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时光基然 / 序 新

序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序
  关于时光旅行和时光基然的一些话
  首先是这个故事最初的来源,来自于《科幻世界》2011年9月份的一刊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是刘水清先生攥稿的《第九站诗人》。记得当时这篇文章是获得了那一年度的银河奖征文,里面讲的是在未来因为科技的迅猛发展而造成文学的急剧衰弱。因此在有关当局的组织下,诗人计划应运而生。诗人计划核心是科技反哺文学,利用时光机器将诗人或者艺术家遣送回过去的时空进行创作,然后把作品返送回来。当然我的这个故事依旧沿用刘水清先生的这个设定,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抄袭,如果算的话,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算了,就只好当自己在写同人好了。
  之后的话,应该是写这个故事的历程了。仔细想想的话,第一次开始写并上传到网上的时间应该是我读大二的时候吧,那个时候也没有坚持多久,大概写了十来章的样子,也就一个星期左右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倒是没想到现在参加工作了,反而有写下去的想法了。我想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现在的工作不怎么累,也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吧。也不知道这次会坚持多久,希望可以写完这个故事。
  再之后的话,就是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基本设定。其实要是有熟悉《第九站诗人》这篇文章的朋友,会发现我的开头和文中开头会很像,就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换成了我生活的小县城,当然这是因为我比较熟悉我生活的这个小县城的缘由了。
  关于设定方面的话,除了前文所说遵循(其实是恬不知耻的照抄一下)刘水清先生的设定之外。自己也胡思乱想了一些东西。
  第一个设定当然是《时间旅行原理以及应注意事项》了,当年我看到这个可是觉得时间旅行在未来可能真的是事在人为,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以下附录:《时间旅行原理以及应注意事项》
  一、时间旅行及应注意事项
  1、物质对象的旅行只能前往过去。
  2、传送对象要回到精确的出发时间。
  3、将过去的物质对象传送回现在是不可行的,但是信息(非物质)可以。
  4、任何将要扰乱所处宇宙时序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存在将被剥夺。
  二、时间旅行原理
  时间是一条以目前已知的手段探索不出起点和终点的不断向前推进的线,而我们就是旅居在线上某一段区间的一个个具备智慧的生物型小点。
  记得有一位超穷数学家曾经讲述过一个关于房间数量无限的旅馆的故事。
  假设某天旅馆客满的时候,又来了一位客人。接台的服务员说:“没问题。”然后他把一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二号房间,二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三号房间,以此类推。很快一个空房间就腾出来了。
  不久,即使一群无穷数量的客人来了。接台的服务员依旧是毫无畏惧之意。他继续把一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二号房间,二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三号房间,三号房间的客人移到四号房间,以此类推。很快,无穷多的空房间腾空了。
  本书的时间旅行原理就是如此。(此处引用文章《迪拉克海上的涟漪》中的对时间旅行原理的基本猜想。)
  第二个设定是关于殿下的设定。这个设定解释起来比较纠结,算是自己胡思乱想的一个设定吧。
  要解释起来我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叙述,硬要我用自己主观臆定的话来解释的话,殿下就应该是科学殿堂之下的人。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何夕的《伤心者》,就相对我个人来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是真的很震撼。里面贯穿全文的两条主线,母爱和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尤其是结尾讲述无数伤心者的故事时,让人类历史上无数超前于时代却不被时代所认同,但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诠释了伤心者这个词汇,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让人不觉地肃然起敬。以下引用《伤心者》原文: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数学家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何夕提出并于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连续理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成果最终导致了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的诞生...
  ...世界沉默着,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时光...”
  最后的话大概就是想写这个故事的初衷了吧。来源于和好友一起在小县城的街上闲溜达,然后不知怎么了,突然就感性起来了,于是有了这个大二时写的散文不像散文记叙不像记叙的东东。(因为也是那个时候写的东西,实在是不怎么想删除,又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我就只好以附录的形式摘贴于此)附录《时光旅行》初次序言:
  “漫步在修水的城北中,仿佛行走在一幅时光的画卷里。徐行在长长的江南水巷中。狭长的天空,泛起青色的石板,路边已微冒头的不知名的黄花,共同组成了一组绝佳的镜头。修水的“鹦鹉步行街”,位于城北的巷子里,这里坐落着很多商铺和小摊。
  商铺多数是卖些衣物的铺子,小摊则在出售文具和孩童用品的同时兼顾着卖些茶水、早点和零食之类的,从一头到另一头热闹非凡,让人很难联想到北方弯弯曲曲的窄窄的胡同。朋友感慨地说,他小时候就住在这附近,那时这里是修水夜里繁华的所在。
  每一处青砖绿瓦下都合住着几户人家。令我很是感慨,岁月变迁,曾经繁华的一代,现在却只留下零碎的痕迹。原来没有什么事能够抵抗时光的洪流,无论曾经多么轰轰烈烈,最终也将在岁月中渐渐平静、褪色。尽管如此,活在繁华的世间,为生计繁忙奔波,偶尔来城北的这些小路走走,追寻过去的回忆,也是一场不错的旅行。
  和朋友走进转角的另一条巷子,脚下铺满了青幽幽的石板。这里曾经多达十几二十多家的店面,现在只剩下几家还在经营。左手旁的这家书店,年代久远,也不知真正开于多少年。不过,猜想书店里应该还有很久很久以前的书籍,一翻开就会有种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还能看见无数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乱舞,仿佛被尘封的小精灵。
  巷子近头再拐几下,便是凤凰山路。
  闲步于此就快到秋收起义纪念馆。凤凰山路的秋收起义纪念馆,是建于1977年代的2层建筑。
  不过对我而言,比起晴天,下雨时这里似乎更有意境。朦胧的烟雨,路过于此的花纸伞下曼妙身材的女孩子,美得好像一首诗。
  而米黄色石墙上的斑驳水印让其成为时光最好的日记本。这里是红色之路的起点,燎原的星星之火的燃烧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过。他们的师部指挥所就座落在纪念馆的边上。
  屋旁的绿叶浸染出火红的花儿,一如当时鲜血浸透的红旗。馆外的壁画,格外淡雅美丽,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走过去,好比壁画里的女孩,靚丽动人。抬脚走进馆内,映入眼内的是,那时的武器展示:皱巴巴的铁皮机枪和绿幽幽的旧色大炮,让人想到童话故事绿野仙踪里的草木精怪,姿态万千,争奇斗怪。
  再往里走,便是生活史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先人生活的痕迹,没有现代化的家具和装修,每个角落都充满古朴的味道。红色的酒幕,好像回到那个红色年代,抛着头颅,洒着热血。内里摆满了,上了年纪的馆内职员们年轻时走家串户收集坏掉的旧时物件。各式各样的旧时物件挂在墙上,形容一个大大的视觉冲击。这里被县里指定为红色文化遗产的纪念馆,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参观。
  出了纪念馆,再沿着凤凰山路往上,便到了凤凰山。缓步向上,便来到了凤凰山脚,这里曾是修水光播电视台的所在。附近有着几家商店,卖一些水、零食、手杖之类的给登山的旅客。沿着大路再往上,会遇到一个分岔口,路在此便分为两条,一条山路,一条石阶路。写到这里你会觉得奇怪,这些和本篇小说似乎没什么相关之处?也没有什么联系?
  但我想说的是,正是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经历,让我激发了对时光这二字的探索,也才有了写个故事的兴趣。对我而言,这座我生于斯长于期的小县城的时光,我有着无穷的探索兴趣。不,不仅如此,不仅对这座城市,我对于身边所有事物的逝去的时光,也都有着无限的兴趣。他们的过往,他们的故事,他们曾经的一切,都深深地让我着迷。正是基于此,我才幻想着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能解译时光的秘密,让我能乘着时光机,来一场时光旅行,哪怕当一个“旁观者”,甚至是一个“失忆者”,我也甘之若饴。也正是如此,我才会用我不堪的文笔,东拼西凑的文字,让我有机会,进行一场“文字”上的“时空旅行”。(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臆想,不足之处,望多多海涵。本人第一次写网文,误谬之处,多多见谅。)
  故事背景:
  未来,2188年。人类科技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到达颠峰。人类很多活动已然被网络和自动化代替,也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太空移民已是常事,甚至已然解译了时光的秘密,时空三大定律的提出,为穿越时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一样事物的发展必然造成另一样事物的衰落,科技的迅猛发展造成文学的急剧衰落,人们好似丢失了创造文学的能力,陷入心灵的迷茫之中。。
  于是,由时空管理局组织的《诗人计划》便产生了,其核心是科技反哺文学:用时光机把人送到过去,进行时光旅行,用信息记录器将旅行时所得的诗歌传递回来。
  而我们的主角徐久远,便是这个计划的诗人,九号,在他之前的八位诗人,都已传回许多令人惊叹的诗。我们的故事就从他的第九站旅行之后的目的地修江开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