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窥唐之天可汗时代 / 第一章 家 世

第一章 家 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据李唐皇室自己的谱牒记载,从唐高祖李渊往上数,李氏家族的世系如下:
  七世祖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皇帝;
  六世祖李歆,西凉后主;
  五世祖李重耳,北魏弘农太守;
  高祖李熙,北魏金门镇将;
  曾祖李天赐,北魏幢主;
  这份族谱非常耀眼。虽然看起来一代不如一代,但在隋唐时期,李暠的后人——陇西成纪的李氏家族仍然是一个让人钦羡的名门望族。再往上些,李唐皇室又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西汉著名将领李广和春秋时期的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
  说老子和李广是他们的祖宗,这纯属无稽之谈。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即使是陇西望族李氏,也与李渊和他的子孙们毫无关系。李唐皇室应当出自河北赵郡李氏。虽然赵郡李氏也是中国北方屈指可数的望族,但李唐一族很可能是其中没落衰微的一支。
  李家真正发迹或重新崛起是从李渊的祖父李虎开始的。公元535年,李虎追随鲜卑人宇文泰(北周的实际创始人),建立西魏政权。基于“关中本位政策”的需要,宇文泰要求属下的汉族将领们把家族的山东郡望改为关中郡望,认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关中人为自己的祖先。本来就对赵郡李氏的“破落户”当自己祖宗不满的李虎,终于找到换祖宗的借口了,于是把李暠改为自己的祖宗,祖籍也由河北改为陇西成纪。
  李虎在西魏官至太尉、尚书左仆射,被封为陇西郡公,与太师宇文泰、太傅元欣、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大司寇赵贵、大司空于谨、少傅侯莫陈崇八人同为西魏的佐命功臣、柱国大将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魏“八柱国”。
  “八柱国”之下再设有十二大将军,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其中的一员。以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为核心,构建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军事贵族集团,成为西魏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关陇贵族集团的几大核心家庭不仅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同盟,他们之间还通过婚姻关系缔结了一条特殊的政治纽带。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大司马独孤信。独孤信的儿子们没什么出息,女儿们却个个貌美如花。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昞,七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独孤信成了三位皇帝的岳父,而且三位皇帝分属三个不同的王朝。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北周建国后,已经去世的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由他的儿子李昞继承爵位。公元572年,李昞去世,年仅七岁(虚岁)的李渊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
  李渊是一位典型的官后代,天生就是当官的命。小伙子风流倜傥、一表人才,而且为人豁达宽容,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骄矜恶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额头上的皱纹比较多,看起来像一个老太婆。隋炀帝杨广有时拿李渊开玩笑,说他长得一副“阿婆面”。
  李渊娶的是另一个鲜卑望族、隋定州总管窦毅的女儿。“窦氏”即鲜卑的“纥豆陵氏”。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时,把胡族意味很浓的纥豆陵氏改为窦氏。窦毅的这个女儿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外甥女,因为很受周武帝喜欢,从小就养在宫中。时值北周、北齐和南朝的萧梁三国鼎立,北周和北齐争相拉拢北方的突厥人。周武帝为了搞好与突厥人的关系,娶了突厥公主为皇后。但周武帝对这位皇后没有感情,对她很冷淡。窦氏见到这种情况,私下对舅舅说:“现在中国还没有统一,突厥还很强。舅舅应当抑制一下自己的感情,对皇后好一点。只要与突厥搞好关系,江南、北齐就容易对付了。”
  小小年纪竟能说出如此深明大义的话,周武帝暗暗吃惊。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窦氏听到杨坚称帝的消息,泪如雨下,一头扑倒在床上,说:“恨我不是男儿,不能救舅舅家之祸。”她的父亲窦毅吓坏了,赶紧上前捂住她的嘴:“不要乱说,这会被灭族的。”
  窦氏见识和胆识都卓尔不凡,父亲窦毅很欣赏,与夫人商量:“这个女儿才貌双全,不能随随便便嫁人,我们应当为她钓个金龟婿。”到了婚嫁年龄,窦毅在自家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对求婚者说:“你们谁能射中两只孔雀的眼睛,我女儿就嫁给谁。”
  长安城内的公子哥们蜂拥而至,却都是乘兴而来,黯然而去。李渊后到,他拈弓搭箭,啪啪两声,一箭各中孔雀一目。于是抛得美人归。
  不论是父家、母家,还是妻家,都是当时显赫一世的大家族,人长得也不错,还会武功。这就是李渊。
  这样的家世,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环境,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国家的核心政治问题。他们听的是政治、谈的是政治,玩的也是政治。
  李渊的第一份工作是隋朝的千牛备身。这个官名的最初来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课文《庖丁解牛》。《庖丁解牛》中有一句话,说的是庖丁的刀已经杀了数千头牛,刀刃却像新的刚刚磨出来的一样。后来就把一种帝王随身携带的非常锋利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千牛备身的职责是佩带这种“千牛刀”跟在皇帝身边进行保护。
  官后代就是不一样,找的第一份工作就不同凡响。后来,李渊又历任谯州(今属安徽)、陇州(今陕西陇县)、歧州(今陕西凤翔)刺史。
  大业初年,隋炀帝刚登基不久,李渊在仕途上即遭受了第一次挫折。当时李渊为扶风太守,不知他从哪里弄到了几匹好马,乐得一整天都合不拢嘴。他的妻子窦氏却蹙起了眉头,对他说:“皇上也喜欢骏马,你不如把这几匹马献给皇上。否则,很可能因此获罪。”李渊知道老婆说得有道理,但却舍不得。
  杨广听说李渊得了几匹好马,却左等右等不见这小子送过来,于是寻了个机会把李渊的官免了。李渊追悔莫及,赶紧将那几匹惹祸的马送给了杨广,而且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到处搜罗好马、好狗、好鹰献给皇上。隋炀帝这才转怒为喜,很快封李渊为大将军。
  此时,李渊的妻子窦氏已死,他凄楚地对儿子们说:“如果我早点听你们母亲的话,这个位置早就是我的了。”
  有了这次教训,李渊学乖了,做官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后来又历任荥阳太守、楼烦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职。
  就在李渊官场上顺风顺水之际,他突然发现事情完全不像表面上那样风平浪静,他实际上是坐在一座火山口上。火山一旦爆发,他和他的家庭都将化为灰烬。
  事情缘于一个叫安伽陀的方士。这位方士预言“李氏当为天子”,劝隋炀帝把天下所有姓李的都杀了。
  这个建议实在太骇人听闻,就算最残暴的昏君,也不可能采纳这样的建议。隋炀帝当然也没有这样做,但他却因此多了个心结,天天盯着那些姓李的大臣,看谁是天子命。
  隋朝姓李的大臣不少,最著名的有三家:蒲山郡公李宽(李密的父亲)、唐国公李渊和申国公李穆。李宽的祖父李弼与李渊的祖父李虎一样,原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这两家虽然显贵,但与李穆家族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李穆在北周时为并州总管(州府为太原),手下有数万精兵强将。杨坚为北周丞相后,有心篡位。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等人不服,起兵造反。造反当然是人越多越好,尉迟迥派使者联络李穆,劝他一同起兵。
  如果李穆也跟着造反,对杨坚来说绝对是一场大灾难。
  李穆不仅没有答应尉迟迥的请求,还把他的使者押到长安交给杨坚,并送给杨坚一条十三镮金带。
  十三镮金带只有天子才可系带。杨坚对李穆的表现非常满意,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由于在这场生死决斗中站对了队,李穆在隋朝是大红大紫。李穆自己官拜太师,封邑三千户,而且是实封,不像很多官员的封邑那样参了水份。李穆的子孙,不论年齡大小,也不论是傻子还是疯子,一律有官当。当时李穆一家,能够拿着象笏上朝的大官就有百余人。
  李穆死后,由他的嫡孙李筠继承了申国公的爵位。李筠死后,由他的叔叔即李穆的儿子李浑继承爵位。
  李浑能够承袭申国公爵位,得力于他大舅子(老婆的哥哥)宇文述(宇文化及的父亲)的帮忙。为了继承这个爵位,李浑答应事成之后每年将封邑一半的收入给宇文述。
  但李浑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把这么多钱给别人,李浑心痛得不行。两年之后,李浑单方撕毁了协议,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宇文述是隋炀帝的宠臣,与苏威、裴矩、虞世基和裴蕴号称大业年间的五贵。隋炀帝杨广正愁找不到命中注定要夺他杨家江山的那个姓李的家伙,心下郁闷,宇文述借机对杨广说:“这小子肯定是李浑家里人,不是李浑,就是李浑的侄子李敏、李善衡等人。反正这一家子都不是好人,他们天天私底下嘀嘀咕咕,说不定就是在商量怎样谋反呢。”
  杨广因为李浑家宗族强盛,内心早有猜忌,听了宇文述的话后,又想起他爹杨坚做的一个梦。
  杨坚曾经梦到洪水把整个长安都城淹没了,醒来以后,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好几天都闷闷不乐。恰巧,李浑侄子李敏的小名叫洪儿。杨广把安伽陀的预言与老爹杨坚的梦联系在一起,确定预言中的那个人就是李敏,至少与李敏有关。
  杨广把李敏叫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希望他自尽。
  杨广这样做,算是皇恩浩荡了。但李敏不这样想,毕竟命是他自己的。回家后,李敏与叔叔李浑商量,怎样才能避免这场灾难。
  如果李浑识时务,或者心狠些,把李敏杀了,事情或许还有转机。但李浑与这个侄子关系很好,不愿意这样做。他真心实意地开始帮李敏想办法。
  没等他们想出什么好办法,宇文述已经叫人告他们谋反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先是审问,找证据,找不出证据,随便安个证据或者干脆来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行。接着是抄家,将李浑一家满门抄斩。
  杀了李浑一家人,杨广放心不少,但他的心还是没有完全放在肚子里。毕竟,天命这种事,实在难说得很。有没有杀错人呢?杨广不知道。
  杨广并不在意李浑一家人死得冤不冤。他在意的是,那个有天命的人是否还活在世上。
  李浑一家人死了,全天下姓李的人,包括李渊在内,都松了一口气。
  但李渊很快发现,他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李渊任弘化郡留守的时候,有一次,杨广召他入宫见驾。正巧李渊生病,没按时到达。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杨广的嫔妃,杨广问王氏:“你舅舅怎么还没来?”王氏回答说,舅舅生病了。“会不会病死啊?”杨广接着又问了一句。
  两人的对话传到李渊耳朵里,把他吓得心惊肉跳。李渊知道,杨广猜忌心很重,自己一不小心,李家人头落地的绝不仅是他一个人。
  如何化解皇帝的猜忌呢?
  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装疯卖傻,代表性人物是明成祖朱棣同志。采用这种办法的人需要很强的毅力。李渊不想用这种办法。第一,他不想受这种苦;第二,万一杨广真把他当成了精神病人或傻子,直接把他的官全撸了,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第二个办法是自秽。具体措施是每天喝酒,最好是喝花酒,喝得酩酊大醉;如果有人向你送礼,一定要收下;即使没人送礼,你也要开口要,不送不给办事。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让人觉得你是一位贪财好色、没有远见的主。
  这个办法真是好啊,财色全收,还能免祸。
  李渊采取的就是第二种办法,终日沉湎于酒色,大肆收受贿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一个腐败分子。
  杨广对李渊终于放心了。一个酒色之徒还能干什么?李渊贪点拿点他无所谓,只要他不惦记杨家的江山就行。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四月,李渊被任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负责镇压当地叛乱。在龙门(今山西河津),李渊身先士卒,击溃强盗头子(或者叫起义军首领)毋端儿。。
  大业十二年四月,另一个强盗头子甄翟儿领兵十万进犯太原,太原守将潘长文战死。同年年底,李渊被提拔为太原留守。
  太原,又名晋阳,帝国北部边陲的一座军事重镇,城高池深、兵强马壮,储存的粮饷可支十年。李渊这条真龙,终于入海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