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重生之剑仙李太白 / 第四章.门客李太白 新

第四章.门客李太白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四章.门客李太白
  “来了!”以李哲的思维当然不会想不到出来解围后,洛家会对他有这样的请求。而他却是也是故意提及自己是洛家门客的说法。旁边洛采儿微微抬头,眼中充满希冀。虽然现在是自己的父亲在请求者李哲,她不方便插话,但乌黑的大眼睛已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明明白白的体现了出来。
  李哲看在眼里,却没有第一时间接受,而是道:“洛老板这就高看李某了。我虽然有几分看面相的本事,却未能达到未卜先知的地步,刚才崩坏李青玉冠的事,其实只是一个巧合罢了,所为民不与官斗,我可能并没有洛老板所希望的那般神奇。”
  开玩笑,刚才李青玉冠莫名的崩坏,再加上李哲来历神秘,紫雷降世,却在遗迹中存活,昏迷一个月时间,不吃不喝都能活下来。怕是这洛老板已经把李哲当成了太白金星下凡尘,任何事情动动手指就能解决,李哲虽然早已有了心中的答案,却是要在未进门前提个醒。不然真以为李哲无所不能,什么事情做了就往李哲这边擦屁股,那可就难办了。
  李哲这刚醒来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在不能分辨这群人善恶的时候做事情还是遵循着小心使得万年船的思想,事事注意的好!
  显然洛老板并没有李哲想象中那般愚钝:“这点公子大可放心,洛某还是知道分寸的,眼下洛某只想带着这洛家山庄的百余名百姓们,度过这场难关,安安分分的过日子罢了。”说着有些感慨的留下一滴眼泪。
  “公子有所不知,我洛家祖上是西晋年间御用尚衣局主事,后来来辞官来到绵州发展,做起了常服加工生意,历经几百年的积累,才达这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之景,大小生意遍布整个绵州,若是真被李青那般阻挠,恐用不了多久山庄内用度就会出现严重失衡,百余人将会流离失所,这才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
  “:以公子之资,在出来解围之前应该就已经考虑好了怎么去对付后面的事情了吧?”这洛老板拍气马屁倒是一点也不脸红。后面站着的洛采儿脸色有些绯红,低着头努力憋着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恨不得拿宽大的袖子把自己的脸都给遮起来一般。
  李哲见状也是摇头失笑:“洛老板你可真是甩得一手好锅呀!”洛家父子两一愣“甩锅?”虽然不能完全听懂甩锅是个什么意思,但大体的也能从李哲的表情上读到些什么。
  “那么,公子,洛家后面的应对之事就要交到你的手中了!请带领洛家走出这般困境,洛某不胜感激!”
  打蛇上棍的功夫,这洛老板是研究的真的是透透彻彻,李哲也不推辞:“既然如此,以后洛老板就叫在下太白就好。采儿姑娘你坐,我们赶紧商量商量后面的对策。那李青今日退走必有不甘,我们得提前有所准备才好!”
  经过一番交谈后,李哲对整个绵州的势力布局和李青看上采儿的经过都有了大体的了解。洛家山庄所处的这片地界是隶属绵州梓潼县管辖。李青是当地豪门李家的大公子。平时行事嚣张霸道,而且好女色,在当地恶名昭著,却无人敢告。因为李家的家主,也就是李青的父亲,是梓潼县的县丞,别看这个官不大,县令也拿这丫没办法。前些时间倒还好点,现在县丞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县令已经成了光杆司令的感觉。不知为何县令却没有上诉,而是选择了偏安。整个梓潼县被县丞独揽大权。所以李青行事越发嚣张,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见了这位爷,也只能是躲着罢了。
  然而这李氏家族可不止有一个县丞厉害而已。整个李氏在绵州盘根错节,无论是在经商上,从政上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洛家的生意,说到底还是做到了他李氏家族门下。于是乎哪怕心有不甘也得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哪怕这洛询洛老板再能干,碰上要与李家作对的事情也是无力回天啊。讲述完当前局势后,洛询就眼巴巴的望着李哲,意思很明确:太白,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多的我也不说,洛家上百人口等着你来拯救。你看着办吧。
  李哲低头略微沉思了一会,抬头一笑,自信天成,仿佛根本不把此事放在眼里“采儿,晚饭我们吃什么?”……众生为之绝倒。
  洛采儿还想要问些什么,洛询却是一抬手,向采儿摇摇头:“太白可是有口福了。我们绵州的熏鸡可是一绝,你从蜀山来这里应该还没来得及尝尝这边的美食吧?今晚我们就办一个盛大的宴会,庆祝你正是成为洛家的一员!哈哈哈。”
  李哲见状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洛采儿年纪小,看不懂两人这是啥意思,待在旁边早就不耐烦了,见事情似乎已经谈完了,赶紧拉着李哲宽大的衣袖出了前堂。
  洛采儿拉着李哲到中庭的小亭子上坐下“太白哥哥,你跟爸爸都好坏!绕来绕去的,你们到底怎么考虑的?这可是关系到我的终身幸福呢。你可不能把我给卖了啊!”说着鼓起小嘴,白里透红的脸色让李哲的心跳都漏了一拍:“山人自有妙计,说出来就不灵了。采儿放心过你快乐的日子就好,万事有你爹跟太白哥哥顶着。”
  看着李哲那自信飞扬的脸庞,仿佛刚下过雨的灰蒙蒙天空都暂且被打开了一个天窗,阳光从中照了进来,也照进了洛采儿的胸膛。她深深的望着眼前的英俊青年,脑海中不知在想些什么,却是弄得李哲稍显尴尬,起身望向依稀可见的卧龙山,心中有些感慨。不走自主的吟道: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
  东风散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这首诗在当年李白写来是有些心灰意冷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在李哲身上确实另一番滋味。穿越时空来到大唐,就没有意思失落与惆怅吗?身负传承诗仙遗道的重任,就没有一丝压力吗?想要重回蜀山做回自己蜀山弟子降妖除魔的工作,静心于道,追求天理的心思从未改变,只是因为身负重任。不可不为啊!
  作完这首落日忆山中,李哲在没有心情待在亭中,踱着步子渐行渐远,留下撑着脑袋在亭中发呆的洛采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