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那一点光 / 第19节贬值的户口

第19节贬值的户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曾经被全家抱着美好希望的宋仁学业之所以这两年荒废了,还是因为几年前他觉得自己有个了不起的指望。
  前些年(宋仁刚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全家是出了不少资金给宋仁买了一个城镇户口,然而现在只需要几百元就可以了,这时人们真正明白原来买了一个城镇户口并不等于买上一个吃皇粮的资格。当时人们的盲目性,导致有些人误买错买,蔡兰就是其中一个。蔡兰肠子都悔青了。可是都怪自己当时糊涂啊!
  蔡兰还记得那时的情景,自己得到消息时兴奋不已,他的儿子宋仁符合买城镇户口的条件。她的消息是从城里回来的朱爱新那里得到的。
  每次朱爱新从城里回来,总会带点消息进村。
  那时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桂花和蓉花两人带着孩子坐在院子里正晒着太阳,带孩子聊天。蓉花手里也没闲着,也在用旧毛线织毛衣。何梅正在厨房里忙着端洗碗水去厨房隔壁喂猪。朱家宝去地里挖菜准备晒干做腌菜(农村里每家每户总会腌制几坛咸菜,早晚吃饭靠着它),朱爱明在前院门外收拾自己做木工的木屑。
  忽然听见有车声越来越近,朱爱明抬头一看是一辆黑色的轿车往自家前院方向驶来,慢慢停在院前的右侧空地上。
  朱爱明拿着大扫帚靠近一看,原来是弟弟朱爱新和夫人梁巧珍带着儿子朱耀,衣着光鲜地坐在里面,正准备打开车门出来。
  “老二,你回来啦!什么时候买车了?”朱爱明吃惊地问道。
  “老大,这车不是买的,是单位的。”朱爱新小声说道。他去年被提拔当了所里的主任,平时上下班就拥有了这辆车的使用权利。
  “单位的车你把它开回来了?”朱爱明又是吃惊地问道,只不过声音压低了一点,然后又向弟媳和侄子打了招呼。他的这个侄子朱耀很陌生地看着朱爱明这种表情。
  “别问了,进里面说话。”朱爱新招呼着妻儿下车,往院子里走。这个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大对这个在城里工作的老二变得更加恭敬起来,好像知道刚才说错了话似的。在他们眼里,这个每个月吃着国家皇粮的老二,肯定是一官半职了,不然哪来的单位轿车。
  “好,好,先进屋,先进屋。”这个有点驼背的朱爱明一边领着他们往院子里走,一边手里拎着他们刚从后备箱拿出来的的礼品。
  “桂花蓉花,你们看谁回来了?”朱爱明前脚还没跨进前院的门槛就对着晓跃喊。桂花手里抱着孩子晓跃,蓉花拿着正在织的毛衣,准备出院门。
  没料,朱爱明差点把她们撞了正着,何梅跟在后面也没两米远。
  两家人尴尬一笑,相互打了招呼便进了客厅,梁巧珍给了晓跃崭新的红包,何梅让桂花收下,然后又将红包添了些纸币给了侄子朱耀。桂花让蓉花帮她抱着晓跃,她利索地给这些稀客倒茶,然后几个人拉起常来。
  这次回来,朱爱新本以为老大家会比以前好很多,没想到老大这些年什么变化都没有。改革开放应该说好多年了,城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家村楼房开始有了,朱家宝家还是老样子。改革春风的脚步好像很少光顾这个村。也许是时候没到吧。但他相信山清水秀的朱家村未来一定更适宜居住。
  院子外的人们看着朱爱新开回来的车,车虽然经过泥土路颠簸还是崭新光亮。九十年代中期,朱家村出现了一辆轿车绝对是罕见的事。有人在田野里翻地,看见了朱家宝家门前有轿车,也忍不住放下手里的锄头跑过来瞧瞧。不一会儿,已经有不少人知道朱爱新回来了,远远地看着,小声地议论着。
  “吃皇粮的人就是不一样。”这是村里人得出的一致结论。
  蔡兰夫妇得知朱爱新回乡了也跑过来瞧瞧。村里都是这样,谁家来个亲戚,邻居也要过来看看。蔡兰的丈夫朱昌阳没有进院子,只是站再朱家宝家院外,看到朱爱新开回来的新车,嘴里发出啧啧声,心想吃皇粮多好,当年没有钱,儿子朱玉初中毕业也就没想着去考高中,那时如果是咬紧牙,让儿子朱玉补补,也许他们家也可以出一个吃皇粮的人。
  后悔归后悔,羡慕归羡慕,羡慕妒忌恨有何用?
  秦玉玉和村里的几个同年级的女孩子一起沿着通向家门口的马路边走边跳,一看见院子外有辆车,还有不少人站着就知道家里来客了。
  秦玉玉撇下几个同伴,向院子里跑去,还没有进院门就在外面喊道:“妈,妈!”
  “玉玉,你看谁来了?”蓉花听见女儿玉玉的喊声,连忙跑了出来,说:“舅爹爹他们全家回来了。”
  光鲜亮丽显然是城里人的标志。玉玉看见屋子里两大一小的衣着就像电视里的城里人一样,竟然躲到蓉花的身后不敢说话。
  玉玉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城里人,这在外婆何梅和母亲蓉花的无数次熏陶下。
  “玉玉,这是你舅爹爹,舅奶奶,和舅舅。你喊一声。”何梅让躲在蓉花身后的玉玉出来和他们打招呼,玉玉扭捏了半天还是不肯。
  “乡下孩子,没有见过世面,都这样,哪像你们城里的孩子大方。”何梅开始夸起侄子朱耀来。
  朱爱新他们朝她微笑点点头,表示不介意,接着拉家常,在外多年的朱爱新一直也很想知道故乡的点点滴滴变化。一个在外多年的人对生他养他的故乡有了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故乡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桂花和何梅赶紧去了厨房张罗一顿像样的晚饭。家里除了鸡蛋、花生、青菜、萝卜,还有几块腌肉,也没有什么了。两人又赶紧逮了一只鸡宰杀下锅。
  朱爱新和朱爱明两人接着聊天。玉玉和这个年长她没几岁的舅舅朱耀跑到院子里面玩。不一会,朱家宝拖着一板车晒得半干的雪菜回来了,何梅和桂花蓉花准备的几个饭菜也好了,两家人和和气气地吃着饭菜。
  就在饭桌上,朱爱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农村里马上有条件的人家可以花钱买城镇户口了。大家听后都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朱爱新回去几个月后镇上才开会就宣布了这个消息。
  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朱家村的消息闭塞得难以想象,连个政策也传达也像蜗牛爬树。大家记得最清楚的那时就是计划生育政策下达的最快,说执行就执行了。那时人们就是不理解国家政策,还是拼命地生。于是全村就上演了一场围追堵截孕妇的斗争,村民们遭遇或被罚款或被引产或被揭瓦的悲剧。
  “好消息,好消息,城镇户口可以买了。”村长朱前已经得到最新消息。城镇户口对农村人来说是个多么大的诱惑。消息一传开,那些全家是农业户口的人便开始特别羡慕那些可以买城镇户口的。
  消息一传开,校长也买了,村长也买了,仿佛聪明的人都在买这个万能的城镇户口。凡是符合买户口条件的人家都要想方设法要买城镇户口。然而买城镇户口意味着什么,大家并不清楚,只是看村长、校长都给自己未参加工作的子女买了,也跟着买。这种符合条件的在农村本来就寥寥无几。
  3000元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的数字,相当于一个乡村教师不吃不喝两三年左右的工资吧。
  关于给不给宋仁买城镇户口这个问题,在蔡兰的娘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蔡兰的两个弟弟也从镇上也得到类似的消息。他们是轻而易举地给孩子们买户口,但是不符合条件。只有宋仁符合条件,也只能给他买户口了。
  这个消息对宋仁来说,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因为在当时人们来看,上中专考大学不就是为了一个城镇户口嘛。大家几乎都是这么狭隘片面地理解。
  就这样,在两个舅舅和外公外婆的赞助下,让这个曾经小学跳了两级的宋仁有了城镇户口。因为大多数人理解买城镇户口就是买了铁饭碗。宋仁自然也是这么理解的。
  宋仲鸣那天去镇上派出所交钱的时候,发现还真有几个人在等着交钱呢。
  当宋仲鸣把一大包的现金换成一个城镇户口本时,高兴得就像得了皇帝的免死金牌一样,仿佛有了它就任何时候都畅通无阻了。
  宋仁虽然是宋家村长大的,但是实际是朱家村蔡兰的儿子,村里除了村长的儿子买了户口外,就是他了。一连好几天村里人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蔡兰,觉得蔡兰有个城镇户口的儿子好福气。蔡兰心底也高兴无比。。
  热烈讨论了一阵的城镇户口就像池塘的水面激起的一点水花,很快就归于平静了。
  拥有城镇户口的宋仁还是依旧得去上学。蔡兰依旧洗衣服做饭种地。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