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史纲 / 第6章:小霸王郑庄公

第6章:小霸王郑庄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周灭亡之后,周幽王之子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平王之期,周王朝势力已经大不如前,而武王所封的那些小弟们开始崛起,首先崛起的便是身处郑地的郑国。
  为什么郑国是诸侯列国中率先崛起的国家呢?这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优越,郑地身在黄河两岸,且土地肥沃,便于作物生长;二是因为桓公、武公、庄公的经营和扩张,他们使得郑国自身实力迅速膨胀,并成为第一个可以与周王室抗衡的国家,那么郑国早期的历史情况是怎样的呢?
  郑国作为周朝的小弟,它是出现在周宣王时期,它的创立者便是郑桓公,郑桓公姓姬名友,是周厉王的少子,他在周幽王之时曾做过司徒,并且在太史伯的建议下迅速扩张建国,成为一方诸侯。
  前771年,老大西周灭亡,桓公战死,郑国百姓于是拥立其子姬掘突为公,是为郑武公。
  郑武公是个守成之君,在他任期内,郑国的国力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郑武公生有两子,长子为此后的庄公寤生,次子为太叔段,两兄弟势同水火,都想夺取郑公之位。
  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是为庄公,不久,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如果说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那么它也将会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出现兄弟夺位的国家。
  寤生与太叔段同属一母同胞,但母亲武姜却偏袒于太叔,这有点像此后辽国的述律太后。不久,太叔段在母亲的支持下举兵反对自己的庄公哥哥,但他终究失败,庄公从此控制了郑国,并在颍考叔的帮助下与母亲武姜和睦。
  郑国的内部斗争以庄公的胜利而结束,当然了,郑庄公也就有足够的机会开展对外战争了。我们知道,周朝老大已经衰微,但它对各诸侯国的影响力仍然存在,而庄公要想称霸诸侯,必然需要跳过周朝老大这一步,而制服老大的唯一方式,就是发动军事战争。
  发动战争,那是需要死人的,而且也会有风险,如果取胜,庄公将称霸诸侯,但是失败了呢,那会被各诸侯国灭亡,因为你打的是老大啊,虽然老大已经腐朽不堪,但它还是名义上的老大,取胜固然很好,但是失败了呢,那就是灭国亡种的危险,所以庄公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庄公挑起战争的主要方式便是偷禾,所谓禾,便是小麦,当时平王已死,周桓王继位,而周地之麦田本来就非常奇缺,庄公于是采取盗禾的方式来激化矛盾,果然,桓王上当了。
  桓王自视出身高贵,而且自认为周朝是不容战胜的,他随意废除了郑庄公在周朝的一切爵位,并且举陈、蔡、虢、卫四国之兵伐郑,他自认为郑庄公会束手就擒,但是他想错了,前720年,郑军与联军交战,联军大败,士兵丢盔弃甲,桓王被祝聸射中手臂,一路狂奔,天子威望一丧而尽。
  庄公一战成名,周天子威望一扫而尽,从此周朝名存实亡,郑庄公也成为了春秋时期争霸的第一人。
  郑国虽然是春秋争霸第一国,但它此后却迅速的衰落了下去,而导致郑国衰败的,便是长期无法解决的内斗。
  郑庄公有四子,分别是公子忽、公子突、公子子亹和公子婴,庄公死后,先是公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期公子突又联合自己的老丈人宋庄公篡位成功,为郑厉公,不久,厉公联合雍纠刺杀权臣祭仲失败,昭公复立,昭公第二次登位不久,大臣高渠弥将其射杀,于是祭仲只好又立子亹为君。
  子亹是庄公的三子,他虽年轻但也免不了自己身死的命运,子亹继位不久,便去齐国朝贺,但却被齐襄公设计杀害,郑国无君,祭仲又立公子婴为君,为郑子,三年后,流亡外地的郑厉公联合甫假杀害了郑子,厉公复位。郑国经过一连串的王位更迭导致国力大损,从此一蹶不振。
  郑国的毁败是由内乱所致,而在春秋时期,诸侯列国的内乱此起彼伏,在郑庄公争霸的时候,宋、卫、鲁等国也发生了内乱。
  先说宋国,宋国是由微子启所创,成王所封,到了春秋时期,宋君已经传了十二代,这十二代君公分别是微子启、微子衍、稽、丁公申、湣公、炀公、厉公、釐公、惠公、哀公、戴公、武公,他们代代都是守成之君,到了宋宣公的死后,宋国开始出现了内乱的萌芽。
  春秋时期,宗法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卿大夫和士的欲望,他们都想掌握整个诸侯国的政治命脉,所以在这一时期内,兄终弟及等侯位替换屡见不鲜。宋宣公死时,他将自己的位子交予了自己的弟弟公子和,不久宋穆公公子和病死,他又遵照其兄之前的嘱托将其位交付于宣公的儿子与夷,是为宋殇公,那么问题来了,遵照宗法制,宋殇公是不应该继承公位的,按照孔父嘉的理数,继承公位的应该是穆公的儿子公子冯,但是现在殇公继位,所以宋国就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
  试想一下,历史上哪一个帝王会留着威胁自己皇位的兄弟子侄,他们唯一的做法,便是赶尽杀绝,所以宋殇公继位之后,便与卫国联合攻打收留了公子冯的郑国,当然了,这一场战争不了了之,谁都知道,郑庄公是春秋小霸,就算宋卫联合,那也是自讨苦吃。
  宋郑之战后,孔父嘉与殇公被宋国大夫华督杀害,权臣当政了,造成血案的缘由归缩于华督目视孔父嘉的妻子,也就是说华督因女人而夺权,他擅杀了孔父和殇公。
  殇公死,公子冯回国了,是的,他是被华督风风光光请回来的,你殇公不愿意让他继位吗,好,我就偏让他继位,你看,小冯当政,他就是我的傀儡。果然,一切按华督试想的来了,在他掌权之内,宋国两位君主庄公和湣公都由他控制,不错,就算你有才,那也必须唯我是从。
  再说湣公之期,鲁宋交战,鲁国生俘宋大夫南宫万。南宫万此人,阴险毒辣,此次战争之后,宋人将其赎回,但他非但不感谢湣公,而且还弑湣公于梦泽,并杖杀大臣牧齿,当然,华督也在这一场政变中被杀。南宫万实际成为了第二个华督,他立新君公子游,独揽大权,并擅杀殇公各公子,终于,诸侯震怒,共伐宋国,南宫万流亡陈国,后被宋人绑缚,药杀。
  再提卫国。卫国是由周武王弟弟康叔姬封所建,而卫国内乱的根源始于卫庄公时期,从康叔至桓公,卫国国政安稳,历经的国君分别是康伯、考伯、嗣伯、靖伯、贞伯、顷侯、釐侯、共伯、武公。
  卫国内乱的主要原因还是和郑、宋一样,都是儿子夺位之战,首先是宋庄公的两个儿子州吁和桓公夺嫡,接着是州吁毒杀桓公自立,不久,州吁和石厚又被宋国大夫石鵲杀死,等到卫国君主传至宣公之时,又发生了父亲谋杀儿子的事件。
  卫宣公好酒好色,不仅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还要致儿子伋于死地,不久,他忧愤而死,儿子惠公继位。
  卫惠公虽然继位了,但卫国内部早已对其不满,左右公子因其谋杀兄长伋而立公子黔牟发生叛乱,虽然惠公此后又夺回了政权,但卫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惠公死后,懿公又好鹤,不久,懿公被翟狄杀死,卫国势衰。
  最后说说鲁国,鲁国是由召公奭的后代所建,从鲁建国到春秋时期的隐公之时,鲁国历经伯禽、酋、熙、幽公、魏公、厉公、献公、真公、武公、懿公、孝公、惠公十二代。隐公时期,公子挥谋与公子允合杀隐公,公子允继位,是为鲁桓公。
  鲁桓公娶齐姜为妻,这个齐姜,便是齐国齐襄公之妹,齐襄公与齐姜虽是兄妹,但却通奸,没错,就是通奸,兄妹通奸,堪称奇事。齐姜在鲁国日久,渐生烦闷,可能是想念自己的哥哥了吧,于是鲁桓公便于齐姜同赴齐国拜访襄公。
  情人相见,总免不了一场胶柔膝雨,于是两人上演了一场男女大战,没错,桓公还被蒙在鼓里。齐襄公办完事情之后,他要谋杀鲁桓公了,当然了,他不想这么偷鸡摸狗,于是桓公被杀,鲁国震动,齐国与鲁国成为了军事上的世仇。
  齐鲁交恶,鲁国震动,襄公想,你要出兵,那就来啊,反正孤等的就是这么一天,果然,鲁军出动,但终败于齐。
  鲁国败于齐,此后鲁国便遭受齐国各代君主的压迫,从此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热门推荐