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脑洞大开五千年 / 第十一章 拒食周粟两昆仲

第十一章 拒食周粟两昆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世上,有人喜欢吃荤,就有人喜欢吃素,甚至有人愿意绝食。绝大多数的人为追名逐利而活,但也有个别人只是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活。
  在大约三千年前,现在的秦皇岛附近一带,正是古代孤竹国所管辖的范围。这个古代的方国建国很早,都城在现在的卢龙县城附近。这个古老的方国在商和西周这两个朝代时,其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成规模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除食用外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代为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水准的文化。按照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这里的人在礼义廉耻的道德水准上也应该上升到相当高的层次。
  孤竹国君姓墨胎氏,据说到了商朝的晚期,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他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以继承他的职业。
  孤竹国君死后,按照当时的常礼,是应该长子即位。佛系的伯夷推辞说:“咱们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理应由叔齐来上。”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了孤竹国外。孤竹国的国人在无奈之下,只好推举叔齐作国君。没想到这淡薄名利的叔齐也推辞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接着,他也落荒逃出孤竹国,和他的长兄会合在一起,两人过着无牵无挂的流浪生活。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得让原孤竹国君的二子继承了君位。后来的儒家学派对他们兄弟二人的这种谦让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这种事情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
  为了躲避商纣王的横征暴敛,伯夷、叔齐就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生活在一起。当他们听到西方的周国已经兴起,不但生产发展很快,而且国内政局稳定,就相约到周国去养老。但是走到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奔袭商纣。
  他们二人见此举动大失所望,就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是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是仁吗?”武王的卫兵听到这两人的胡言乱语,马上就想动手干掉这不识时务的兄弟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可是讲义气的人呀,别杀害他们。”就把他俩给扶走了。
  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终于灭掉了商朝,并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却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由于当时他们所能够想到的地方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话倒是没有什么毛病,如今这天下的一草一木果然都是周朝的,于是就决定绝食等死,临死之际,他们还为自己唱了一首挽歌,他们唱道:“以暴易暴啊,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痕,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
  这兄弟俩的让国和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普遍赞许。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解释道:“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其后,这哥俩的高风亮节纷纷在《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里被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甚至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而加以褒扬。孔子还强调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从实用的角度而论,伯夷、叔齐的行为堪称是维护封建社会典章制度的楷模,从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正是维护封建大厦最为有用的那种精神禁锢的气息,非常有利于教育臣民去恪守君臣父子之道和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如果大家都能够像伯夷、叔齐那样的谦虚让位,与世无争和逃离尘世,那么因为争霸夺权而发生的子弑父和臣弑君的流血事件也会大量减少了。如此一来,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后世称颂的这一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到了近、现代,把伯夷、叔齐的事迹当做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并加以评头论足却成了时髦,那些批评的观点大致罗列如下:
  “去国不顾,无视臣民,是否称得上仁?”
  “不分黑白,无视纣恶,阻武王吊民伐纣,是否称得上义?”
  “以己之死陷周武于不义,是否称得上义?”
  “不察时势,不识大道,凭己之识叩马谏阻,是否称得上智?”
  “先是侧身周室以养,后又耻食周粟,避之首阳作歌攻击周室,是否称得上信?”
  “对纣不念旧恶,对周却满怀怨愤,逃之首阳山作不配合新朝态度,是否称得上恕?”
  “弃国别家,上不事王朝,下不恤百姓,率性而为,是否称得上忠?”
  “不遵父命,双双出国而行,置父江山不顾,宗室不理,是否称得上孝?”
  “父命不遵,王国臣民不顾,陷弟于不忠不孝,构兄于不仁不义,是否称得上悌?”
  因此,很多人批评伯夷、叔齐的人认为他们是不开窍的老古董,在历史的进程中是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的。
  总之,我们不能把对伯夷、叔齐事件的评价局限在他们所作所为的对错本身,而是要对他们自主做出的选择给予充分的尊重,哪怕我们认为他们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在人类各个阶段的历史上,总是存在着个别在认识上与社会大众的主流观点有偏差的人,正是这些怪人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说他们愚昧也好,说他们死板也罢,如果在我们的历史上少了一些这种不惜以身殉道的怪人,那么这样的历史无疑要比我们现存的历史要苍白很多,也要轻悠和无味很多。
  脑洞爆裂:。
  1、如果姜子牙知道伯夷、叔齐要绝食,他会不会去劝他们?如果姜子牙决定去劝他们,他会以怎样的理由去劝解他们?
  2、伯夷和叔齐为啥不出海当渔民呢?起码别人不能说大海也是属于周朝的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