅惑,却是让这个总也是选择逃避的男子,差一点就选择了细风暖帐,暖了春凉。
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
他只是默默地喝酒,默默地瞧,也默默的走。
她曾经问过他,
“你能否告诉我,你到底为什么会这么怕我?”
可是他只是说,
“我怕的不是你,我怕的是我自己。我只是怕我自己给你留下了遗憾。所以我逃,狼狈的逃。”
……
蟊家的小姑娘虽然只是个小姑娘,但是总的来说,却还是个讨喜的小姑娘。
她在这个小酒肆内工作,来回穿梭,总也是微笑待人,所以很正常的,她也就捞到了一些外快和酒,免费的酒。
所以很长时间,她喝酒都不曾花钱。
不过那一日老板娘曾留给她的那种酒,她却是已经很久都不曾再见过了。
不过她倒是也不在意。
毕竟,那个女人已经答应过她,若是她的工钱足够,她就会无条件地为她提供那种酒,那种便是连她体内的虫儿都能醉到了的酒。
她相信她,虽然连她自己都不是那么相信她。
所以近些日子,她工作的很勤快,非常勤快。
勤快到让那个之前还是总也是忙的不可开交的久儿,到了现在,却是突然有些烦恼自己到底还能够做些什么,做一些好似那个小姑娘不能轻易夺走了的事情。
……
若说龙虎山是凭借着朝上的那位才算是上了位。
那么,现在那个莫名有些荒凉的鹰嘴峡,便就是凭借着过往历史才能算得上是能够勉强存活的了。
就好似是佛家分南佛和北佛,中原佛和藏家佛一样。
道门上下,很自然地也就不可能就是那样安静平和。
就好似是分蛋糕一般。
毕竟天下香火数目总也是有限,所以,对于这些总也是强不够的香火,该如何分配便就成了大事。
之前还能算是各凭本事,以道义口才取胜。
可是自从那龙虎山傍上了朝廷身份,一飞冲天以后,这些道观却是都撇下了以往的那莫名其妙的骄傲,突然间就都开始大开了山门起来。
虽然还做不到自荐枕席般,大声叫喊着我要加入朝廷身份。但是那种欲盖弥彰的期待却还是很难躲过一些有心人的眼睛。
在他们眼中,这些往些日子还是那般矜持不已的道观,现在却都是成了那些总也是在扬州街头能见到的轻揉红纱半遮面的扬州瘦马,嘴上说着不要,可是脸上,眼中,心中却都是摆明了一副不抗拒的样子,欲拒还休。
倒真是好笑,,实在好笑。
所以,近些日子的道门,却是出乎意料的有些风起云涌。
不过,这倒是都影响不到那个已经登上了鹰嘴峡的道士,毕竟,无论怎么看,他也都只是个道士,一个好似没有什么说话权的道士。
就好比现在,他只是站在了那鹰嘴峡上,望着那章有些斑驳的写着‘老子故处’的牌子,却是再也很难再近一步。
因为有风,因为有人。
却是不知,到底是何处吹起的那东南西北清凉风,只唱暖了春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