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漂流瓶WQ / 那年今日

那年今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啊……”
  “嗯……”
  “啊……啊啊……啊”
  ……
  好吵,谁啊?谁啊,是在叫我吗?是吗………………
  可是我好困啊,真的……
  我不想再睁开眼睛……
  “嗯嗯嗯……”
  好困……
  深一,不要让他们在叫了,我真的想睡觉啊……
  “嗯嗯嗯嗯嗯嗯嗯……”
  ……
  啊,我真的好困啊,深一……深一?……
  唉……
  何方?你在吗?
  在吗……
  ……
  ‘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天空很蓝,空气很清新,据他说也只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可能出现人类。
  ‘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中的一个,正在抱着一个半睡半醒的元谋人小孩,嗯嗯啊啊的说着什么。
  可是他究竟在说什么呢?我迷迷糊糊的想着,哦,对了,我怎么变成小孩了呢?真是奇怪,我一定是在做梦吧,是啊,我还是再睡一觉吧,睡一觉一切就都会变好了。
  元谋人小孩打了一个呵欠,又缓缓睡了过去。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元谋人大人眼中带着关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叫了,拿了一个‘工具’,生上了‘火’。
  距今70——20万年,是‘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的‘北京人’生活的时代,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
  很久很久以前,‘人工栽培稻’出现了。
  距今9000~7000年,出现了‘栽培粟类’。也是此时,‘农业’在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距今7000年左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姆渡人’建造了‘干栏式’的房屋。房子旁边有水井,还有正在吃着‘水稻’的人儿。
  距今6000年左右,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建造了许多‘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那时候,他们种植‘粟’。
  四五千年以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炎帝、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黄帝: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距今4000多年,出现了铜镜。
  在‘禅让制’的实施下,尧、舜、禹,这三位贤德的人依次成为了首领。特别是‘禹’,因‘治水’有功,被尊为‘大禹’。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无私奉献,心系百姓,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在‘阳城’建城,开始了‘世袭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公元前1600年,‘汤’灭‘桀’,建立商朝。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当时出现了用于饮食、祭祀以及之后成为了礼器的青铜器。
  公元前1046年,武灭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此时形成‘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其作用是‘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商周时期,铸造了‘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甲骨文(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春秋(公元前770——476)〕
  铁制农具、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当时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所以开始了以‘尊王攘夷’为名义的‘诸侯争霸’。
  春秋后期。
  老子:创立‘道家学派’。认为:1万物运行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世间的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著有《论语》
  〔战国(公元前475——221)〕
  当时的诸侯国以‘齐、楚、秦、燕、赵、魏、韩’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在中间。
  战役:桂陵之战〈齐(胜)、魏〉、马陵之战〈齐(胜)、魏〉、长平之战〈秦(胜)、赵〉。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4严明法度
  经济1废除井田制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56年,秦国的‘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墨子:创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儒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庄子: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和民心,保持独立人格。’
  韩非: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2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小篆’,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由于‘沉重的赋税’、‘徭役’,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爆发。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
  公元前207年,秦亡。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高祖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以五经为教材。‘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之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公元9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到光武帝统治的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也是这时,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东汉中期以后。
  实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张仲景(医圣),著《伤寒杂病论》;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可以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司马迁:著《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公元184年,由张角策划的‘黄巾起义’开始,虽然仅九个月便被镇压,但却沉重的打击了东汉!
  汉代,人们发明了‘司南’。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史称‘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曹胜,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迎战曹军,史称‘赤壁之战’(以少胜多)。曹败,原因:1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2曹军不熟悉水战3孙、刘联军采取诈降术。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2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军至‘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这是我国最早与台湾联系。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称帝(晋武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这时设置‘书博士’。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八王之乱’后,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16年,自东汉就开始内迁的游牧民族之一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他在政治上依靠‘王导’。
  在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是由于1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王羲之:《兰亭集序》
  383年,前秦(氐族)与东晋(胜)在淝水交战,史称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420年,东晋灭亡。
  从420年至以后的170(420~589)年间,统称为‘南朝’。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拉开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的过程)的序幕,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1规定官员在朝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改鲜卑性姓为汉姓;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祖冲之(南朝):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制定《大明历》
  510年,《大明历》正式颁行。
  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云冈石窟(山西大同)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从这时开始,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变得日益密切。这一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
  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人,修建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隋朝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一时期,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618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亡。同时,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改年号为‘贞观’。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这时,‘曲辕犁’和‘筒车’被发明。制出‘唐三彩’。发明‘火药’。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西藏)’的‘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步辇图》(阎立本)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蓄。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书法名家:颜真卿、欧阳修;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
  754年,‘鉴真东渡’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大唐西域记》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剪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由此形成了‘开元盛世’。
  755——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
  10世纪初,‘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在上京临潢府建立辽。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五代十国。
  960年,赵匡胤称帝(宋太祖),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措施: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削弱相权,设副宰相,设多重机构。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
  …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却束缚了领军的指挥权。
  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签“澶渊之盟”。
  11世纪前期,‘党项族’的‘元昊’在兴庆府建立西夏。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使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苏湖熟,天下足。’
  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草市;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出现了‘交子’、‘瓦子’、‘杂剧’。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发明‘指南针’、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驿站发达。
  初步掌握潮讯、信风、气象的规律;航线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1115年,‘女真族’的‘阿骨打’建立大金。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赵构(宋高宗)登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家军获得郾城大捷。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1206年,‘蒙古族’的‘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该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1276年,南宋灭亡。
  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设10个行省,这一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设‘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元曲四大家: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14世纪初,中国的火药和烟火被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利统归兵部。
  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
  《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
  15世纪,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1405—1433年,郑和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明朝派‘戚继光’南下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他统领的军队,人称:戚家军。他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千古名句。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苛重(根本原因);陕北连年大旱(直接原因)
  荷兰殖民者出兵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李自成率军推翻明王朝。
  1661年,郑成功率军攻台。
  1662年,历时八月,收复台湾。
  1683年,清占台。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727年,清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理西藏事务。
  康熙亲征,战败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擒大、小和卓。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出现手工业工厂(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设‘票号’,形成商帮:晋商、徽商……
  君主专制:
  设军机处,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文字狱,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闭关锁国: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放开宁波、漳州等地。
  这一政策,起到过自卫作用,但却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长生殿》作者:洪昇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
  ……
  (注:今明,姓今名明字钊)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