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东卓,董卓,东庄 / 臣李斯小人误国,毒赵高手段更毒

臣李斯小人误国,毒赵高手段更毒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昏庸无知的胡亥虽然听取了赵高的意见,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便向李斯请教说:“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的以至于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他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书生胡乱编书所提倡的吧?不该是这些帝王贤能所希望这样的吧?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下去,爱卿有什么良策没有?”
  李斯唯恐胡亥一味听取赵高的建议,自己失宠落权,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向胡亥献计,让其独断专行,以酷法治民治国,用督察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镇压百姓的反抗与违法。
  李斯上书言说:“贤名的君主,必将是能够全面掌握为君之道,又对下行使督责之求的统治君主,对下严加督责,则臣子们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这样,君主和臣子的职分一经确定,上下关系的准则也就明确了,那么天下不论是有才德的还是没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了。因此君主才能专制天下,不受任何约束,能享尽达到极致的乐趣,贤名的君主!又怎么能看不到这一点呢?
  所以申不害先生说‘占有天下要是还不懂得纵情姿欲,这就叫作把天下当成自己的镣铐’这样的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讲不督责臣下,自己反而幸幸苦苦为天下百姓操劳,像尧和禹那样,所以称之为镣铐。不能学习申不害,韩非的高明法术,推行督责措施,一心以天下使自己快乐,而只是白白地操心费力,拼命为百姓干事,那就是百姓的奴仆,并不是统治天下的帝王,这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呢?让别人为自己献身就自己尊贵而别人卑贱,让自己为别人献身就自己卑贱而别人尊贵。所以献身的人卑贱,接受献身的人尊贵,从古到今没有不是这样的。自古以来之所以尊重贤人,是因为受尊敬的人自己尊贵,之所以讨厌不肖的人,是因为不肖的人自己卑贱。而尧,禹是为天下献身的人,因袭世俗的评价而予以尊重,这就失去了所以尊贤的用心了,这可说是绝大的错误。所尧,禹把天下当作自己的镣铐,不也是很合适?这就是不能督责的过错。
  所以韩非先生说‘慈爱的母亲会养出败家的儿子,而严厉的主人家中没有强悍的奴仆。’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严加惩罚的必然结果。所以商鞅的新法规定,在道路上撒灰的人要判刑,撒灰于道是轻罪,而加之以罚是重罪,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严厉地督责轻罪。轻罪尚且严厉督责,何况犯有重罪呢?所以百姓不敢犯法。因此韩非先生又说:‘对于几尺绸布,一般人见了就会顺手拿走,百镒美好的黄金盗跖却不会夺取。’并不是因为常人贪心严重,几尺绸布的价值极高,盗跖利欲淡泊,也不是因为盗跖行为高尚,轻视百镒黄金的重利。原因是,一旦夺取,随手就要受刑,所以盗跖不敢夺取百镒黄金。若是不坚决试行刑罚的话,那么一般人也不会放弃几尺绸布。因此,五丈高的城墙,楼季不敢轻易冒犯,泰山高达万仞,而跛脚的牧羊人却敢在上边放牧,难道楼季把攀越五丈高的城墙看的很难,而跛脚的牧羊人把登上万仞的高山看的很容易?这是因为陡峭和平缓两者形势不同。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能久居尊位,长掌大权,独自垄断天下利益,其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而在于他们能够独揽大权,精于督责,对犯法的人一定严加惩处,所以天下人不敢违犯。现在不制定防止犯罪的措施,去仿效慈母养成败家子的做法,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论说了。不能实行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除去给天下当奴仆,还能干什么呢?这不是令人悲伤的事吗?
  更何况节俭仁义的人在朝中任职,那荒诞放肆的乐趣就得终止,规劝陈说,高谈道理的臣子在身边干预,放肆无忌的念头就要收敛,烈士死节的行为受到世人的推崇,纵情享乐的娱乐就要放弃。所以圣明的君主能排斥这三种人,而独掌统治大权以驾驭言听计从的臣子,建立严明的法纪,所以自身尊贵而权势威力重。所以贤明的君主都能拂逆世风,扭转民俗,废弃他所厌恶的,树立他所喜欢的,因此他活着的时候才有尊贵的威势,在他死后才有贤明的谥号。正因为这样,贤明的君主才集权专制,使权力不落入臣下手中,然后才能斩断仁义之路,堵住游说之口,困厄烈士的死节行为,闭目塞听,任凭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在外就不至于被仁义节烈之士的行为所动摇,在内也不会被劝谏争论所迷惑。因此才能卓荦独行,逞其为所欲为之心志,而没有人敢反抗。像这样然后才可以说是了解了申不害,韩非的统治术,学会了商鞅的法治。法治和统治术都学好明了了,天下还会大乱,这样的事我还没听说过。所以,有人说‘帝王的统治术是简约易行的’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这么做。像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实行了督责,臣下才能没有离异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严,君主有了尊严才能使督责严格执行,督责严格执行后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满足之后,国家才能富强,国家富强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所以督责之术一确立,君主就任何欲望都能满足了,群臣百姓想补救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图谋造反?像这样,就可以说是掌握了帝王的统治术,可以说了解了驾驭群臣的方法,即使申不害,韩非复生,也不能超过了。”
  秦二世看后,对李斯大加赞赏从此享乐宫中,不问国事,将所有军国大事交李斯,赵高决断,尽行他的督责之职去了。
  当时的秦国已是危机四伏,自始皇扩土,修建,大费徭役,赋税加重之后,人民便苦不堪言,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数,更别说二世只知享乐,不恤民情了。二世之时“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赵高以峻法决于内,百官以削法断于外”少谋贪淫的二世和多刑好权的赵高使秦人离心离德,六国旧人怨恨不断,沉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苛政刑法使人民苦不堪言,六国贵族更是日夜谋划复辟江山。各种矛盾交织在一块,终于点燃了反秦的熊熊烈火。农民领袖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旧贵族势力也异常活跃,他们纷纷招兵买马,企图利用农民起义的机会复辟六国。秦朝的小官吏刘邦等人由于不满秦的统治,也加入了起义队伍。虽然他们心怀各异,但眼前利益一致,因此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秦国君暴臣奸,上下离心,良将尽失,能吏不用,残暴不仁的政府,他们所向披靡,极大地震撼着秦室根基。
  大泽乡起义后不久,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各地反秦的著名首领还有刘邦,项羽,英布,彭越等人。二世深居宫中,受赵高蛊惑,根本不相信各地起义的事,认为上报起义军情的官吏,将军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将事情夸大上报,以夸大军情的罪名将他们处以极刑。在一次讨论是不是发兵平定起义时,胡亥竟然不同意有“反叛”的事,发兵自然也没有必要了。秦朝博士叔孙通了解胡亥,便说:“他们说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对,先皇早已拆毁了各国城墙,熔铸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严明法令行于天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谁还会造反呢?现在陈胜这些人只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地方官吏正在积极追捕,请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
  胡亥听了满心欢喜,夸叔孙通说的好,然后又问其他人,有人说陈胜是“盗贼”,有的则说是“造反”。说“盗贼”的没事,说“造反”的就治罪,因为说“造反”等于说天下大乱,政不当时,所治的罪名是“非所宜言”罪,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建立张楚政权之后,陈胜等人在其他起义将领的协助下,确立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总体战略。陈胜命令吴广为假王(副王)率领起义军主力西击荣阳,取道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同时命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进而迂回改攻关中。随后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市,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进攻原赵国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区,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北)魏国旧地(今河南东北连接山东西南部),攻取长江下游,黄河以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区,一时间,反秦战火燃遍大江南北,各路义军勇猛作战,所向披靡,农民革命到达高峰时期。
  但吴广大军西进途中受阻荣阳。荣阳是通往关中的重要通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还有秦国囤积大量粮食的敖仓,拿下荣阳就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门户,攻下荣阳,再取敖仓,便可切断秦军粮草供应,同时解决了起义军的军需问题。陈胜派吴广攻取荣阳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当吴广攻取荣阳受挫的消息传回陈县,陈胜十分着急,为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另派周文为将,率军西击秦,利用吴广军牵制秦军主力的条件,绕过荣阳,直取函谷关。周文大军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一直打到离秦都咸阳仅百里的戏地(今陕西临潼境内)。进军途中,百姓奋起响应,队伍不断壮大,当时已拥有战车千乘,士兵数十万。
  骄奢淫逸的秦二世听到义军逼近咸阳之时,才大惊失色,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当时咸阳城兵力奇缺,向外调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各地混乱,无兵可调,赵佗带领的五十万秦军深陷南越无法北上,士兵们经过南越毒瘴之地后,也无心再冒险穿越瘴地回归大秦了。众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少府章邯提议赦免骊山刑徒,援兵以击楚军,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如今调发别处郡县兵马为时已晚,骊山刑徒众多,希望陛下能够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秦二世大赦天下,命章邯为将,率数十万刑徒军组编军队,出击楚军。正在休整的起义军被突如其来的数十万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退出关中,在曹阳亭(今河南灵宝东北)固守,抗击秦军数十天之后又败退渑池。周文经过几次战败,军心受挫又无援兵,粮草将尽,又率军激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拔剑自刎。
  周文大败后,章邯军继续东进,围攻荣阳的农民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起义军将领田臧与吴广意见不合,认为吴广骄傲自大,不知领兵打仗的兵法,不能与其共谋大计,非杀他不能成事,于是假借陈胜之名杀害吴广,派李归等守护由田臧攻取的荣阳城,自己带精兵迎战秦军,在敖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军荣阳城,攻破荣阳,李归战死。
  此时的赵高已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郎中令,而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除掉李斯便成为他心中最为迫切的心愿。
  秦国四面楚歌,江河残破。李斯面对危局,心急如焚,屡次进见秦二世,都不被忙于享乐的秦二世所接见。赵高见此情形,便假意问李斯:“现在关东反叛的盗贼如此嚣张,但皇上仍然声色犬马,毫不关心,我本想劝阻一番,无奈位卑言微。丞相乃先皇重臣,说话有份量,为何不进谏呢?”李斯想到自己进言的行督责书,感觉自己给自己刨了个坑一样,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二世的龙颜,便苦笑道:“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陛下深居宫中,很难见到,我找不到机会!”
  赵高心中窃喜,不慌不忙地说:“只要丞相有心进言,卑职定当为丞相留意,瞅到皇上有空,我便派人禀报丞相,丞相听到消息便可前来进言,你看如何?”
  李斯忙谢道“有郎中令大人在旁帮衬自然好办,若能如此,在下感激不尽。”说完便向赵高深鞠一躬表示谢意。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迷酒色不能自拔,于是每当看到胡亥歌舞狂欢,与众姬妾厮混之时,便派人通知李斯说:“皇上正闲着,可以奏事了。”李斯每次听到赵高的消息之后便会刻不容缓,赶忙求见,一连数次都是如此,二世非常愤怒,破口大骂:“李斯这老贼竟然敢拿朕来寻开心,我闲着的时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饮正酣,欲与众姬欢乐之时再三扫我兴致,真是欺人太甚,难道是看朕年轻,瞧不起朕?”
  赵高在一旁立刻应声道:“陛下万万不可胡说,如果丞相真这么想,那可就糟了!沙丘之谋,丞相也是参与者,现在陛下做了皇帝,他却没捞到什么好处,必定怀恨在心,怪皇上忘了他的功劳,才敢如此作为,以此来提醒陛下不要忘了他的恩情!”
  胡亥气不打一处来,怒吼道:“他已贵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要什么封赏?难不成把我的皇位让给他坐?”
  赵高忙惊恐地说:“陛下是天命所定,万不可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想他大概是要陛下实行分封,立他为王吧!”
  胡亥气的脸色发青,怒骂道:“无耻小儿,竟敢如此贪心。口口声声说着维护帝国的话,私下里确要做破坏秦法,违犯先皇心愿,破坏大秦郡县一统之制,想着封王裂土的丑事。”
  赵高压低嗓门,轻轻叹道:“另外还有一事,陛下不问,臣也不敢直言相告。”
  胡亥见赵高欲言又止,立时引起了警惕,厉声问道:“莫非又与李斯有关?”
  赵高拜了两拜。接着说:“丞相长子李由现任三川郡守,造反闹事的贼子陈胜等人与丞相是同乡,正是这层关系,所以盗贼们经过三川的时候,李由不组织攻击,致使事端越闹越大。臣还听说李由与陈贼有过书信往来,由于没有得到真凭实据,才不敢贸然奏知圣上。”
  胡亥正在气头上,闻之大发雷霆,立刻就要审办李斯,并当即派人去调查李由通盗一事。李斯知道后恍然大悟,知道中了赵高的奸计,于是上书二世,申诉自己的冤屈,一面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
  李斯上书说:“臣闻之,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妾疑其夫,无不危家。今有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上得群臣,下得百姓,阴取齐国,杀宰予於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於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腾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
  然而此时的胡亥,早已被赵高迷惑,视其为肱股心腹,尽忠贤臣。他将李斯的申诉书交由赵高过目,嘱其小心。赵高佯作悲伤,凄凄惨惨地说:“丞相父子谋逆之心已久,所担心的就是臣一人,臣死不足惜,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这几句话说的胡亥大为感动,安慰赵高说:“爱卿不必担心,有朕在,谁敢动你。”自此赵高更加肆无忌惮。
  过了几日,李斯邀同将军冯劫与冯劫的父亲右丞相冯去疾一同联名上奏二世,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工程。减少边区戍守和转输,以缓解民愤。二世对李斯本有怒气,这下一触即发,他咆哮道:“这些都是先皇开创的功业,必须继续从事。如今我才即位两年,就蜂盗并起,完全是你们镇压不力所致,却想以此罢先皇之所为。你们身为两朝重臣,上无以报先帝,次不能尽忠于朕,还有何资格占着丞相,将军的位置呢?”说罢,下令将他们交付法官审办。
  李斯,冯去疾,冯劫三人被关押进赵高事先设计好的密室。李斯良心发现,心生悔意,便将当年沙丘之谋的全部过程讲给丞相冯去疾与冯劫父子听,痛骂自己有眼无珠,贪一时之利而弃天下大义于不顾,罪该万死。冯去疾听后,气得吐血,大骂李斯不顾国家安危,无耻小人,必将遭受后世万世唾弃。自此不想与李斯相见,更不愿与李斯死在一起,以免自身的清白也被李斯所染,被世人当成李斯的同伙。于是不忍其辱,与冯劫双双含恨自杀。
  赵高受胡亥委派,主审李斯父子谋反的案子,天天对李斯严刑逼供,直打的李斯皮开肉绽,体无完肤。李斯被赵高派去的亲信假扮御史(监察官),谒者(国君掌管传达),侍中(往来殿妹,车厢奏事)轮番提审,李斯若以实情相告,便施加拷打,直到改口招出假供承认谋反为止。后来二世派人审讯审讯李斯,李斯不知真假,仍以假供应付。胡亥得到口供之后,以为李斯真想谋反,便对赵高感恩戴德,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爱卿,朕几乎被李斯出卖!”。等到调查“李由通盗”的使者到达三川郡之时,李由已被项梁带领的起义军所杀,赵高见死无对证,便欺骗二世说,已将其就地正法。
  李斯自思有雄辩之才,又是秦有功之臣,希望得到二世的赦免,于是写了一封奏书说:“我身为丞相,参与治民之事已有三十多年了,我赶来秦国之时,秦国土地还很狭小。先王的时候,秦地不过千里,士兵不过数十万,我用尽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到各国游说,暗中准备武器,整顿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给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所以终于威胁韩国,削弱魏国,击败燕国,赵国,削平了齐国,楚国,最后兼并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国王,拥立秦王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秦国的疆域并不是不广阔,还要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显示秦国的强大,这是我的第二条罪。尊重大臣,提高他们的爵位,用以巩固他们与秦王的亲密关系,这是我的第三条罪。建立社稷,修建宗庙,以显示主上的贤明,这是我的第四条罪。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颁布天下以树立秦朝的威名,这是我的第五条罪状。修筑驰道,兴建游观之所,以使主上态满意得,这是我的第六条罪状。减轻刑罚,减少税收,以满足主上赢得民众的心愿,使万民百姓都拥戴皇帝,至死都不忘皇帝的恩德,这是我的第七条罪状。像我李斯这样做臣子的,所犯的罪状足以处死,本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希望我竭尽所能,才得以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
  李斯的申诉书被送到了赵高的手里,赵高叫人腾抄一份,然后将李斯上言的申诉书撕个粉碎,轻蔑地说:“囚犯还有资格上书”,说完又轻蔑地笑了笑。李斯被赵高以谋反罪判处极刑。先是黥面(在脸上刻字),然后劓(割鼻子),砍断左右趾(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剁成肉酱)。这是当时最残忍的一种处死方式,叫做“具五刑”,即用五种刑罚处死,李斯一家被满门抄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