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人生满眼尽桃源 / 儿时记忆之小学

儿时记忆之小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偶尔翻开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相册,蓦然回首中却发现我们曾经丢失的回忆。譬如曾经儿时的记忆,童年时光的小学时代。
  广西一处偏远的大山深处,森林广布。一处山脉的山峦处一座小村庄静静的躺着,显得颇为宁静和与世无争,这便是我的家乡。在小学毕业之前,我所接触的世界只是我们村那一亩三分地,对于县城、对于远方、对于世界,那只存在于我的幻想中和书本中。
  儿时的记忆充满了五彩斑斓的美丽,童年时代更是我们遥不可及的纯真年代。
  遥想当年,现在依旧令我感慨万千。刚到村里的小学上学时,我是一个仅有一米二三的小豆丁。可是,每周一回校时,我就要背着一个很沉重的双肩包。包里除了课本,更多都是米和蔬菜,有的时候还要背着油和盐。周一早上六点左右,草草地吃了一顿早饭,就背着硕大的双肩包,冲出了家门,奔向几公里开外的小学。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家长除了开学送我们上学外,其他时间从来就不会送我们去学校。对我而言,我最喜欢是夏季。夏季的早晨天气颇为凉爽,而且天亮得较早。
  背着沉重的背包,如果独自一两人行走,便显得颇为寂寥而难受,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都有固定的小伙伴一起去学校。走在上学路上我们通常喜欢谈天说地,畅想未来,偶尔也在阴森的早晨谈论一些鬼故事。秋冬之时我们更喜欢边走边玩游戏。记忆中去学校路上我们玩得最多的便是我们亲手所做的简易玩具——滚轮。这种自制玩具当时颇受我们的喜欢。仅需一米左右废旧的塑料胶管然后围成一个圆轮,然后在用铁丝简易的做一个叉绑在一个小木棍上,一边走一边推着圆环走着。
  在微亮的晨曦中,三五成群的小孩子背着沉重的包,在黄泥马路上尽情地奔跑。跑得累了,便把玩具拿着,缓步前行。从家出发约莫半个小时后,东方的天空越来越亮。朝霞似火,引着朝阳跳出了大山。初时,朝阳只似一个红色的圆盘,人可直视。待到太阳完全升起之时,刺眼的光芒就播向了大地,洒下满地光芒。待太阳完全升起之时,我们也差不多到学校了。
  越过一片松林,沿着一条小路一路下行。不多时便可看见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向下越过一个四五米的高坎便是三排砖瓦房,远远看去仿佛如一个“工”字。两旁的砖瓦房是教师和女学生居住的地方,横着的砖瓦房分成几个部分,最大的房间是拿来给学生做饭的地方,次之的便是是男生居住的宿舍,其他几间小房子便是教师煮饭的地方。砖瓦房西南方是黄泥地的操场。这便是我的小学。四年级后,横着的瓦房便推平做成的操场。而原先的操场变成了教师宿舍。学校下方不远处便是一条河流,夏日炎炎的中午和傍晚我们通常会呆在河里游泳。
  住——是我对小学最刻骨铭心的执念。小学住校的我们住宿条件极为艰辛。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大房间摆着近十张上下层的木床,而住宿学生则差不多有四五十人,这仅仅是男生的数量。所以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几个人挤住在一张床上是极为普通的一件事情。一张床最少的是两个人,最多的便是五六个人挤在一起。冬天还容易过,但到了夏日,几个人挤在一起那感觉就特别难受。
  因为人多,所以卫生就不尽人意了。记得一些还小的学生深夜不敢一个人摸黑去十几米外的厕所方便,便选择了在床上解决。还有一些学生从来不讲究卫生,很长都懒得洗一次澡,所以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寄生昆虫在床上蹦跶。所以,老师基本上出来就不会去男生宿舍,因为当你走了进去,便会闻见一股怪味。记忆中最深的一件事莫过于四年级有一次回家时,父亲帮我洗头从头发中洗出了好几只跳蚤。从此之后,每一次放学回家,都必须要洗澡杀菌后才能上床睡觉。这直到我小学毕业后,这习俗才终止。
  四年级时因为学校建了新的操场和教师宿舍,于是我们这些学生便搬了新居。可是宿舍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于是,学校领导灵机一动,大手一挥,十二个学生便去学前班的教室居住了(我就是其中一个),而床就两张。从此一张布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边是学生教室,另一边却是学生宿舍。六年级时,学校把学前班换了新地方,于是这地方便彻底成为了男生宿舍。
  吃——是我对小学时代最深沉的记忆。推开最大房间的那扇门,走了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排排颇现整齐的小火灶,火灶多数是由泥土垒成。每一个火灶旁都堆着各种物品,油盐酱醋应有尽有。我们的一日两餐都要在这里解决,早餐对我们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我们的中晚餐很简单,往往是一两碗白米饭和一锅素菜,肉则是不常见的。因为自己煮饭,所以我们一个周父母亲通常是选择不给零花钱的,即使给往往就五角或者一元。即使这样,这一些零花钱我们平常不会划掉一分一毫,只有到周五回家的时候。我们便蜂拥至学校的小卖部去买辣条来解馋,而辣条通常一条便是一毛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便省着买,一周买三两条就够了。省着的钱,我们存够了三两元后,便到周五跑到小卖部奢侈的买了一两包方便面来吃。方便面我们通常是不会用热水泡着吃的,我们往往选择把方便面捏得细碎细碎的,然后一小口一下口的吃,只有这样方便面才能吃得更久。吃完方便面后我们才会去吃盐类调味包,轻轻地倒一小点在手掌上,用手指谨慎地送入口中,让舌头充分享受那一分咸辣的美味。这一包调味料我们就能吃上一个小时甚至更久,当调味包已经再也倒不出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便选择灌入泉水,然后继续吮吸这份美味。而另一包油类的调味包我们则是留着,到吃饭时伴着下饭。
  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终于安排专人来帮我们蒸饭煮菜。蒸饭,每一次需要缴纳1毛钱,当然了米还是由我们自己提供。菜,需要二三毛钱。至今我仍清楚的记得我当时的每周的伙食费只有三块钱,倘若那个周父母亲给了五块钱,那个周走路都感觉是飘的走的。对于钱,我们总是精打细算,三块钱我们都把他用到极致。蒸饭一角是必不可免的,菜只要一角就够了。甚至一些学生干脆都不买菜了,直接在饭盒中放入一些菜和米一起蒸煮。菜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我们更多时候选择自己上山去采野菜,然后拿来用菜汤滚烫,夹生的菜在当时也颇为鲜美。由于学校食堂面对的是全校的所有住宿生,所以煮出的菜就难免千篇一律了。基本上都是一些廉价的蔬菜,几个月才可能更换一次。我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整整在学校吃了一个学期的黄瓜煮汤,每一天都是黄瓜煮汤,早餐是黄瓜煮汤,下午还是黄瓜煮汤。当然了,学校偶尔也发发善心,每一个学期都会去街上买一些猪肉来炒给学生们解馋。一大勺子的肉需要一块钱,有些颇有存款的同学每到这个时候便大气了起来,要三勺的、要四勺的不在少数,但是要五勺的往往不可见了。既然面向的人众多,那肉便不可能是瘦肉了,有的只能是一些肥肉。一口咬下去,便能咬出半口油来都那种。现在想来可能有些肥腻,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这不啻为一顿丰盛美餐,当时的我们,除了逢年过节能大鱼大肉,其他日子基本上吃的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小学时候,傍晚五点就开始放学了。时间如金,我们便充分利用放学到黑夜的这段时间。夏日炎炎的傍晚,学校是见不到几个学生的。多数学生都涌到了离学校不远的河流中,要么去捕鱼,要么去捞虾。对于我们来说,为了改善伙食,沿着河流捕鱼捞虾走个几公里的路程是毫不费力的。每当天黑时,学生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河流,陆陆续续的走回了学校。第二天,很多学生的饭盒中便多出了几只蒸熟的鱼虾,即使没有油盐,可是这一小碟的“河鲜”对我们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大餐了。现在想想当时颇为不易。。
  玩——是我对小学时代最难忘的历程。小学时代,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子玩具,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对我们来说玩是一种天性,是一种爱好。不像现在的孩童只能玩着单调的电子游戏。当时的我们游戏多种多样,精彩纷呈。给我一根树枝,我就能给你模拟历史上的最“残酷”战争;给我一所房子,我就可以演绎一起最“激烈”现代枪战;给我一块土地,我就能让你见识何为多姿多彩的打陀螺;给我一处森林,我们就可以尽情的捉迷藏;给我一处平地,我们可以尽情的“打窝机”;给我一根粉笔,我们就能尽情的跳梯子;给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我踏向远方的求学路后,就很少回到她的怀里了。每次回家只能远远地看到她那依稀的背影,偶尔去到走进她,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时间终将离去,光阴不可停留。留下的只能是潜藏在记忆的最深处,再回想起时,却不经意间发现它已经渐渐泛黄了。如今工作了,或许便难再有机会去走进她。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