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窥唐之天可汗时代 / 第四章 晋阳起兵 三 新

第四章 晋阳起兵 三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接下来李渊要做的,就是收拾王威和高君雅了。
  王威和高君雅不是笨蛋,他们很快就从李渊的举动中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李渊招募的新兵里面有很多罪犯、逃兵,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长孙顺德、刘弘基。这些人按律当斩,而李渊不但不治他们的罪,相反还委以重任,长孙顺德、刘弘基都成了领兵的将军。李渊把军队交到这种人手上,究竟想干什么啊?
  答案不言自明。
  王威和高君雅决定把长孙顺德、刘弘基抓起来审问。但一个人制止了他们。这个人名叫武士彟(yue),我国历史上惟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父亲。
  武士彟说:“长孙顺德、刘弘基都是唐国公的座上宾,你们如果这样做,必然引起与唐国公的纠纷。”
  王威和高君雅一听,觉得有道理,抓几个小卒子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会与李渊撕破脸,到时如果兵戎相见,自己这一方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要想消除祸患,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王威、高君雅把目标对准李渊本人,决定寻找机会,出意不意将他擒获。
  “机会”很快就来了。
  我国古代,遇到自然灾害,官员们往往会前往当地有名的寺观进行祷告,期盼风调雨顺。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春夏之交太原地区干旱少雨,地里的庄稼在慢慢枯黄。作为太原留守,李渊计划前往晋祠祈雨。得到这个消息,王威、高君雅大喜,准备在晋祠设下埋伏,在李渊祈祷时直接将他擒拿。可惜的是,两人行事不密,消息被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刘世龙立即向李渊告密。
  李渊让李世民领兵在晋阳宫城外埋伏,然后派人叫王威、高君雅前来议事。
  三人刚刚坐定,刘文静领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进来,称有密状。李渊用眼睛瞟了瞟王威,示意他把密状接过来。
  刘政会不给,说:“密状告的是副留守的事,只有唐国公可以看。”
  李渊假装惊讶道:“有这等事?!”取过密状读起来:“王威、高君雅潜引突厥入寇…”。
  高君雅等人一听,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撸起袖子大骂:“反贼这是想杀我们啊!”
  但为时已晚,李世民已经带兵将晋阳宫团团围住。刘文静、刘弘基等人一起将王威、高君雅抓起来,关入监狱。
  此时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和三儿子李元吉正在赶往太原的路上,起兵的时机尚未成熟。把两位副留守抓起来容易,可要杀了他们,或把他们继续关着,就必须拿出他们“勾结突厥”的证据,否则很可能引起人们的怀疑,节外生枝。
  可子虚乌有的事,哪来的证据呢?
  正当李渊为此发愁之时,数万突厥兵突然出现在晋阳城下。
  晋阳守军猝不及防。突厥兵迅速攻破晋阳外城,从北门而入,穿城而过,再从东门而出。
  望着来势汹汹的突厥兵,李渊又喜又忧。喜的是,王威、高君雅“勾结突厥”的借口终于坐实了,两人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忧的是,怎么让突厥人退军呢?
  李渊尝试着派一千人出城迎战。很快,一千人全部战死,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晋阳城人心惶惶,大家都把怨气撒到王威、高君雅身上,认为是他们引来了突厥人。李渊顺应“民心”,下令砍下王威、高君雅的脑袋,挂在城墙上示众。
  可接下来该怎么对付突厥军呢?硬拼,肯定不行!求和,也不妥。姑且不论在这种形势下突厥人是否接受求和,即使他们答应,签订城下之盟,对李渊的威信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李渊不愧老谋深算,决定唱一出空城计。
  李渊命裴寂等人率领军队暗中严密戒备,然后把各城门全部打开。正来回驰骋、耀武扬威的突厥兵瞬间全部安静下来,望着空洞洞的城门发呆。他们不知城中底细,一时不敢进城,只是远远地列阵扎营。
  夜幕降临,李渊派遣军队偷偷出城,到白天假装为外地来的援军,敲锣打鼓从几个方向进城。这一来,突厥人更不敢进攻了,在城外呆了两天,抢了一些百姓的财物后,灰灰溜溜地回去了。
  晋阳暂时解围了,但对即将起兵的李渊来说,北方的突厥人始终是他背后的一个巨大威胁。万一他挥师长安,突厥趁势进犯太原,那无疑会使他陷入腹背受敌、进退失据的困境。所以,必须暂时向突厥人低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李渊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始毕可汗,信的措辞谦卑恭敬:“我欲大举义兵,从江都迎回皇上,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如果可汗能派兵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伤害百姓;如果可汗只是选择和亲,坐等宝货,我也尊重可汗的选择。”写好信,李渊备了一份厚礼,派人快马送给突厥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很快就回信了:“隋主的为人我知道,如果迎他回来,必然谋害唐公,攻击我国。若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助唐公一臂之力。”
  李渊手下的将佐非常高兴,连忙请求李渊称帝。这时李渊倒显得非常冷静,知道称帝时机远未成熟,因此对将佐们的请求坚决不从。
  眼看情势陷入僵局,裴寂和刘文静一同劝说李渊:“如今义兵虽然已经集合,但战马缺乏。突厥兵我们可以不要,但突厥马却不可少。如果我们不赶快回复突厥人,恐事情有变。”
  李渊回答:“你们再想想有什么其它办法。”
  “要么我们尊杨广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室作为起兵的借口?”
  李渊笑了:“这叫掩耳盗铃啊。但迫于时事,也只好如此了。”
  当时隋朝军旗以红色为主,而突厥军旗的主色调为白色。李渊与众人商议义兵军旗杂用红、白两色,一方面与安隋室的口号相呼应,另一方面可以讨好突厥人。主意已定,李渊派使者告知突厥。
  李建成接到李渊起兵的密函后,连夜与李元吉赶往太原。由于时间紧急,也害怕路上被拖累,李建成将同父异母弟李智云留在了河东家里。可怜的李智云被官府送往长安,成了李渊起兵的第一个牺牲品。在半路上,李建成、李元吉与柴绍(李渊女婿)相遇。三人抄小路、走山道,昼伏夜行,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来到晋阳。此时,李渊起兵工作已经部署完成。
  李渊起兵的消息一传出,附近郡县纷纷响应,唯有西河郡不听从李渊的命令。李渊命李建成、李世民领兵攻打西河,也想借机检验两兄弟的能力和新募集军队的战斗力。一路上,兄弟俩与士兵同甘苦,很快攻破西河城,擒斩西河郡守高德儒,从出兵到返回晋阳总计才用了九天时间。李渊喜出望外:“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西河一仗,大大坚定了李渊出兵关中、夺取长安的信心。。
  李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将义兵分为三军,每军又分左右两部,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李渊自称大将军,设立大将军府,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和温大雅为记室,刘政会、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等一帮人为领军。
  七月初四,李渊命李元吉为太原太守,委以后事,然后率军三万从晋阳出发,兵锋直指长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