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瑁回到府中,也并未将二王约定的事放在心上,让他上心的反而是武惠妃提到的秦州地动。
记忆中秦州应是后世天水地区,此次地震史书中记载伤亡官民四千余人。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即使后世科技发达之时也不能完全准确预测,只能预防。
现在的流行建筑以木制为主,只要看看洛阳的地标建筑明堂和通天塔就可略知一二,而普通百姓则已土坯房居多,这两种房屋对地震都毫无抵抗力。
就现在的制砖工艺已相对成熟,但因青砖成本过高普及性不高,红砖颜色又无法统一没办法做外部装饰不被大众喜爱,其实只要有一种粘合剂,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这种粘合剂便是水泥。水泥的制作也是极其简单,主要原料就是石灰石和粘土。这两种原料随处可见,低获取难度代表低成本,适合大面积推广。
只要水泥一成,砖瓦房代替木制、土制房屋只是时间问题,抗震系数将会明显提升。
李瑁想到就做,命人寻来工匠,拉来黏土和石灰石,再准备了一些废弃的铁渣铜渣作为辅料,准备就在府前的空地上开始烧制。
工匠们来得倒是早,看着一车一车的原料拉进寿王府,都面面相觑,不知所谓。
“唉你说,这王爷唤我等前来所谓何事啊?”工匠互相询问。
“你要问我,我又问谁去,只是听老王今日吹嘘,说什么王爷奇才,改制了桌椅床具,比那些胡凳胡床好用许多,他们几人就打制了一套便得了赏赐。”这是位王奋的同僚,显然是老王回去替李瑁吹了一波。
“依我看这王爷就是闲的,一天到晚尽搞些没用的玩意,倒是累的我们这些人陪着他玩耍,哼,还不是仗着是皇家子弟就随意使唤我等!”这位满腹牢骚吐槽不断。
“慎言慎言,也不怕传了出去人家割了你的舌头。”还有当和事佬的。
但偏偏就没有一人说李瑁好的,有手艺的人都有几分傲气,虽然嘴上不说,但也见不得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在他们面前指东点西。
“你们在这里胡言乱语什么?敢在背后非议王爷,莫不都是活的腻了,想让咱家给各位松松皮肉。”却是窦公公引着李瑁出来,隐约听到工匠议论,出言呵斥。
“无妨无妨,窦公公不必如此。”李瑁自后赶来。
“王爷莫要对这些贱籍奴才客气,平白弱了您的威风,若这些人惹您不开心了,就算打杀了一两个,也无人敢说王爷一个不是!”窦公公翘着兰花指,指着众工匠阴恻恻的说道。
窦公公此话一出,众工匠顿时噤若寒蝉体若筛糠,纷纷跪倒在地,大呼王爷饶命。
李瑁不禁失笑,窦公公两天来是摸准了自己的脾气,无论对谁都和善,这是怕自己听到工匠的议论处罚了他们,先说两句狠话让自己消消火?这公公倒与电视中的形象大不相同啊。
话说回来,自己怎么说也是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人平等,社会分工有不同人无高低贵贱分,自己也不是什么变态魔王,哪里会动不动就打杀人家。
“众位快快请起,地上冰冷,莫要冻坏了身子。”李瑁受不得这么多人给自己下跪,工匠中有人胡子都白了,简直就是夭寿啊。
众人相继起身,再不敢胡乱议论,连连向李瑁道谢。
“嗡……”
系统消息相继传来,众工匠又为李瑁增加了十二点荣誉值。
经过这么一闹,工匠们老实了许多,对李瑁言听计从。
李瑁将工匠分成两波,一波人用石碾将石灰石、铁渣铜渣碾成颗粒,再用石磨把它们碾成粉末。
另一波将粘土中的石头草根等杂质去除,然后淘洗干净,晒干磨粉备用。
由于都是手工操作,效率真心高不到哪里去,忙忙碌碌两个多时辰,几近太阳西垂,几种原料初步处理的只有一百余斤。
李瑁又指挥众人将处理完的石灰石、铁铜渣的粉末和粘土混合作为生料,准备烧制。
李瑁也不知道水泥的具体比例,只能把每一份的比例都记录下来了待烧制完成后再做比较。
做完初步准备工作,众人也是又累又饿,李瑁安排众人在王府内用餐,自己也是草草的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
太阳渐渐西落,寿王府灯笼依次点亮。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府外的空地上也是灯火辉煌。
李瑁找来十数口大铁锅,将不同配比的水泥分别倒入铁锅中,工匠每人负责一口铁锅,另有他人帮忙添火。
经过不停的翻炒,锅内生料逐渐均匀受热,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生料渐渐变色,待过了约一炷香功夫,生料被完全烘干,颜色已转成黄色,这时李瑁叫停,将火熄了,让人继续翻炒等温度慢慢降低。
等完全凉了,锅内粉末已变成熟料,这就是最原始的水泥了,和沙子、石子混合后加水搅拌就变成了混凝土。
今日时间有些迟了,众工匠也已精疲力尽,李瑁就算再着急也没有办法,后续的实验只能明日再做。
李瑁在府中忙忙碌碌,却不知宫中此时也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热闹的很。
李瑁自武惠妃处离开后,武惠妃也不耽搁,带着自行车和那些家具寻李隆基去了。
李隆基政务繁忙,直到晚饭用罢才有时间接见武惠妃,待见到自行车时,也是惊讶不已,武惠妃是见李瑁骑过车的,将大致使用方法讲与李隆基听。
李隆基立刻兴致勃勃开始试手,毕竟是长年骑马的人,平衡感相当出色,小半个时辰竟已能操作自如。
李隆基骑着自行车,在宫内不停转圈,开心的像个孩子。
众宦官和宫女纷纷在周围鼓掌叫好,武惠妃亦笑而不语。
待李隆基玩的累了,停下车子,武惠妃手持早就准备好的热毛巾快步迎了上去。
李隆基任由武惠妃给自己擦手洁面,开心异常。。
“爱妃今日带来的这物件的确有些神奇之处,颇对我的胃口。”
“三郎是许久没有如此高兴了,但也要爱惜身体,莫要劳累了。”武惠妃边为李隆基擦洗边贴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